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5-05-18 14:03
1.實驗室出現不符合項,除了糾正外,還應分析不符合發生的原因、對應的采取糾正措施,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糾正措施”是為了消除不符合發生的“原因”,所以要先正確分析“原因”才能采取正確的措辭,才能有效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很多實驗室在分析原因時往往是套用一些“話術”,比如“人員對XX文件條款不理解”、“人員對XX文件執行不到位”之類的,往往不能識別到真正的原因。
我們在分析不符合發生的原因時,可以采用問“為什么”的方式,由不符合工作的直接責任人、部門負責人、管理層人員共同討論“為什么”,比如某項工作為什么沒有做,或者為什么做錯了。
一項不符合發生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要注意全面識別。
2.舉例說明
實驗室在年底歸檔設備相關的記錄時,發現部分設備維護保養記錄不全,部分設備在部分月份沒有按計劃開展維護保養工作,因此提出了一項不符合。
接下來相關設備的使用人員、部門負責人、設備管理員、技術負責人共同討論問題發生的原因。
技術負責人首先詢問直接責任人(使用人員):為什么那幾個月份沒有設備的維護保養記錄,是沒有開展所以沒有記錄,還是開展了未記錄?
責任人表示:自己不清楚到底該什么時候維護保養,是不是應該自己做,所以就憑感覺自覺做的維護保養、登記了記錄。
技術負責人詢問部門負責人和設備管理員:年初已經制定了各設備的維護保養計劃,為什么責任人(使用人員)不了解?
設備管理員表示:任務已經下發到技術部門、安排給了部門負責人,由技術部門自行完成維護保養工作。
部門負責人表示:這幾臺設備多人使用,只是在年初安排工作時說了有此項工作,沒固定人員做維護保養,工作安排的不到位。而且日常也沒有進行完成情況檢查,所以之前沒有發現該問題。
設備管理員又表示:維護保養計劃僅列明了責任部門,沒有明確具體的責任人。
大致的原因脈絡就清晰了,接下來總結問題發生的原因:
1.《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計劃》僅明確了責任部門,未明確責任人,導致部門負責人未能有效安排工作;
2.設備使用人員未接到具體的維護保養任務,所以未能按規定的頻次完成維護保養工作;
3.缺少維護保養工作完成情況檢查,導致未能及時提醒設備使用人員完成維護保養工作。
對應的糾正措施
1.修訂《設備管理程序》,明確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由主要使用人員負責,應在《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計劃》明確具體的責任人。由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按《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計劃》跟進維護保養工作完成情況,及時提醒責任人完成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2.修定《設備維護保養工作計劃》表單,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制定下一年的計劃;
3.部門負責人跟進維護保養工作完成情況,及時提醒責任人完成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來源:實驗室ISO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