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9 09:32
2025年6月17日,華大智造掌上無線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EF6系列(型號包括EF6-CLA、EF6-CLD、EF6-CLG、EF6-CLP、EF6-CLS)正式獲得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注冊證編號:蘇械注準20252061068)。
該注冊證的頒發標志著國內首款64通道雙探頭掌上超聲診斷設備完成國家級安全性與有效性驗證,正式取得合法上市資質。
作為便攜超聲領域的一項關鍵進展,EF6系列的注冊通過,不僅代表著技術參數和應用能力的全面升級,也標志著中國便攜超聲設備在產品形態、圖像質量與臨床適配性方面,開始邁入“高清多模態”的階段。
這是繼遠程超聲機器人MGIUS-R3、H1系列掌上超聲之后,華大智造在超聲產品線中的又一重要技術成果,進一步豐富了其“智能+遠程+自動化”醫療影像生態系統。
產品機制與設計理念
EF6系列定位為新一代掌上超聲旗艦機型,在結構設計與成像能力上進行了系統性重構,其核心技術特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成像配置上,EF6系列采用64通道/128陣元的高精度成像架構,較主流32通道掌上超聲產品實現性能倍增。在保證設備小型化的同時,顯著提升了圖像信噪比、空間分辨率與血流檢測靈敏度,使圖像清晰度更接近于中高端推車式超聲設備的水平。
其次,EF6系列打破傳統“單探頭”結構限制,雙探頭一體化設計支持線陣與凸陣協同工作。無需拆裝更換,即可在淺表器官(如甲狀腺、乳腺、外周血管)與深部結構(如肝臟、腹部、盆腔器官)之間自由切換,適應臨床高頻切換的操作需求,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與多場景兼容能力。
成像模式方面,設備支持B/M/C/PW/PDI等五種常用模式,覆蓋解剖結構、心臟節律與血流動力學等不同信息層面,滿足從常規篩查到床旁評估、介入引導等多樣化應用。
在產品設計層面,EF6系列整機重量僅275克,體積接近手機大小,便于醫生隨身攜帶。其無線連接模式支持與平板電腦、手機等顯示終端連接,徹底擺脫傳統線纜束縛,提高移動操作靈活性。此外,設備具備無線充電能力,搭配充電底座可實現即放即充,降低使用門檻。整機達到IPX7防水等級,可在1米水深下浸泡30分鐘仍保持正常運行,滿足臨床消毒、安全轉運及惡劣環境下操作需求。
EF6系列的穩定性也經過了極端環境驗證。2024年5月,該設備隨登山醫療團隊登頂珠穆朗瑪峰,采集并成功回傳了全球首張“世界之巔”超聲圖像。這一實際使用案例表明,EF6可在高海拔、低溫、低壓等復雜條件下持續穩定運行,為高風險場景中的醫療保障提供了技術基礎。
應用場景與臨床價值
作為一款定位“多場景通用”的掌上超聲設備,EF6系列在設計之初即面向臨床場景多樣性進行配置適配,其應用路徑橫跨基層醫療、院內科室、院外應急與家庭護理四大層級。
在基層醫療場景中,EF6的小型化與無線化特征,使其成為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等場所理想的初篩工具。醫生可用于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常見慢病的器官評估,提高基層首診環節的判斷準確性,輔助初步分流。
在院內臨床使用中,EF6尤其適用于ICU、急診、術后監護等科室進行床旁評估,替代部分中大型設備的現場移動使用需求。其多模態成像功能可輔助醫生完成快速胸腹部掃查、血管通路確認等操作,提升院內流程效率。
在野外急救與院前診療方面,EF6憑借輕量化、IPX7防水、防塵設計及無線圖傳能力,適合部署在急救車、災害現場等突發應急環境中,用于評估腹腔內出血、血管損傷等高風險病情。
在家庭護理與遠程會診場景,EF6通過與華大智造“云影”遠程影像平臺對接,可完成現場采集+遠程解讀的閉環診療路徑。例如,患者在基層診所完成初步掃查后,醫生可將超聲圖像實時上傳平臺,由遠程醫院專家進行判讀,完成三方協同。該機制在2024年珠峰醫療保障任務中即已實現應用,為高原地區醫療人員提供遠程超聲診斷支持。
得益于其在不同場景中靈活適配的結構與連接能力,EF6不僅定位于影像硬件,也作為智能影像系統的重要入口,正在為分級診療與智慧醫療實踐構建底層能力支撐。
產業趨勢與市場意義
隨著移動醫療、急診創傷、床旁診斷等場景需求的增長,掌上超聲已成為全球醫療設備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相比傳統推車式設備,掌上超聲強調“輕量化+即刻成像”的操作特征,尤其適用于非專科醫生操作的臨床一線與遠程邊緣場景。
過去十年,國際掌上超聲市場由GE、Butterfly Network等企業主導,國產設備多處于模仿追趕階段。但自“十三五”以來,我國在國產醫療設備創新支持政策推動下,掌上超聲實現從基礎硬件到智能軟件的快速迭代。特別是國家藥監局近年持續優化創新器械注冊審評通道,極大提升了高性能超聲產品從研發到臨床的轉化效率。
市場需求側方面,隨著多地省級平臺發布基于“便攜+高分辨率”雙指標的超聲設備集中采購要求,基層醫院與院前急救體系對掌上超聲配置意愿明顯增強。具備64通道、雙探頭、遠程圖傳等能力的產品已逐步成為新標配,推動掌上超聲從低端診斷工具向主力輔助設備演化。
EF6系列的注冊上市,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高通道雙探頭掌上設備上的空白,也為國產品牌在國際便攜超聲市場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提供了樣本。它所代表的不是“便宜可用”的方案,而是“便攜+精準”的組合路徑,有望成為新一代中國掌上超聲標準形態的重要參考。
華大智造的“遠程+自動化”影像生態構建路徑
EF6系列的發布,是華大智造在其超聲影像產品體系中的關鍵節點。作為一家聚焦“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的創新型企業,華大智造近年來持續拓展其超聲、基因、生化、病理等多維檢測平臺,并構建以“云影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影像系統生態。
在超聲方向,華大智造目前已布局以下三大系列:
MGIUS-R3:全球首款遠程超聲機器人系統,聚焦于“5G+遠程機械臂+專家平臺”模式下的智慧醫療;
H1系列:第一代掌上超聲,強調基礎圖像采集與體積控制;
EF6系列:高階掌上平臺,集成高清圖像、雙探頭、多模式成像與遠程支持能力,定位為全場景掌上超聲方案。
三類產品自下而上完成從可用到高精、從設備到平臺的功能演進。與此同時,華大“云影”平臺已實現與上述設備的無縫接入,支持遠程閱片、在線指導、質控反饋及病例存儲等功能,構建了以設備為觸點、平臺為中樞的智能影像解決方案。
截至2025年6月,華大智造累計獲得產品注冊證超過400項,超聲、基因與病理設備出口至90多個國家與地區,形成具有自主技術與商業路徑的全球產品網絡。EF6系列的落地,不僅是一次產品參數的迭代,也反映出華大智造在“智能醫療終端+遠程交互平臺”架構下對超聲影像生態的持續建設能力。
來源:醫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