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5-12-01 07:38
摘要:
本文分析了蘆薈纖維的性能特點,結合蘆薈纖維和棉纖維兩種原料的性能對其混紡紗工藝進行探討,提出了相關的工藝原則和措施,并且對成品紗線進行性能測試,達到了預期的產品開發目標。
關鍵詞:蘆薈纖維;混紡紗;生產工藝;性能測試;產品開發
蘆薈纖維是一種新型護膚再生纖維素纖維,蘆薈中存在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多肽、多糖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保濕及延緩皮膚衰老功效;蘆薈中的蘆薈凝膠與氨基酸又可起到防紫外線的作用[1]。蘆薈纖維具有優良的吸濕放濕性、懸垂性和可染性,產品廣泛應用于內衣、襪子、襯衫等紡織領域[2]。本文將對28tex棉/蘆薈纖維65/35混紡紗的生產工藝進行分析并對紗線性能進行測試。
1原料選配
蘆薈纖維是以棉漿粕為原料,通過堿浸、壓榨、老成、黃化、過濾、脫泡、熟成、紡絲、干燥而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常規品種以1.5D×38mm短纖為主。蘆薈纖維與棉纖維的主要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2紡紗工藝設計
2.1紡紗流程
棉纖維:FA002型自動抓棉機®FA104型六輥筒開棉機(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倉混棉機®FA106型豪豬式開棉機®FA107型豪豬開棉機(附A045型凝棉器)®A092AST型振動式雙棉箱給棉機®FA141型單打手成卷機®FA201B梳棉機®FA306并條機(預并)。
蘆薈纖維:FA002型自動抓棉機®FA022型多倉混棉機®FA106A型梳針輥筒開棉機(附A045型凝棉器)®FA107A型梳針打手開棉機®FA171型清鋼聯喂棉裝置®FA201B梳棉機。
蘆薈纖維與棉混紡:FA306并條機(頭并)→FA306并條機(二并)→FA458A粗紗機→FA507B細紗機。
2.2紡紗工藝
2.2.1開清棉工藝
蘆薈纖維長度整齊,纖維柔軟光滑、抱合力差,含雜量少,在開清棉工序采取“多松少打、低速少落”的工藝原則;要注意減少纖維受打擊而損傷以致產生大量棉結的現象;為減少粘卷現象的發生,在清花時應進行局部給濕[3]。蘆薈纖維開清棉主要工藝參數為:棉卷干定量390.9g/m,棉卷長度31.88m,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9 2 1 . 6 r /mi n,給棉羅拉與打手之間的隔距為7mm,打手與塵棒間隔距為10×18mm,塵棒與塵棒間隔距為10mm。為了提高棉卷的正卷率和均勻度,A045型凝棉器的風量可進行適當增大,成卷羅拉轉速控制在11.29r/min為宜。
棉纖維開清棉主要工藝參數:棉卷干定量390.9g/m,棉卷長度35.38m,豪豬打手轉速800r/min,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1001.7r/min,給棉羅拉與打手之間的隔距為6mm,打手與塵棒間隔距為10×18mm,塵棒與塵棒間隔距為8mm,成卷羅拉轉速控制在12.3r/min為宜。
2.2.2梳棉工藝
蘆薈纖維表面光滑,在梳棉過程中纖維易伸直,為提升纖維成網的質量,梳棉生產工藝中掌握“輕定量、低速度、小強力”的原則[4]。蘆薈纖維的梳棉工藝參數為:生條干定量19.95g/5m,總牽伸倍數為99.68,刺輥速度798r/min,錫林速度330r/min,道夫速度33.5r/min,蓋板轉速78.69mm/min。刺輥與給棉板隔距0.21mm,錫林與刺輥隔距0.15mm,錫林與活動蓋板的隔距分別為0.2mm、0.15mm、0.17mm、0.2mm、0.21mm,錫林與道夫隔距0.12mm。
