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行業研究
嘉峪檢測網 2015-01-17 18:43
近年來,伴隨著快速增長的貿易活動,以及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倒逼,我國檢測業飛速發展。而從去年開始,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我國檢測業格局正在發生變革,第三方檢測行業正迎來春天。
東莞有資質的實驗室和檢測機構有100多家,其中不乏東莞標檢、中鼎檢測機構等行業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而且檢測的業務正從傳統的皮革、玩具、食品等行業,拓展至時下熱門的空氣、水質和個人消費品等檢測領域。
【產業動向】政策力挺第三方檢測機構
2014年國有檢測機構改革吸引了眾多眼球,第三方檢測機構迎來了更大的市場機遇。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有序開放檢驗檢測認證市場,打破部門壟斷和行業壁壘,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認證業務,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營造各類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此后,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我國科技服務業的發展目標,還強調了包括檢驗檢測認證在內的9項重點發展任務。不久前,《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又正式出臺,明確檢驗檢疫檢測、檢測服務等領域適宜由社會力量承擔的服務事項應當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
業內人士分析稱,食品、環保、貿易、醫療行業均發布相關政策推進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建設,強制市場逐漸向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開放,而檢測業也將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興服務業。在眾多利好因素下,我國的檢測行業正在超速發展。
據國家認監委預計,2013年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1678億元,2014年為2105億元,2015年為2574億元。全球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平均增速約10%,到2013年全球檢測市場容量約為10248億元。相關統計表明,全球檢測市場增速從2013年開始放緩,而我國作為新興市場增速仍高于全球水平。
因此,有不少知名企業也紛紛進軍第三方檢測業。記者了解到, 目前,已經有多家儀器生產企業投入檢測業,已上市儀器企業中,包括聚光科技、先河環保、雪迪龍等均已成立第三方檢測企業,或已發公告擬投入建設第三方檢測企業。另還有部分未上市儀器生產企業也紛紛開辦第三方檢測企業。
【本地動態】檢測業務范圍和資質不斷擴張
東莞有資質的實驗室和檢測機構有100多家,為了充分整合這些分散在不同行業和部門的檢測機構,東莞還率先成立了國內首個檢測資源聯盟。該聯盟由東莞市質監局和東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聯合15家檢測機構、龍頭企業等單位發起籌建,包括徐記等企業自身配備的檢測資源,正在全面提升東莞檢測業的整體水平。
記者了解到,東莞對于國外檢測機構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如法國皮革與鞋類質量檢測中心(CTC)此前投資四百萬元在松山湖建立鞋類質量檢測中心,宣布正式進駐東莞。另外,還有世界一流的鞋業測評認證機構賽卓也正式落子東莞,該機構負責人謝慧錦介紹,東莞許多制鞋企業都成為了賽卓服務的客戶,為了更好地深耕東莞市場,賽卓決定擴充東莞地區的業務,并專門成立了東莞賽卓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東莞本土企業也在迅速實現擴張。像中鼎檢測機構已經從長安鎮的一條街邊,成長為在松山湖自建了占地10畝的辦公大樓,從當時虧損到今年的銷售額將突破7000萬元,在行業成為非常有想象力的檢測企業。該企業總經理洪雙進介紹,公司的業務已經涵蓋了玩具、食品、鞋類、廉價珠寶和環境檢測等多個領域,客戶包括多美、孩之寶等國際品牌,而且還在越南北部設立了其首個第三方檢測機構。
【專家觀點】在國際化和市場化背景下找準定位
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日前公開表示,當前檢驗檢測機構發展存在不容忽視的深層次問題,未來發展必須適應三個趨勢:一是檢驗檢測機構的規模化,二是檢測業務的市場化,三是檢驗檢測標準的國際化。
在這樣宏觀背景下,業內專家認為,第三方檢測機構未來可能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一為“大而全”的綜合機構,二為專精型的檢測機構,在某個行業或某個供應鏈做深做透,三為單一業務型,建議相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尋找最佳發展路徑。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宋桂蘭提到第三方檢測機構“國際化”的問題時說,各國政府充分利用檢測機構認可的結果也是必然趨勢,因此,中國的檢測機構理應有所準備。對于第三方檢測機構未來的發展,則是要找準定位,汽車、醫療設備、生命科學、醫藥、化妝品以及食品等高速發展行業的檢測需求將越來越旺盛,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檢測前景也被看好。
第三方檢測業產業掃描
產業規模
據國家認監委預計,我國2013年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1678億元,2014年為2105億元,2015年為2574億元。
傳統業務
皮革、玩具、食品等檢測。
新領域
空氣、水質和個人消費品等檢測。
發展定位
汽車、醫療設備、生命科學、醫藥、化妝品以及食品等高速發展行業的檢測需求將越來越旺盛,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檢測前景也看好。
本地動態
東莞有資質的實驗室和檢測機構有100多家,為了充分整合這些分散在不同行業和部門的檢測機構,東莞還率先成立了國內首個檢測資源聯盟。(來源:東莞日報)
來源:質檢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