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s摘要:本文通過硅酮膠黏附測試快速篩選不同廠家的無氟消光蠟,然后對比測試篩選后的無氟消光蠟B2和含氟消光蠟T1在原材料結構成分、梯度添加量、熱穩定性、膜印、高低壓水煮以及人工老化等方面的差異性,最終得出無氟消光蠟B2在一般戶外耐候及以下級別粉末涂料中可等量替代含氟蠟T1。
0 引言
PFAS(全氟烷基/多氟烷基及其衍生物),包括PFOA、PFOS、PFHxS等多種物質,是一種人造化學品,因其性能優異,被廣泛用于各個行業;但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廣泛關注的有害化學品,因其難以分解、生物富集、廣泛應用和多種毒性的特點使其成為各大法規集中限制的焦點之一。除了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限制的C9-C14類、PFOA類、PFOS類PFAS物質,有更多的品類正在進入各大法規的限制范圍,包括REACH、美國各州法規以及亞洲各國管控范圍。僅REACH而言,除了已經被限制和列入SVHC(高關注物質清單)的幾十種PFAS物質,更有多達數千種PFAS已經通過提案環節,預計在2024-2025年正式被列入。
從市場端角度,已有明確需求來自保溫杯行業和MDF行業,要求提供PFAS-free產品或無氟產品,部分客戶要求總氟含量(TF)<100ppm甚至要求TF<50ppm。而隨著法規的進一步推進,家電、家具、兒童用品乃至所有領域都有可能涉及此需求。目前粉末涂料行業里主要基于氟元素總含量(TF)作為無氟產品的管控標準,而粉末涂料中氟元素來源主要是PTFE砂紋劑、PTFE耐磨蠟、PTFE改性的消光蠟等,且受當地法律法規及政策影響,部分進口含氟原材料也面臨著停產斷貨的風險。因此粉末涂料需要尋找可以替代含氟原材料的可行性方案,同時需要保證 “去氟化”后的原材料不影響產品性能。
本文探究了無氟消光蠟替代含氟蠟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首先通過硅酮膠測試快速篩選不同廠家的無氟消光蠟,然后較詳細的對比測試了篩選后的無氟消光蠟B2和含氟消光蠟T1在原材料結構成分、耐溫性、梯度對比、熱穩定性、膜印、高低壓水煮以及人工老化等方面的差異性,以給出無氟蠟替代含氟蠟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方案。
1 試驗部分
1.1 實驗設備
1.2 實驗材料
1.3 基礎參考配方
1.4 主要性能測試方法及標準
2 實驗方法
2.1 快速篩選不同廠家無氟蠟粉
2.1.1 測試樣品命名及制備
選取A供應商提供的兩款無氟蠟粉命名A1,A2;B供應商提供蠟兩款無氟蠟粉命名B1,B2;C供應商提供的無氟蠟粉命名C1;現用的含氟蠟粉命名T1。按表3HAA體系配方組分分別稱量原材料,設置不加蠟粉實驗組為空白對照組,測試組蠟粉添加量均為1%,經雙螺桿擠出機均勻擠出、冷卻壓片后,由咖啡磨打碎,200目篩網過篩,最后經200℃/10min烘箱烘烤后得到待測樣板,通過目視觀察表面效果以及對比加入蠟粉后基礎性能上的差異。
2.1.2 快速篩選無氟蠟粉測試
利用硅酮膠黏附測試進行快速篩選無氟蠟粉。選用西卡硅酮膠,將硅酮膠均勻的涂敷在樣板上,涂敷過程中要把空氣排空,確保硅酮膠和涂層緊密接觸;然后室溫下自然放置一周以上時間,最后用力撕掉樣板上的硅酮膠,若無法撕掉則判定合格。
2.2 有/無氟蠟粉在原材料上的差異對比測試
2.2.1 DSC測試
通過DSC測試對比這兩種原材料在熔融溫度上的差異。
2.2.2 原材料烘烤測試
先用天平準確稱量錫箔盤凈重,再在錫箔盤中分別稱取樣品無氟蠟B2和含氟蠟T1各5g,然后在220℃烘箱中烘烤1h,最后用天平稱量烘烤后的重量,計算出揮發份以及觀察有/無氟蠟粉高溫烘烤后顏色上差異。
2.3 不同添加量的有/無氟蠟粉性能對比測試
2.3.1 梯度測試
在聚酯TGIC雙組分體系中,加入蠟粉含量分別為1%, 2%, 3%的含氟蠟T1與無氟蠟B2,按照2.1.1中所述共混操作,磨粉噴板固化后對比測試有/無氟蠟粉不同添加量對表面狀態及其它性能的差異。
