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5-06-04 08:24
1.引言
高效液相色譜法中,色譜系統的適用性試驗通常包括理論板數、分離度、靈敏度、拖尾因子和重復性等五個參數。其中,分離度用于評價待測物質與被分離物質之間的分離程度,是衡量色譜系統分離效能的關鍵指標[1]。
2025藥典增加了峰谷比(p/v)作為衡量色譜系統分離效能的新指標,與USP、EP藥典系統適用性要求保持一致[1,2,3,4]。這一變化不僅僅是為色譜分離效能的評估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關鍵在于提升了色譜分離效能評價的科學性。
本文對比了峰谷比和分離度的計算公式,分析了分離度和峰谷比的適用場景,提出了制定峰谷比可接受標準的思路,旨在拋磚引玉,供同行借鑒參考。
2.峰谷比和分離度的計算公式:
峰谷比和分離度作為色譜分離效能的評價指標,兩者在計算公式上有較大差異,見下表:
分類 |
峰谷比 |
分離度 |
計算
公式 |
式中:Hp為小峰平行外推基線的高度;Hv為小峰和大峰間曲線最低點平行外推基線的高度。 |
公式1:
或公式2:
式中:tR2為相鄰兩色譜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時間;tR1為相鄰兩色譜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時間;W1、W2及Wh/2,1、Wh/2,2分別為此相鄰兩色譜峰的峰寬及半高峰寬。
注:當對測定結果有異議時,分離度應以半高峰寬(Wh/2)的計算結果為準。 |
示意圖 |
|
|
說明 |
峰谷比越大,分離效能越好 |
分離度越大,分離效能越好 |
3.峰谷比和分離度的適用場景
分離度的計算是基于保留時間和峰寬,因此其計算數值容易受到峰寬的影響,對于異常峰或峰形不對稱時(如肩峰、拖尾峰、前沿峰),分離度的計算可能失真,因此分離度更適合評估基線分離時的整體效果。
峰谷比的計算是基于兩相鄰峰中小峰的峰高和兩峰間峰谷的高度比,因此更適用于待測物質峰與相鄰峰之間未達到基線分離時的情形,此時峰谷比相比分離度,能更真實反映分離狀態。
SzabolcsFekete等人在研究SEC色譜分離時提出,分離度通常不適用于重疊峰和不對稱峰,且特別不適用于高度差異很大的部分分離峰,但峰高差異較大的情況在 SEC 中經常出現,因此,為了克服分離度的局限性,SEC 中通常考慮峰谷比。[5]
EvaTyteca等人在進行色譜響應函數(CRF)的研究中發現,基于峰谷比的CRF比基于分離度的CRF能更好地應對峰不對稱。然而,一旦噪聲水平變得顯著,峰谷比就失去了優勢。[6]
綜上:當達到基線分離時,采用分離度作為評價指標較為合適。當未達到基線分離時,且兩峰差異過大或峰拖尾時,采用峰谷比作為評價指標更科學。但當基線噪音較大時,采用峰谷比作為評價指標將導致可靠性下降,此時應選用分離度。
4.如何制定峰谷比的可接受標準
相較于分離度的基本要求“除另有規定外,待測物質色譜峰與相鄰色譜峰之間的分離度應不小于1.5”,各國藥典的《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并沒有對峰谷比提出模式化的統一標準。
那么,當分離度無法真實反映實際分離效能時,企業應當如何合理制定峰谷比的可接受標準呢?下表列舉了從中國藥典以及EP藥典中隨機摘錄的一些典型實例[1,3]:
來源 |
品名 |
峰谷比要求 |
Chp2020 |
阿卡波糖 |
雜質I 的峰高與雜質I 和阿卡波糖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2. 0 |
富馬酸福莫特羅 |
福莫特羅峰與非對映異構體峰,兩者的峰谷比應不低于2. 5 |
|
培哚普利叔丁胺 |
雜質Il 峰的峰高與雜質ll 峰和培哚普利叔丁胺峰之間的峰谷比應大于3 |
|
EP11 |
阿卡波糖 |
雜質A 的峰高與雜質A 和阿卡波糖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1.2。 |
醋酸氯地孕酮 |
雜質E 的峰高與雜質E和醋酸氯地孕酮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1.6 |
|
硫酸阿巴卡韋 |
雜質D的峰高與雜質D和阿巴卡韋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3. 0 |
|
阿法骨化醇 |
雜質A 的峰高與雜質A 和阿法骨化醇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5.0;
雜質D的峰高與雜質D和雜質A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1.5 |
|
阿西美辛 |
雜質B 的峰高與雜質B和阿西美辛兩峰之間的峰谷比不得低于15 |
從上表可以看出,峰谷比的可接受標準幾乎是“天差地別、五花八門”。
因此,企業可依據具體品種的具體檢測項目、實際檢測條件以及分析方法開發的知識空間,擬定科學合理的標準,即:在分析方法的耐用性空間中,找到一個最差的分離條件,采用此條件進行方法學驗證(準確度、精密度、線性等),各項驗證均滿足擬定的驗證要求時,那么此條件下的峰谷比即為可接受的最低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分析方法開發的先驗知識,若分析方法的關鍵分離峰不止一對(即:僅制定兩峰間的分離評價指標,無法代表整體的分離效能)時,應將所有的“關鍵分離峰”納入系統適用性要求,以保證通過系統適用性試驗的檢測條件始終具備通過驗證時的性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參考文獻:
[1]Chp2020
[2]USP43
[3]EP11
[4]Chp2025
[5]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of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s
[6]A universal comparison study of chromatographic response functions
來源:注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