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11-26 08:34
肼、酰肼和腙(結構見圖2)具有基因毒性警示結構,是一種已知的GTI,具有潛在的致癌性。
抗腫瘤藥物舒尼替尼、抗精神病藥物齊拉西酮使用肼作為還原劑;肼作為中間體通過酰肼的形成西格列汀、異煙肼,通過肼解作用生產抗艾滋藥物沙奎那韋、莫非吉蘭,通過親電加成作用生產舒立托唑,通過雜環環化生產西地那非。肼是抗高血壓藥物肼嗪、抗結核藥物異煙肼、苯并嗪和異碳氧嗪的主要水解降解產物。
肼類GTI的分析具有挑戰性。第一,肼極性大,相對分子質量低,無發色團,極性大;第二,肼類GTI的反應活性較強,易發生副反應而造成假陽性的結果;第三,肼類GTI的堿性較強,容易與色譜柱上的硅氧基發生相互作用,造成峰形拖尾;第四,藥物中GTI的允許含量在低1×10−6。
2.肼類GTI的分析方法
2.1直接法
(1)離子色譜
Lakshmi等采用離子交換色譜法-電導檢測器測定西那普利中殘留肼,定量限4.63μg/mL。然而,常規的離子色譜法直接測定藥物中的肼類GTI存在檢測靈敏度不高的問題,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方法進行測定。
(2)衍生法
苯甲醛具有高的反應性,可以與活性較低的肼類GTI發生衍生化反應,是常用的衍生化試劑。Cui等選苯甲醛為衍生化試劑,將肼和乙酰肼轉化為1,2-二芐基亞苯基肼和亞芐基乙酰肼,但樣品在衍生化制備時,基質效應大,衍生化試劑會與樣品中的其他物種發生反應,導致假陽性反應,或者衍生化反應可能無法繼續完成,導致假陰性反應。樣品基質中存在API的反離子,加入苯甲酸酸化衍生化反應介質,在原料藥鹽存在和不存在的情況下,化學衍生化反應速率相似,回收率數據更為準確。最終,使用LC-MS在痕量水平測定肼和乙酰肼的含量,肼和乙酰肼的檢測下限分別為0.1、1μg/mL。
Wang等選用2-羥基-1-萘甲醛為衍生化試劑,將發色團連接到肼上,所得的氫化產物在可見光范圍內波長406/424nm處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由于大多數藥物和雜質的紫外吸收率在190~380nm,因此基質的干擾最小,得到了合適的選擇性。檢測限為0.25μg/。
Tamas等[24]選用苯甲醛將雜質衍生化為強紫外吸收的苯甲醛嗪,采用液相色譜法測定別嘌呤醇中的肼。采用C18固相萃取制備樣品,由于別嘌呤醇比苯甲醛嗪的極性大,因此很容易從固相萃取中洗脫出來,從而去除大量的別嘌呤醇。檢測限低于1×10−7。這種方法適用于其他比苯甲醛嗪更具極性、在水溶液中高濃度可溶的原料藥。
有文獻采用苯甲醛作為衍生化試劑,用GC法測定肼嗪和異煙肼中的肼。但是研究員們常用丙酮或丙酮-d6作為衍生化試劑。這是因為肼、甲基肼是很強的還原劑,與丙酮以SN2親核取代反應進行,反應迅速。有文獻表明,肼和丙酮在水溶劑中的定量反應在2min內完成。所得的衍生化產物丙酮嗪、丙酮甲酰肼穩定且具有揮發性,適合于GC分析。
3. 總結
肼類GTI的控制核心在衍生化試劑的選擇與反應條件選擇,樣品前處理。
參考文獻:藥物中肼類基因毒性雜質分析研究進展 劉愛赟,袁永兵,靳文仙,張 博,鄭永剛,吳 赟
來源:雜質研究平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