2.3.2 熱穩定性測試
在純白色聚酯體系中添加3%含量蠟粉,按照2.1.1中所述共混操作,磨粉噴板后分別按照以下溫度固化:200℃/10min,200℃/20min,200℃/40min,220℃/20min,最后利用色差儀對比色差變化。
2.4 無氟蠟B2對標含氟蠟T1在應用行業上的性能要求測試
2.4.1 膜印測試
選用興發鋁業和華建膠帶,將膠帶粘附在樣板上,自然放置5h后撕下,多角度查看涂層上是否留下印記。
2.4.2 水煮測試
常壓水煮:測試樣板放入燒杯中,常壓加熱水煮2h,測試光澤、附著力及色差。
高壓水煮:測試樣板放入高壓鍋中,高壓水煮1h,測試光澤、附著力及色差。
2.4.3 人工老化測試
UV老化測試:參考標準ASTM G154-16。氙燈老化測試:參考標準ISO 16474-2-2013。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廠家無氟蠟粉初步篩選測試
含氟消光蠟常用在雙組分聚酯體系中,被用來制備啞光涂層。雙組分啞光粉末涂料因其表面細膩,流平好等優點被大量應用于建材鋁門窗行業。原含氟蠟T1用在鋁門窗上不會影響硅酮膠的黏附,現對不同廠家的無氟蠟是否影響硅酮膠的黏附進行快速篩選測試,不合格則停止測試。同時,對比測試不同廠家無氟蠟和含氟蠟在基礎性能上的差異,若有明顯差異則判定失敗,停止測試。
初步測試結果如表5所示,測試樣板如圖1所示。A供應商提供的樣品A1和A2在同等添加量下,樣板表面光澤低且表面毛糙,判定失敗,停止測試;測試樣品B1和樣品C1在硅酮膠黏附測試中,均可以撕下來,不滿足行業要求,判定失敗,停止測試。空白樣、對比樣T1和測試樣B2黏膠測試用力無法撕下,且在表面狀態、機械性能等方面無明顯差異,選擇繼續測試。
綜上快速篩選測試結果表明,加入蠟粉會影響樣板的表面狀態、光澤等,同時蠟粉的上浮也會影響硅酮膠的黏附。本文旨在尋找一種無氟蠟去替代現用含氟蠟T1,且滿足含氟蠟T1的各項性能要求或無明顯太大差異。
3.2 無氟蠟B2與含氟蠟T1在原材料上的差異對比測試
本測試主要探究了無氟蠟B2和含氟蠟T1在原材料本身上的差異性,從蠟粉原材料熔融溫度、揮發性、耐溫性上進行對比測試。
3.2.1 DSC測試結果分析
DSC測試結果如表6、圖2所示,結果表明無氟蠟B2起始熔融溫度略高于含氟蠟T1,兩者差值約4.5℃,吸熱峰值溫度兩者無明顯差異,均在132℃左右,由此可以推斷這兩種蠟粉成分比較接近。
3.2.2 原材料烘烤測試結果分析
表7是無氟蠟B2與含氟蠟T1在烘箱中220℃烘烤1h揮發性對比測試數據,測試樣見圖3。結果表明,含氟蠟T1的揮發份略高于無氟蠟B2,這可能是因為烘箱內鼓風機持續工作,測試樣品放入烘箱時,部分樣品被吹飛,本實驗結果可能有誤差,僅供參考。圖3可以發現,無氟蠟B2高溫烘烤后幾乎未發黃而含氟蠟T1黃變嚴重,所以無氟蠟B2在制備低光淺色產品時更具有優勢。
3.3 含氟蠟T1與無氟蠟B2不同添加量梯隊對比及熱穩定性測試
3.3.1 不同添加量含氟蠟T1和無氟蠟B2的差異性測試
表8為不同添加量無氟蠟B2對比測試含氟蠟T1的結果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含氟蠟還是無氟蠟,隨著蠟粉含量的增加,樣板光澤隨著下降;在同等添加量蠟粉的情況下,無氟蠟粉樣板光澤略高于含氟蠟樣板,這可能是因為無氟蠟上氟到樣板表面少,導致光澤略高;同時對比測試了添加不同含量蠟粉,對硅酮膠的黏附是否有影響,結果表明添加蠟粉含量從1%到3%,都不影響硅酮膠黏附,有/無氟蠟粉均撕不掉。
3.3.2 熱穩定性測試
3.2.2中原材料高溫烘烤測試表明,無氟蠟B2耐溫性明
顯優于含氟蠟T1,而本實驗主要探究了添加量為3%的有/無氟蠟加入到白色體系中對黃變性能的影響。結果如表9所示,當固定烘烤溫度為200 ℃同時延長烘烤時間至40 min,含氟蠟T1Δb 值變化要略小于無氟蠟B2;當提高固化溫度到220 ℃,含氟蠟T1Δb值變化要略大于無氟蠟B2。綜上,當固化溫度在200 ℃左右時,含氟蠟T1色差值小,比無氟蠟B2更具有優勢;當固化溫度在220 ℃時,含氟蠟B2色差值更小,比含氟蠟T1更具有優勢,但兩者整體上差異不明顯。
