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5-01-27 23:02
與皮膚有直接和長時間接觸的金屬制品在歐盟售賣時,其鎳釋放需要用最新的測試方法EN 1811:2011和EN 16128:2011檢測。這兩個“新”測試標準最初于2011年頒布,但只有在歐盟官方公報(OJ)公布后才成為歐盟檢測鎳釋放的官方標準。
目前這兩個測試標準與用于測試EN1811或EN 16128的修訂后的耐磨測試方法EN 12472:2005+A1:2009一同被收錄在REACH附錄17第27項。在2013年3月31日前,EN 1811:1998+A1:2008也許適用于除了眼鏡架和太陽鏡之外的其他物品的測試中。
與皮膚有直接和長期接觸的金屬制品包括,如:
此類直接并長期接觸皮膚的金屬制品釋放出的鎳離子會引起皮膚過敏、鎳過敏,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鎳皮炎。
EN 1811:2011的主要修改在于介紹了鎳釋放值測量的浮動求值,替代了原來的分析性修正系數。這項新提出的測量中的不確定性是一項跨實驗室深入研究的成果。在以往的標準中,分析性的鎳釋放量會乘以修正系數0.1從而得到原值10%的修正值,這是考慮到在更早前的一個跨實驗室合作研究中曾發現鎳釋放值有非常大的變化。
可能會發生鎳釋放并直接和間接接觸皮膚的金屬制品(鏡框和太陽鏡除外),其鎳釋放值在這個測量不確定限值內。這種浮動現象存在于任何一種測試方法中,浮動值從反復的測試中獲得,真值就在該浮動值的某一數值范圍內。
若鎳釋放值的浮動范圍與所要求的限值重疊,該值出現在報告中被視為無效結果。只有當鎳釋放的浮動值完全處在限定值之下或之上,該測試結果才能被報告為通過或未通過,那么只憑一個無效結果顯然不能成為判定的充分依據。因此需要再次通過嚴謹的測試去獲得一個有效結果,甚至謹慎起見,可將該無效結果視為未 通過。
以下的表格反應出通過以往修正系數和新的浮動值兩種衡量方法對于在EN 1811測試中鎳釋放值的影響。可以很明顯地看出,EN 1811中新的鎳釋放分析值的衡量方法相較于舊版本可帶來相反,甚至是無效結果。
表1 耳朵和身體穿刺佩件的鎳釋放值
表2 直接和長期接觸皮膚制品(鏡架和太陽鏡除外)的鎳釋放值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