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5-15 19:03
本文適用于《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分類編碼為18 婦產科、輔助生殖和避孕器械-07 輔助生殖器械-03 輔助生殖微型工具。用于體外環境下儲存經玻璃化冷凍的人卵母細胞及/或胚胎。無菌提供,一次性使用。
一、玻璃化冷凍載桿的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1.工作原理
玻璃化冷凍原理:細胞/胚胎冷凍時,高濃度的冷凍保護劑在快速降溫過程中,會使得液體的黏性增加,形成一種極其粘稠、介于液體和晶體之間的“玻璃態”,而無任何形式的冰晶形成,從而減少細胞/胚胎內冰晶形成所造成的物理和化學損傷。
2.結構組成
產品由載片、桿柄、桿套組成,桿套可含有不銹鋼金屬頭和干燥劑。載片由PET/PETG/PCTG 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載片和桿套上有油墨標識。
圖1 玻璃化冷凍載桿 結構示意圖
二、玻璃化冷凍載桿的主要風險
可參考GB/T 42062《醫療器械 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的要求,對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實施風險管理。
風險分析:包括醫療器械適用范圍和與安全性有關特征的識別、危害的識別、估計每個危害處境的風險。識別的風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原材料的危害
接觸部位的材料(包括與產品直接接觸的初包裝)或材料來源變化;材料對配子、合子或胚胎的影響。
2.生產加工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
加工時產生氣泡;污染;微粒殘留;添加劑、加工助劑、輔劑的殘留;工藝用水;生產環境潔凈度;熱原;細菌內毒素。
3.產品使用風險因素
規格選擇與使用不當,或未按照說明書中操作方法操作,造成配子、合子或胚胎損傷。
4.產品包裝可能產生的危害
如包裝破損、標識不清;包裝對滅菌方式不適宜;運輸過程中無法為產品起到充足的保護等。
5.滅菌過程可能產生危害如滅菌方式對產品不適宜、滅菌不完全、滅菌過程殘留的有害物質(如環氧乙烷)等。
三、玻璃化冷凍載桿性能研究實驗要求
1. 產品性能指標
產品性能指標應參考YY/T 1914《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用醫療器械 器具類產品通用要求》中的內容制定。如產品有特定設計和使用場景,開發人還需制定相應的性能指標,并將其列入產品技術要求。
具體指標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1物理性能
外觀(尤其需要考慮與配子、合子或胚胎接觸的部位)尺寸
桿套與桿柄配合性連接牢固度
載片拉伸性能
耐低溫性
微粒污染
其他性能(耐腐蝕性、表面特殊處理)(如適用)
1.2化學性能
還原物質
金屬離子(包括重金屬總含量和鎘含量)
酸堿度
蒸發殘渣
紫外吸光度
環氧乙烷殘留量(如適用)
如生產工藝中使用的加工助劑如粘合劑、溶劑等對配子、合子或胚胎潛在毒性的物質,應制定相關殘留物的限量。
1.3生物性能
無菌
細菌內毒素
鼠胚試驗
對宣稱的所有其他技術參數和功能,均應在產品技術要求中予以規定。
2.物理和化學性能研究
2.1明確所有性能指標及檢驗方法的確定依據,明確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
2.2 應明確細菌內毒素限量及其設定依據,明確環氧乙烷及其他雜質的限量及其設定依據。
對于其他特殊性能或需與其他器械聯合使用以實現預期用途的產品,需開展設計驗證。
3.生物學特性研究
成品中預期與患者、配子、合子或胚胎直接或間接接觸的部分,均需要進行生物相容性評價。
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需包括:
3.1 明確生物相容性評價的依據和方法。
3.2 明確產品所用材料及與配子、合子或胚胎接觸的性質。
接觸性質需明確產品預期與配子、合子或胚胎接觸的情況,包括接觸時間(明確預期的最長接觸時間)。
3.3 明確實施或豁免生物學試驗的理由。
3.4 對于現有數據或試驗結果的評價。
參考GB/T 16886 系列標準、YY/T 1434、YY/T 1688、YY/T 1535,需考慮進行的生物相容性評價/試驗項目包括熱原、細胞毒性、致敏、刺激、遺傳毒性、體外鼠胚試驗、囊胚細胞染色和計數試驗。
4.滅菌研究
明確申報產品滅菌方法的選擇依據、滅菌工藝和無菌保證水平(應達到1×10-6),并開展滅菌確認。滅菌過程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因素:產品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包裝材料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等。
若采用濕熱滅菌,應符合GB 18278.1 的要求;若采用輻射滅菌,應符合GB 18280.1、GB 18280.2 的要求;若產品采用環氧乙烷滅菌等其他滅菌工藝,應符合GB/T 19974 、GB 18279 的要求。
若滅菌使用的方法可能有殘留,如環氧乙烷滅菌,應當開展研究明確殘留物限量要求及采取的處理方法。
5.穩定性研究
5.1 貨架有效期
應開展貨架有效期研究,證明在貨架有效期內,在規定的運輸貯存條件下,產品可保持性能功能滿足使用要求,并保持無菌狀態。
開發人需開展產品有效期研究,可采用加速老化或實時老化方式展開研究,具體方法和要求可參考《無源植入性醫療器械穩定性研究指導原則》(2022 年修訂版)和YY/T 0681.1《無菌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 第1 部分:加速老化試驗指南》等標準。實時老化研究應從產品定型后開始進行。
開發人可依據相關標準,如GB/T 19633《最終滅菌醫療器械包裝》系列標準、YY/T 0681《無菌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系列標準、YY/T 0698《最終滅菌醫療器械包裝材料》系列標準進行產品包裝驗證。
5.2 運輸穩定性
應當開展運輸穩定性和包裝研究,證明規定的運輸條件下,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條件(例如:震動、振動、溫度和濕度的波動)不會對醫療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潔度,造成不利影響。
6.其他
該產品列入《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開發人應當按照《列入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產品對比說明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從基本原理、結構組成、性能、安全性、適用范圍等方面,證明產品的安全有效性。申報產品與對比產品存在差異的,還應開展差異部分對安全有效性影響的分析研究。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