棉纖維經過開清棉聯合機加工后,仍含有較多細小且粘附性強的雜質,在梳棉工序需要將纖維束徹底分離成單根纖維而制成均勻的棉條,以滿足后道工序需求。棉纖維的梳棉工藝參數為:生條干定量為18.9g/5m,總牽伸倍數為100.94,刺輥速度931r/min,錫林速度359r/min,道夫速度30r/min,蓋板速度180r/min。錫林與蓋板間的隔距要適當偏大設置,以減少纖維對錫林的纏繞和避免纖維填塞針布,便于纖維的轉移和減少生條棉結的產生。
2.2.3并條工藝
先將棉條進行預并,再與蘆薈纖維條子進行兩道并合。頭道時,便可將2根蘆薈纖維條與4根棉纖維條進行并合,加工成半熟條;再通過第二次將8根條子并合進一步加工成熟條,以提高棉條質量,采取“重加壓、順牽伸”工藝。
棉條預并時條子干定量為21g/5m,6根并合,實際總牽伸倍數為5.7。頭道并合時條子干定量20.94g/5m,實際總牽伸倍數5.73,后牽伸倍數1.06。二道并合時條子干定量20.11g/5m,實際總牽伸倍數為8.33,后牽伸倍數1.15,羅拉加壓分別為180N×320N×370N×370N,前羅拉速度362.9m/min。
2.2.4粗紗工藝
考慮到蘆薈纖維抱合力差等因素,粗紗的捻系數要適當偏大設置,避免出現細節疵點。粗紗工藝采取“重定量、低速度”的原則,主要工藝參數為:粗紗定量6.03g/10m,實際總牽伸倍數6.67,后牽伸倍數1.48,錠速532r/min,前羅拉速度240r/min,捻系數75.16,前、中、后羅拉隔距分別為10mm、25mm和28mm。
2.2.5細紗工藝
細紗的后區牽伸應偏小設置,以減少纖維的擴散從而利于成紗條干的均勻度。采取大隔距的同時,要適當增大羅拉壓力,以保證穩定的牽伸[5]。主要工藝參數為:細紗干定量2.55g/100mm,實際總牽伸倍數23.64,后區牽伸倍數1.3,捻系數71.6,捻向為Z捻,羅拉直徑為25mm、25mm、27mm,錠速16784r/min,前羅拉速度298.62r/min,鋼領型號PG1/2,鋼領直徑42mm,鋼絲圈為CO型,號數為10/0。
3紗線性能測試
對所紡的28tex棉/蘆薈纖維65/35混紡紗進行各項性能指標測試,測試結果為:捻度77捻/10cm,斷裂強力412cN,斷裂強度15cN/tex,條干CV值為14.7%,3mm毛羽指數為86根/10m,細節2個/km,粗節18個/km,棉結21個/km。
4結束語
采用蘆薈纖維和棉所開發的混紡紗柔軟舒適、毛羽較少,可充分利用蘆薈纖維具有護膚保健功效的優勢,用其開發內衣、毛巾、襪子、床品等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產品,既能滿足消費者對紡織品舒適性和功能性的要求,又能給企業帶來新的利潤點,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韓婭紅,何艷芬,孟家光.新型護膚保健纖維——蘆薈纖維[J].合成纖維,2011,(5):26-27.
[2]魏洋,王革輝.蘆薈護膚機理及其護膚內衣開發[J].針織工業,2012,(2):46-48.
[3]趙博.蘆薈纖維/大豆蛋白纖維混紡紗小提花面料的開發[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1,(3):87-89.
[4]李培光,孫衛國.蘆薈纖維素纖維紗線及織物性能測試[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25-28.
[5]趙博.蘆薈纖維/Coolplus/棉混紡防羽絨布產品開發[J].紡織科技進展,2013,(3):42-44.
(作者單位:徐雷、亓林敏,濱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毛雷,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