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7-03-17 14:37
微生物是指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個體非常微小,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紙制品的檢測項目眾多,其中與人體接觸的生活用紙才有微生物指標要求,包括紙巾紙、衛生紙、濕巾、紙尿褲、衛生巾等等,這些紙類的衛生質量直接關系著人體的身體健康,本文通過介紹紙制品中微生物的指標要求、可能的來源和控制方法說明微生物超標的危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3年發布了《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文件中對生活用紙進行了定義,包括紙巾紙、濕巾、衛生紙等,其中紙巾紙、濕巾、紙尿褲和衛生巾應符合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衛生紙、擦手紙和廚房紙巾的產品標準中對其微生物指標進行了規定。生活用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與安全衛生質量有關的技術指標和測定方法見表1。
表1 生活用紙微生物指標要求及測定方法
序號 |
產品標準 |
微生物質量要求 |
測定方法 |
|
1 |
紙巾紙(GB/T 20808-2011) |
細菌菌落總數 |
≤200cfu/g |
GB 15979-2002 |
大腸桿菌 |
不得檢出 |
|||
致病性化膿菌 |
不得檢出 |
|||
真菌菌落總數 |
≤100cfu/g |
|||
2 |
濕巾(GB/T 27728-2011)(普通濕巾) 紙尿褲(GB/T 28004-2011)(普通級) 衛生巾(GB/T 8939-2008)(普通級) |
細菌菌落總數 |
≤200cfu/g |
GB 15979-2002 |
大腸桿菌 |
不得檢出 |
|||
致病性化膿菌 |
不得檢出 |
|||
真菌菌落總數 |
≤100cfu/g |
|||
3 |
濕巾(GB/T 27728-2011)(衛生濕巾) 紙尿褲(GB/T 28004-2011)(消毒級) 衛生巾(GB/T 8939-2008)(消毒級) |
細菌菌落總數 |
≤20cfu/g |
GB 15979-2002 |
大腸桿菌 |
不得檢出 |
|||
致病性化膿菌 |
不得檢出 |
|||
真菌菌落總數 |
不得檢出 |
|||
4 |
衛生紙(GB 20810-2006) |
細菌菌落總數 |
≤600cfu/g |
GB 20810-2006 附錄A |
大腸桿菌 |
不應檢出 |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不應檢出 |
|||
溶血性鏈球菌 |
不應檢出 |
|||
5 |
擦手紙(GB/T 24455-2009) |
細菌菌落總數 |
≤600cfu/g |
GB/T 24455-2009附錄A |
大腸桿菌 |
不得檢出 |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不得檢出 |
|||
溶血性鏈球菌 |
不得檢出 |
|||
6 |
廚房紙巾(GB/T 26174-2010) |
細菌菌落總數 |
≤200cfu/g |
GB/T 26174-2010附錄A |
大腸桿菌 |
不得檢出 |
|||
致病性化膿菌 |
不得檢出 |
|||
真菌菌落總數 |
≤100cfu/g |
|||
注1:致病性化膿菌指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溶血性鏈球菌。 |
由表1我們可以看到,紙巾紙、濕巾、紙尿褲、衛生巾和廚房紙巾的微生物要求相較于衛生紙和擦手紙更為嚴格,而且有真菌菌落總數和綠膿桿菌這兩個指標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將衛生紙當做紙巾紙使用是不合適的。
微生物超標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人體在感染大腸桿菌并出現中毒癥狀后,輕則引起急性腸胃炎或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重則威脅生命安全。真菌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念珠菌會引起人體口腔黏膜損壞、氣管炎、肺炎、敗血癥等多種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會引起中毒癥狀,導致嘔吐、腹瀉等;綠膿桿菌超標會引發傷口、創面化膿性病變;溶血性鏈球菌超標會引發心肌炎、腎炎等病癥。
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發展,紙機白水“零”排放以及對紙機濕部化學品含量的重視,紙漿流體中包含了豐富的碳源、氮源及礦物質,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都為微生物的生長創造了理想的滋生環境。造紙廠生產用水(特別是生活用紙)必須經過沉淀和凈化,控制水體中的微生物的數量,否則對生產操作和終端產品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造紙過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來源有:
(1)造紙用水
造紙用水是導致漿料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因素。造紙用水大多取自江河或湖泊,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鈉、鐵、錳等金屬元素,以及大量的有機物和細菌等雜質,因而進入生產系統的水必須經凈化和處理才能使用。盡管處理后的清水中好氧菌的數量比造紙系統中的數量要低得多,但如果水中還有一定數量的好氧菌也會給紙機帶來微生物污染問題。
(2)造紙原料、輔料
造紙用原、輔材料同樣是引起造紙過程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是天然植物成分,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而有關相關的添加劑(如淀粉、松香膠、羧甲基纖維素、滑石粉、碳酸鈣、鈦白粉、酸堿性染料等)在制造、運輸和貯存過程中也極易受微生物污染。
(3)生產流程中的管道和設備
生產流程中的管道和設備也是造成微生物污染的一個原因。因為在管道和設備上總存在流動的死角,適宜細菌的生長,加上許多工廠很少采取全封閉式流程,使空氣及空氣中霉菌容易進入管線,最終導致漿料流體的微生物污染。
從平時的監督抽查(國家監督抽查、省級監督抽查、市級監督抽查)結果看,小編發現,生活用紙衛生指標中最常見的不合格項目為微生物項目,包括細菌菌落總數和真菌菌落總數。這是由于部分中小型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使用質量較差(回收纖維)的原料進行生產,同時衛生環節把關不嚴和制造工藝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綜上所述,消費者在購買生活用紙時,要仔細查看產品的標識,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名稱、執行標準、質量等級等;要查看產品包裝是否標明衛生許可證號(這個非常重要!!);購買紙巾紙、衛生紙時不要盲目追求白度,不是越白越好;消費者不要用衛生紙來擦手、擦嘴、擦臉,特別是小吃店提供的衛生紙、紙巾紙等應慎用;粗糙發硬、未經包裝和消毒的散包生活用紙不要買,因為這類紙容易被細菌污染;生活用紙拆包后一定要盡快使用完,盡量減少生活用紙與空氣的接觸時間,以免發生污染的情況。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