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5-10-27 00:09
在對吸濕排汗的機理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化學整理的方式賦予滌綸長絲及織物吸濕排汗性能,通過測試滌綸長絲織物的毛細效應綜合值、干燥速率、導濕綜合值、耐久性和透氣性,從而說明該整理方法具有較為優秀的吸濕排汗整理效果。
關鍵詞:滌綸;吸濕排汗;整理劑
前言
聚酯纖維的主要品種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我國商品名稱為滌綸。由于聚酯纖維沒有親水基團,分子堆砌緊密,因此水分子很難進入纖維內部,所以聚酯纖維有極強的疏水性,在標準條件下的回潮率0.4%~0.5% [1]。較低的吸濕性,導致其易產生靜電、易沾污和染色困難等問題,影響了服裝的穿著舒適性,在服裝領域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滌綸纖維也有優點,如易染色,硬挺程度較好,耐磨、機械性能較強等等。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著裝舒適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能在不破壞滌綸纖維優良特性的基礎上,改善滌綸的吸濕排汗特性,使其可以調節衣服內氣候,是目前諸多纖維研究者和滌綸織物生產廠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標。
1吸濕排汗機理
織物吸濕排汗機理:織物對汗液的傳遞,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織物和汗液的接觸、潤濕與吸收;汗液的傳遞;汗液的貯存或保持;汗液從織物表面蒸發。因此,在人體出汗后,汗水不在織物內表面擴散,而是被直接吸向織物外層,在織物外層蒸發,以保持織物內層的相對干燥,減小了人體與織物之間產生粘著效應,提高了人體舒適性和人體運動機能[2]。
2影響滌綸纖維或織物親水性的主要因素
(1)單纖維的表面和截面形狀
纖維表面有微小凹凸或截面結構呈不規則形狀的纖維吸水性好。這是因為纖維光滑完整的表面結構的改變,不僅使比表面積增大,對水分子親和力增大,而且利用微孔毛細吸水原理,纖維間空隙保持的水分增加。
(2)親水性基團的種類與數量
親水性基團的種類是很重要的。極性基團如烴基、氨基、酞氨基、梭基等對水分子有較強的親和力。因此,在纖維分子結構中或纖維表面上這種極性基團數量愈多,吸濕性愈好。
(3)纖維的超分子結構
纖維的結晶度愈高,吸水性愈差。這是因為在纖維結晶區中,分子緊密地有規則排列,極性基在分子間交聯,水分子不易滲入結晶區。
3吸濕排汗整理方法
改善滌綸織物吸濕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混紡、大分子結構的親水化、與親水性物質接枝共聚以及纖維表面處理等等。利用親水劑,使之均勻而牢靠地固著在纖維表面形成親水性的方法,是近年來合成纖維織物吸濕排汗整理的發展方向。
(1)化學改性:提高滌綸織物親水性的化學方法主要有三種途徑:大分子結構的親水化、與親水性單體的接枝改性、纖維表面親水化處理。
(2)物理改性:通過物理方法提高滌綸織物親水性的主要途徑也有三種:與親水性物質共混或復合紡絲、纖維結構的異型處理、纖維表面粗糙化。
4滌綸織物吸濕整理
由于物理改性方法對紡絲設備要求比較高,因而導致吸濕排汗滌綸織物成本增加。本文采用由企業提供的新型整理劑A(由于是企業新產品不方便提供名稱以及成分)和傳統陽離子吸濕排汗整理劑B,使之均勻而牢靠地固著在纖維表面形成親水性基團。從人體出汗到織物將汗液完全排走要經歷三個過程:首先織物吸汗使汗液在皮膚和織物間有一定量的分配,接著汗液在織物中擴散,最后汗液從織物上蒸發,這三步中任何一步的指標不好都會影響穿著舒適性。因此,至少要選用三項測試,每項測試表現排汗過程中的一步,來綜合評價織物的吸濕排汗性能。所以本文選擇通過測試毛細效應綜合值、干燥速率、耐久性、導濕綜合值和透氣性,從而全面地評價A整理劑與B整理劑化學整理方法的整理效果。
文/金小亮 張一心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