3.3.3 高低壓水煮測試
本實驗探究了在不同固化體系中,含氟蠟與無氟蠟在高低壓水煮測試中的差異,如表10所示。在TGIC體系中,常壓水煮含氟蠟T1與無氟蠟B2在保光率、色差以及劃格附著力無明顯差異;高壓水煮測試中,含氟蠟T1保光率更好,無氟蠟B2附著力略優。在HAA體系中,無論是常壓水煮還是高壓水煮,含氟蠟T1與無氟蠟B2均無明顯差異。綜上測試結果表明,無氟蠟B2替代含氟蠟T1后,在TGIC/HAA體系中高低壓水煮幾乎無明顯差異。
3.4 無氟蠟B2替代含氟蠟T1在應用行業上的性能要求測試
3.4.1 膜印測試
建材行業有客戶要求膠帶黏附在粉末涂層被撕掉后無明顯印記,簡稱膜印。所以本實驗主要探究了在不同固化體系中無氟蠟B2替代含氟蠟T1后能否滿足行業上的膜印要求,見圖4。在TGIC體系中,不加蠟粉的空白樣幾乎沒膜印,含氟蠟T1與無氟蠟T2均有輕微膜印;在HAA體系中,空白樣與含氟蠟T1幾乎沒膜印,而無氟蠟B2則有輕微膜印。綜上測試結果表明,在粉末體系中添加蠟粉容易造成膜印,在TGIC體中表現的更明顯;在HAA體系中含氟蠟T1幾乎無膜印明顯優于無氟蠟B2。
3.4.2 人工老化測試
本實驗主要探究了無氟蠟B2替代含氟蠟T1后是否影響戶外涂層的耐候性,測試結果見表11。在TGIC體系中,氙燈測試和UV老化測試結果一致,無氟蠟保光率略優于含氟蠟,這可能是因為無氟蠟比含氟蠟上浮到樣板表面少,導致無氟蠟制備的樣板光澤略高,保光率也略好。而在HAA體系中,氙燈測試結果表明無氟蠟保光率明顯低于含氟蠟,UV老化測試結果接近。綜上,戶外體系中添加蠟粉會影響粉末涂層老化性,無氟蠟與含氟蠟對戶外涂層耐候性影響接近,無較大差異。
4 結語
本文對無氟消光蠟能否替代含氟蠟進行了可行性探究測試,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 初篩測試3個不同廠家的5支無氟消光蠟,僅B廠家無氟蠟B2同含氟蠟T1初測結果一致,硅酮膠黏附一周后無法撕下,表明市場上較少無氟蠟產品可替代含氟消光蠟。
(2) 從原材料本身分析,無氟蠟B2熔融溫度略高于含氟蠟T1, 吸熱峰值溫度兩者無明顯差異,表明兩者成分接近,無較大差異;原材料耐溫性測試結果表明,無氟蠟B2耐溫性明顯優于含氟蠟T1,使用無氟蠟B2有利于制備出淺色低光產品。
(3) 不同添加量蠟粉梯隊對比測試結果表明,無氟蠟B2和含氟蠟T1均隨著添加量增加光澤會降低;同等添加量條件下,兩者光澤接近,表面狀態及其余性能無明顯差異;同時增加蠟粉添加量,也不會影響硅酮膠黏附。
(4) 在白色產品中評估蠟粉的熱穩定性,分別添加3%含量有/無氟消光蠟,在不同固化溫度,不同固化時間下對比色差變化,無氟蠟B2與含氟蠟T1色差變化無明顯差異。
(5) 在深色產品中評估蠟粉的高低壓水煮后色差、光澤變化,結果表明無氟蠟B2高壓水煮后附著力略優于含氟蠟,其余性能無明顯差異。
(6) 在建材鋁門窗行業測試蠟粉對膜印的影響,結果表明在TGIC/HAA體系中,有/無氟蠟粉引起的膜印痕跡幾乎一致,無明顯差異,
(7) 在戶外耐候產品中評估蠟粉對耐候性的影響,氙燈老化和UV老化測試結果表明,在一般耐候性戶外產品中,無氟蠟B2對耐候性能的影響接近含氟蠟T1。
針對目前市場需求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無氟消光蠟替代含氟蠟在粉末涂料中的可行性,對無氟消光蠟替代含氟蠟在測試方法及可行性上具有指導意義。綜上所述,在普通耐候性戶外產品及以下級別粉末涂料中,無氟蠟B2幾乎可以等量替代含氟蠟T1;而在戶外超耐侯體系中,無氟蠟是否可以替代含氟蠟還需進一步老化測試。
參考文獻[1] 王耀強. 礦山機械油改粉工藝探討[J]. 中國設備工程-涂裝技術, 2020(2): 122-123. [2] 奉華,袁圓,李釗. 工程機械粉末噴涂工藝刮膩子工序探討[J]. 現代涂料與涂裝, 2023(4): 63-67.編輯:鄧凱來源:粉末涂料與涂裝2024-6 梁天 孫康 ( 老虎表面技術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如需轉載,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