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5-09-13 07:49
■昨日宣判后,有被告人情緒激動,被法警扶起。 新快報記者 孫毅/攝
廣州中院集中宣判危害食品藥品案,39人被判刑;緩刑期內禁止涉足食品行業
■新快報記者 郭海燕 實習生 劉文鑫 通訊員 馬偉鋒 楊美滿 陳亮 ■版頭設計:王云濤
昨天上午,廣州兩級法院組織對17起涉食品、藥品安全的犯罪案件進行集中宣判,39人獲刑,被判緩刑的多名被告人被禁止緩刑期內進入食品行業。其中,備受關注的“毒豆芽”案,同家族的8人全部獲刑。此外,從化一宗瘦肉精飼料窩案主犯,也被重判8年。
●案件 生產“毒豆芽”主犯被判刑4年
今年3月,廣州公安通報多起生產“毒豆芽”犯罪案件。其中的三起案件中,被當場查獲的“毒豆芽”成品和半成品多達1.4萬公斤。而據多名涉案人員供述,他們平均每天生產的毒豆芽有近3噸之多。
此三起案件的12名被告人,昨日均被判刑。開庭時稱“自己寶寶也常吃”的潘某被海珠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其老伴、三個兒子還有三位親戚,也一同被判處2年到3年不等。有三人獲得緩刑機會,但被罰處“緩刑期內不許從事食品生產、銷售活動”。
判后,潘某老伴表示“判得太重了”,其被法警帶下的時候,情緒激動大哭 。
對此,辦案的鄒法官指出,該案“毒豆芽”添加的兩種違禁物質危害極大,媒體有大量報道,作為一個生產食品的經營者,有義務去了解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的變化。而且,據供述這個家庭還曾看過毒豆芽報道,一起研究過“對策”。
●分析
準入機制不完善抽檢存漏洞
“民為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斤毒豆芽就能毒害一家人。對于伸向百姓餐桌的黑手,廣州法院一定會依法從嚴懲處,決不手軟!” 廣州市中級法院副院長廖榮輝昨日表示,“毒豆芽”事件發生后,市中院把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而此次集中借著中秋節前組織宣判,意在“以儆效尤”。
據刑二庭負責人介紹,審結的案件中,還有用化工原料加工肉制品、海鮮的案件;有用工業用鹽腌制咸魚的案件;有銷售含有豬鏈球菌的凍雞肉碎、凍豬肉的案件,尤其是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鮮肉、肉制品等重點品種食品安全犯罪時有發生。
“對于流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的‘毒豆芽’,相關部門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對于商戶進貨渠道沒有嚴格把關,盡管有進行不定期抽檢,卻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存在食品安全檢驗盲點?!敝性悍ü僦赋瞿壳笆称窓z驗漏洞大,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
來源: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