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6-09-27 09:51
為了進一步推進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盡早實現儀器化檢驗,迫切需要推出棉花顏色分級指標,這也是此次標準修訂的重點和難點。
從2004年開始,中國纖維檢驗局牽頭開展了棉花顏色分級體系的研究,收集了我國不同棉區有代表性的棉樣,制作了顏色級實物標準和軋工質量實物標準,建立了顏色分級圖。2008—2010棉花年度,在生產、收購、加工、檢驗、使用環節共同組織開展了棉花顏色級驗證試驗工作,修改完善顏色分級體系。2011棉花年度開展了棉花顏色分級取代品級檢驗的試點驗證工作,并已取得較好效果,涉棉部門和行業對顏色級指標的認知度逐步提高,全面推行棉花顏色分級的條件已基本具備。目前GB 1103及相關配套方法標準已經完成修訂,將于2013年9月1日實施。
棉花品級作為目前貿易結算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對我國傳統沿用40年的這項指標進行改革,推出全新的滿足儀器化檢驗要求的顏色級指標,是一項極其復雜的、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各方產業利益的重新調整,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和觀念,影響十分廣泛。一是政策方面,涉及現貨貿易、期貨和電子撮合、國家收儲政策、價格指數設定等等,涉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農業部等十幾個部門。核心問題就是在市場中形成一套采用顏色級、軋工質量以及其他反映棉花品質的指標參與結算的價格體系,以取代品級指標為主導的結算體系,保證棉花市場平穩運行。二是技術方面,要確保顏色級實物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以國家集中統一的實物標準制作、發行體制,滿足棉花收購、加工、貿易、使用等各方面對實物標準的需求。三是思想觀念方面,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品級指標對檢驗人員的影響,重新形成一套按照顏色級檢驗技術要求的觀念,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次棉花標準改革涉及范圍之廣,推廣難度之大,已遠超出標準的技術范疇,是棉花產業的一件大事,也是纖檢工作的一場硬仗。為此,各級專業纖檢機構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宣傳與協調工作。為新標準推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關注度,調動社會各方面共同支持和推動棉花標準改革,協同研究解決與新標準實施相關的政策、貿易、培訓等多方面的問題。
二是做好宣貫和培訓工作。新標準宣貫和顏色級檢驗技術培訓是標準順利推行的基礎和關鍵,按照統一部署,有序開展。這包括:統一印發培訓教材,培養師資力量;各省級機構針對纖檢機構、棉花收購加工和流通企業、紡織企業等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培訓;合理安排培訓時間,要根據本地情況,認真做好培訓計劃,確保在新標準實施前完成全部培訓工作。
三是繼續做好棉花顏色級檢驗試行和試點工作。2012年度是試行和試點工作的最后一年,試行工作的重點是驗證新體制企業使用顏色級標準進行收購檢驗,進一步提高對顏色級實物標準及檢驗技術的熟悉程度,并擴大試行范圍,在進行儀器化公證檢驗的同時開展顏色級檢驗。繼續按照封閉式“一條龍”模式開展使用顏色級指標采購、配棉試點,探索顏色級取代品級的結算體系。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維檢驗局)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