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5-10-27 00:09
摘要:
通過對醋酯纖維與氨綸混紡產品采用方法一75%甲酸法和方法二丙酮法的試驗分析比較,認為方法一在測試產品含量分析時對氨綸損傷較小,數據較準確,且試驗過程更為經濟、方便和安全,建議在檢測試驗中采用方法一。
關鍵詞:醋酯纖維;氨綸;含量分析;丙酮;75%甲酸
醋酯纖維,又稱醋纖、乙酸纖維或乙酸纖維素纖維。是人造纖維的一種。是用纖維素為原料,經化學成法轉化成醋酸纖維素酯制成的化學纖維。醋酯纖維分為二醋酯纖維和三醋酯纖維兩類。通常醋酯纖維即指二醋酯纖維。在服裝方面:醋酯長絲最酷似化學纖維中的真絲,手感柔軟滑爽,光澤好、染色鮮艷、質地輕、彈性好、不易起皺且具有良好的懸垂性、織物易洗易干,不霉不蛀等優點。適合用來織造服裝里子料、閑暇裝、睡衣、內衣等,還可以與維綸、滌綸、錦綸長絲及真絲等復合制成復合絲,織造各種男女時裝、男女禮服、高檔運動服及西服面料,還可以開發緞類織物和編織物、裝飾用綢緞、繡制品底料、軋紋綢、色織綢、醋絲氨包紗等。
目前在美國、英國、日本、意大利、墨西哥、韓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而我國每年的需求量約1萬噸以上,由于進口價格昂貴,約4600美元/噸,目前只有少量進口,每年約進口2000噸左右,不少紡織廠多用代替品來解決醋酸纖維的不足問題,因此紡織用醋酸纖維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隨著服裝面料設計的不斷開發,采用醋酯纖維與其他紡織纖維混紡的服裝面料逐漸廣泛起來。本文就醋酯纖維/氨綸混紡織物成分含量分析中可采取的兩種方法做出探討分析。
1試驗準備
1.1試驗原理
利用纖維在化學溶劑中不同的溶解特性,選擇適當的溶劑,使混紡產品的纖維進行化學分離,從而求得各種纖維在混紡產品中的百分含量。本文根據國家標準FZ/T 01095—2002氨綸產品纖維含量的測定中的方法,采用75%甲酸溶液或者丙酮在規定條件下使醋酯纖維溶解去除,將剩余氨綸纖維洗滌、烘干、稱重。計算出各組分的含量百分率。
1.2試劑
1.2.1 75%(質量分數)甲酸將8 0 0 m L 9 0 %(質量分數)的甲酸(密度為1.204g/mL)用蒸餾水稀釋至1L,使其密度達到1.177g/mL(20℃)。
1.2.2丙酮,餾程為55℃~57℃。
1.2.3稀氨溶液取80mL濃氨水(密度為0.880g/mL)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
1.3設備
A)分析天平:稱量范圍0~100g精度±0.0001g;
B)干燥恒溫烘箱:能保持溫度為(105±3)℃;
C)恒溫水浴振蕩器:溫度控制范圍室溫~100℃,精度±0.5℃;
D)玻璃砂芯過濾坩堝、具塞三角燒瓶:容量不小于250mL;
E)真空抽氣泵;干燥器;量筒;稱量瓶;索式萃取器等。
2試驗步驟
2.1方法一75%甲酸法
(1)試樣預處理:取試樣5g左右,用濾紙包好,放在索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時至少循環6次,待試樣中的石油醚揮發后,把試樣浸入冷水中,浸泡1h,再放入(60±5)℃的水中浸泡1h,水與試樣之比100:1,并時時攪拌,然后抽吸、烘干和質量稱重;
(2)把準備好的試樣準確稱量1g~2g,精確到0.1mg,放入三角燒瓶中,每克試樣加100mL75%甲酸溶液,在常溫下連續不斷攪拌20min,使醋酯纖維完全溶解;
(3)用已知質量的玻璃砂芯坩堝過濾,將剩余纖維用少量同溫度、同濃度的甲酸洗滌3次,再用常溫蒸餾水洗3~4次,用稀氨水中和2次,然后水洗至用指示劑檢查呈中性為止,每次洗后用真空泵抽吸排液;
(4)將得到的不溶纖維及玻璃砂芯坩堝在105℃條件下烘干、放入干燥器冷卻后稱取質量。2.2方法二丙酮法
(1)將試樣預處理(過程同75%甲酸法)后,把試樣準確稱量1g~2g,精確到0.1mg放入三角燒瓶中,每克試樣加100mL的丙酮,充分搖動燒瓶30min;
(2)然后將液體倒入已知質量的玻璃砂芯坩堝中,纖維留在燒瓶中,再用丙酮溶液重復處理兩次;
(3)用丙酮清洗不溶纖維至玻璃砂芯坩堝中,然后排液,重復清洗兩次,每次洗后必須用真空泵抽吸排液;
(4)將得到的不溶纖維及玻璃砂芯坩堝在105℃條件下烘干、放入干燥器冷卻后稱取質量。
2.3凈含量百分率
根據GB/T 2910.1中的規定,計算公式如下:
P 1=100×m1/m×d(1)
P 2=100-P 1(2)
P 1——氨綸纖維的凈含量百分率,%;
P 2——醋酯纖維的凈含量百分率,%;
m——預處理后試樣干重,g;
m1——不溶纖維干重,g;
d——氨綸質量變化的修正系數。
(75%甲酸法,丙酮法中d值均為1.01)
3試驗結果與比較
取3組醋酯/氨綸纖維混紡試樣,每組試樣四塊,采用FZ/T 10195—2002標準中的75%甲酸法與采用丙酮法分別進行試驗,所得試驗結果見表1。溶解后所得氨綸如圖1,圖2所示。
4結論
(1)采用甲酸法溶解醋酯/氨綸纖維混紡試樣后得到的數據結果屬正常允差范圍,且氨綸狀態良好,損傷很小,而采用丙酮法溶解后的氨綸有明顯損傷,且彈性不佳。因此,在醋酯纖維與氨綸纖維的混紡織物含量分析中,選擇采用75%甲酸法更接近廠家所給的投料比,試驗所得數據更準確。
(2)丙酮為有機試劑,有一定毒性,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麻醉作用,且試驗操作步驟較多,需用丙酮溶解處理三次。采用75%甲酸法極大降低了化學試劑對試驗人員的身體傷害,且具有操作方便、對試驗條件要求低的優點,更為經濟、方便和安全。
因此,針對醋酯/氨綸混紡織物的定量分析時,建議采用方法一:75%甲酸法。
(作者單位:蘇州纖維檢驗所常熟站)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