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chǎn)品管
嘉峪檢測網(wǎng) 2016-05-12 09:06
1、燃料油檢測指標
燃料油檢測主要指標有粘度、含硫量、閃點、水、灰分和機械雜質(zhì)。
A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主要的性能指標,是劃分燃料油等級的主要依據(jù)。它是對流動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霧化性能的好壞。目前國內(nèi)較常用的是40℃運動粘度(餾分型燃料油)和100℃運動粘度(殘渣型燃料油)。我國過去的燃料油檢測標準用恩氏粘度(80℃、100℃)作為質(zhì)量控制指標,用80℃運動粘度來劃分牌號。油品運動粘度是油品的動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運動粘度的單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簡稱斯。當流體的運動粘度為1泊,密度為1g/立方厘米的運動粘度為1斯托克斯。CST是Centistokes的縮寫,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B含硫量:燃料油中的含硫量過高會引起金屬設備腐蝕和環(huán)境污染。根據(jù)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劃分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C閃點: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標,閃點過低會帶來著火的隱患。
D水分:水分的存在會影響燃料油的凝點,隨著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點逐漸上升。此外,水分還會影響燃料機械的燃燒性能,可能會造成爐膛熄火、停爐等事故。
E灰分:灰分是燃燒后剩余不能燃燒的部分,特別是催化裂化循環(huán)油和油漿滲入燃料油后,硅鋁催化劑粉末會使泵、閥磨損加速。另外,灰分還會覆蓋在鍋爐受熱面上,使傳熱性變壞。
2、我國現(xiàn)行燃料油檢測標準
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于1996年參照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燃料油檢測標準;美國材料試驗協(xié)會(ASTM)標準ASTMD396-92燃料油檢測標準,制定了我國的行業(yè)標準SH/T0356-1996。
1號和2號是餾分燃料油,適用于家用或工業(yè)小型燃燒器使用。4號輕和4號燃料油是重質(zhì)餾分燃料油或是餾分燃料油和殘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是粘度和餾程范圍遞增的殘渣燃料油,為了裝卸和正常霧化,在溫度低時一般都需要預熱。
我國使用最多的是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燃料油。
新檢測標準中5號-7號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號是按100℃運動粘度來劃分的,國外進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運動粘度分類,他們是50℃運動粘度≥180mm/s和50℃運動粘度≥380mm/s兩大類。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