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7-02-19 19:40
外來文件需不需要蓋受控章?
1、外來文件蓋章的問題結論:
外來文件到底要不要蓋章,需要分情況來定:
情況1:如果外來文件是受控文件,則需要蓋受控章,比如實驗室用到的測試標準;
情況2:如果外來文件不受控,則不需要蓋受控章,比如共青團的發的某個紅頭文件。
正確理解文件的“受控”章與“非受控”章
絕大多數實驗室都采用給文件加蓋紅色“受控”或“非受控”印章的辦法,來作為對文件進行控制的手段之一,在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運行過程中,具體到哪份文件應該加蓋“受控”章,哪份文件應該加蓋“非受控”章。實驗室常常出現錯誤的判定。要準確的判定一份文件的“受控”還是“非受控”進而正確加蓋印章,需要從三個方面去理解。
1、文件“受控狀態”和“非受控狀態”
所謂受控狀態,是指一份文件的生命全過程,每個過程都在組織的嚴密監控之下,母文件一旦修改,所有的子文件都進行修改。處在這種“完全控制”狀態下的文件,就是文件的受控狀態。反之,一份文件在存在期間的某一個階段或幾個階段,比如或發布、或使用、或修改、或廢止,組織無力或無法對其進行控制,處于這種“部分控制”狀態下的文件,即為文件的非受控狀態。
2、“受控”或“非受控”的含義
對于“受控”或“非受控”,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實驗室按詞義把“受控”理解為“受到控制”,把“非受控”理解為“不受到控制”。應當說,這種理解沒有錯誤的,問題是把蓋“受控”章的文件看成是“受到控制的文件”,把蓋“非受控”章的文件視為“不受到控制的文件”。顯然,這種理解就是錯誤的了。其實,“受控”與“非受控”是對文件存在狀態所給予的定性,并不是對文件管理提出的一種要求。
3、加蓋“受控”和“非受控”章的作用
普遍存在的一種誤解是:加蓋“受控”章,表明這份文件重要,所以,應當控制;加蓋“非受控”,表明這份文件次要,因而不需要控制。
應該承認,作為信息及其承載媒體,文件是存有受眾數量多寡之分和承載信息價值量高低之別的,但我們必須清楚的是,不管是加蓋“受控”章,還是“非受控”章,均與此無關。受控章所起的真正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識別文件。目的是區別過期的、失效的或者作廢的文件,以防止文件的非預期使用。
4、一點注意事項
加蓋受控章是文件受控的一種表示方式,受控文件也可以不用蓋受控章的形式受控,比如可以用筆寫上“受控”兩個字,只要在程序中寫清楚,也是完全可以的。
來源:實驗室ISO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