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3 18:37
今天給小伙伴們分享的是PCR引物設計的8大原則,直接上干貨,設計引物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PCR引物設計的目的是確保PCR反應能夠有效、特異性地擴增目標DNA序列。所以引物的好壞,直接關乎實驗的成功。
1、引物長度:18-30nt,通常以20nt左右最為常用。上下游引物的長度最好基本相等,最多相差不超過3bp。引物過短,易導致非特異擴增;較長的引物雖特異性好,但在引物內易形成二級結構,如發夾環。
2、引物GC含量:40-60%,G+C比例太低擴增效果不佳,G+C比例過高易出現非特異條帶。ATGC最好隨機分布,避免出現重復的基序。
3、引物的熔解溫度:55-75℃,退火溫度需要比解鏈溫度低5℃。引物對之間的Tm的差異應不超過2-3℃。
引物的熔解溫度(Tm)是指在特定條件下,DNA或RNA引物雙鏈解鏈成為單鏈的中點溫度。Tm值對于PCR反應的退火步驟至關重要,因為它影響引物與目標DNA的結合效率。計算引物的Tm值可以使用以下基本公式
對于短于20個堿基的引物,可以使用以下簡化公式估算Tm:
其中,A表示腺嘌呤(A)的數量,T表示胸腺嘧啶(T)的數量,C表示胞嘧啶(C)的數量,G表示鳥嘌呤(G)的數量。
4、引物擴增跨度:普通PCR以200-500bp為宜,實時熒光PCR則為70-150bp。
5、引物的二級結構:引物設計最好跨內含子設計,避免出現發夾結構。某些引物無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復區DNA二級結構的影響。
6、確保堿基的隨機分布
引物設計中四種堿基的分步保持隨機性,有助于提高引物的合成效率和PCR擴增的特異性,應避免設計包含5個或更多連續相同堿基的引物,如AAAAAAAA或CCCCCCCC。同聚物串可能導致非特異性擴增,并且可能在PCR過程中形成發夾結構或二聚體。
7、確保引物自身/之間沒有連續4個堿基的互補
避免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間出現連續4個堿基的互補非常重要,因為這可能導致非特異性擴增或影響PCR的效率。單個引物不應在其序列內部形成互補,這會促使發夾結構的形成,從而降低可用于擴增的引物濃度。一對引物(正向和反向)之間也不應存在連續4個堿基以上的互補,以防止它們形成穩定的二聚體。3'端穩定性:特別要注意引物的3'端,因為DNA聚合酶在3'端容易出錯,如果3'端存在互補序列,可能導致非特異性擴增。
8、引物5'端可修飾,3'不可修飾
5'端修飾的常見目的:
標記與檢測:在5'端添加熒光標記或其他標簽,便于擴增子的檢測和分析。
引入限制性酶切位點:為了將擴增的片段克隆到特定的載體中,可以在5'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點序列。
引入突變:在5'端設計引物時,可以引入特定的點突變,用于構建突變體或進行定點突變實驗。
增加引物的Tm:通過在5'端添加G或C堿基,可以提高引物的Tm值,有助于提高PCR的特異性。
提高引物的溶解度:有時在5'端添加一些非特異性的序列,可以提高引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3'端修飾的注意事項:
穩定性:3'端的穩定性對PCR擴增至關重要,因為DNA聚合酶在3'端添加核苷酸。如果在3'端引入修飾,可能會影響DNA聚合酶的延伸效率。
非特異性擴增:3'端修飾可能增加非特異性擴增的風險,因為修飾可能改變引物與模板DNA的配對方式。
錯配容忍度:DNA聚合酶對3'端的錯配容忍度較低,修飾可能會影響引物的特異性。
延伸效率:3'端的修飾可能影響DNA聚合酶的延伸效率,導致PCR產物的產量降低。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