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5-07-22 00:27
OIE認識到動物福利和動物衛生及國際貿易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在2001年~2005年的工作計劃中提出要給予特別關注,并于2002年成立了動物福利特別工作組,于2002年10月召開了第一次工作組會議,聲明其工作原則就是國際上普遍承認的“5自由”(享有不受饑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適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脅的自由;享有生活無恐懼和悲傷感的自由:享有表達天性的自由)和“3R”(減少實驗動物數量,改善實驗方法和利用模型來代替實驗動物),并提出相應的實施措施。
1)飼養階段 要求用于豬舍的材料,必須對豬無害且易清洗和消毒;地面要平整堅固,防止對豬造成傷害;保證豬舍內的溫濕度及灰塵水平對豬無害;一般在上午9點到下午5點之間必須提供適宜的光照;豬場要每天對豬只進行一次檢查,發現生病或受傷等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救護措施。至少每天飼喂兩次,根據不同年齡、體重提供相應的飼料并相應調整飼養密度(見表1):成年公豬豬圈面積至少為6㎡;仔豬在4周齡內不準斷奶;對大于2周齡的仔豬必須有足夠量的清潔飲水;大于4周齡仔豬在閹割時必須是獸醫在進行麻醉后進行。
2)運輸階段 相對于飼養階段,豬在運輸時的應激要更大。其影響因素包括運輸的密度、溫濕度、裝車時間長短、運輸司機的行為等。現在已經通過大量科學實驗證明裝車前12小時要停食,并在裝車前使豬休息2小時,以降低應激;運輸密度不應大于235kg/㎡,密度太大則易造成皮膚損傷;運輸時溫度應控制在10℃左右,溫度過高或過低易造成應激;空氣流通要保持在2m~3m/s;裝車時間要控制在30分鐘左右。在運輸過程中要通風、淋浴、細心開車,尤其是剛開車的15分鐘內,以此來降低死亡率。
3)屠宰階段 要求豬只運到屠宰廠后要在30分鐘內卸車并進行淋浴降溫;趕往電擊點時要特別小心,否則易造成應激;電擊時間要小于3秒,電擊后1分鐘內必須放血等。
OIE特別工作組2003年工作日程中,優先考慮成立兩個獨立的工作小組,分別致力于動物陸地運輸和屠宰時的動物福利問題。并于2004年2月23日~25日召開世界動物福利大會。
2004年工作組的工作重點將放在人道地屠宰動物和海上運輸的動物福利。
同時為避免發達國家利用動物福利變相提高其他國家的生產成本,造成貿易壁壘,扭曲國際貿易,OIE聲明要保證動物福利措施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來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