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5-05-09 08:32
1. 前言
記住,沒有樣本的實驗室毫無意義!
除了細胞以外,蛋白質也是生物樣本的主力。尤其是很多課題對蛋白質的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肽鏈沒破壞但三四級結構損壞了,一樣做不出結果。
以下將介紹三點蛋白質樣本的保存思路。
2. 低溫保存
蛋白質,尤其是酶,是非常脆的,稍微偏離一點體溫活性就會大打折扣,通常超過40℃就會失活。所以冷藏一般是短時間保存的必要手段。
如果放在常用的4℃冰箱,一定要在一周內用完;如果需長期保存,通常要保存于–20 ~ 5℃ ,如能在-70℃下保存當然最好。
因此需反復強調一點:按后續實驗用量分裝保存于適當溫度,一次取出立刻用完,避免反復凍融。
但是!有少數酶對低溫敏感,如鳥苷丙酮酸羧化酶在25℃時性質穩定,低溫下反而失活;過氧化氫酶要在0~4℃保存,如果冰凍反而失活;羧肽酶反復凍融會失活等。這些需要同學們事先去相關數據庫檢索確認。
此外還有一點debuff:蛋白質和酶越純越不穩定,溶液狀態比固態更不穩定,因此還需要其它手段。
3. 脫水,以干粉或結晶狀態保存
正如上一段所說:蛋白質和酶以固態存在比溶液要穩定得多。這就是為什么實驗室常備凍干機器。
通過冷凍干燥、真空干燥等手段將蛋白質樣本制成固態干粉制劑放在干燥劑中,可在低溫下長期保存超過一年。
以固態保存在于盡可能抑制游離水造成的化學反應與微生物活動:
● 抑制微生物活性,含水量應小于10% ;
● 抑制化學活性,含水量應小于3%。
此外要特別注意酶在凍干時往往會部分失活。
4. 使用保護劑保存
我們在培養細胞時會添加血清,各種反應體系需要添加buffer,自然的生物體內也具有精密的穩態環境,模擬這一穩態環境也可以長期保存蛋白質的活性,或者說自然功能。
● 惰性有機物:如糖類、脂肪酸、牛血清清蛋白、氨基酸、多元醇等,以保持穩定的疏水環境;
● 中性鹽:有一些蛋白質要求在高離子強度(1 ~ 4 mol/L或飽和的鹽溶液)的極性環境中才能保持活性。常用MgSO4,NaCl、(NH4)2SO4。等。以此方式保存的蛋白質在后續使用時要先進行脫鹽工序;
● 巰基試劑:一些蛋白質和酶的表面或內部含有半胱氨酸巰基,易被空氣中的氧緩慢氧化為磺酸或二硫化物而變性。如谷胱甘肽等蛋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還原劑,其還原性也是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對象。為保持這一類蛋白的還原能力,保存時可加人半胱氨酸或巰基乙醇,起到一個替罪羊的作用,代替蛋白質自身被氧化。
5. 參考文獻
[1] 張建社,褚武英,陳韜,2009,蛋白質分離與純化技術,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來源:實驗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