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監管召回
嘉峪檢測網 2024-08-08 23:21
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制藥公司的數據可靠性越來越完善,國內外監管部門相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QC實驗室作為一個產生檢驗數據的部門,監管部門的關注更是重中之重。
分享幾則FDA網站上的關于QC實驗室審計缺陷案例,大家共同學習。
缺陷一:實驗室調查不充分
1、您在原材料測試期間獲得了OOS的結果。在您編號169的OOS調查報告中,您將根本原因歸因于假設的稀釋錯誤,然后重新制備了新的樣品溶液,并執行了新的測試,新測試結果符合規定。
然而您沒有測試原始樣品,您的調查不涉及假設檢驗,以科學地表明稀釋錯誤是OOS結果的根本原因。
2、您在沒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情況下宣布多個不合格(OOS)結果無效。然后您制備了新樣品并報告了符合規定的結果。您得出結論,OOS結果可能是由于初始樣品制備過程中的污染造成的。
然而,您的實驗室調查沒有分析為什么在同一次檢驗中,由同一分析人員在相同測試條件下制備的其他樣品不受此污染的影響。
3、從2018年到2021年,您拒收了14批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劑,原因是含量均勻度結果超限(OOS)。調查中,您試驗了不同的取樣方式,進行了不同試驗批次的生產,以模擬含量均勻度OOS的根本原因。
最后您將醋酸去氨加壓素片含量均勻度失敗歸因于工藝缺乏明確的壓縮參數,但您未能調查使用相同工藝生產的其他批次藥品。
【評論】對初始檢驗的樣品溶液、儀器和玻璃器皿等的重新分析是調查的一個組成部分,以確定是否發生了實驗室錯誤。如果初始復查評估未發現根本原因,則該評估與假設檢驗相結合,有助于確定是否存在明顯的實驗室錯誤。
每當調查缺乏實驗室錯誤的確鑿證據時,需將參與檢驗的人員及儀器hold住,避免確定根本原因后造成影響范圍的擴大。確定根本原因后,應橫向和縱向的評估此根本原因是否對歷史檢驗數據造成影響,不能簡單的認為結果符合規定的就是沒受影響的。
缺陷二:未能建立并遵循所需的關于數據處理的實驗室控制機制
1、您的分析人員手動修改了某片劑的雜質峰色譜數據的處理方法,在沒有充分程序控制或理由的情況下手動將定時積分事件輸入到處理方法中,報告了符合規定的結果。如果將對照品峰和樣品峰以相同的方式進行自動積分處理(去除定時積分事件“Set Liftoff%”和“Set touchdown%”),則雜質結果將不符合規定。
2、在檢查過程中,我們的調查人員發現在美國銷售的藥品,部分批次有未經處理和未報告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樣品進針。當貴公司在研究者發現這些樣品進針后對其進行處理時,發現這些注射劑為OOS結果。您的質量復核未能包含這些OOS結果或是否有進行額外的樣品分析,僅復核了打印的分析結果。
3、在檢查過程中,我們的調查人員注意到貴公司分析人員未按照您的規程要求處理或報告未知峰。貴公司在對某活性藥物成分某批次進行氣相色譜(GC)殘留溶劑數據處理期間,峰檢測功能被多次禁用。在按照調查人員的要求對樣品組序列進行重新處理后,發現未知雜質峰大于調查閾值。
【評論】實驗室必須建立和實施適當的規程以指導分析人員如何使用積分事件進行數據積分及復核,以確保檢驗和數據復核的穩健性和一致性。保證所有實驗室數據的完整和準確,以便質量人員進行適當的評估和決策。盡量避免使用分析人員能夠主觀控制何時積分或何時不積分的積分事件。
缺陷三:檢驗方法確認不完善或未進行適當的方法確認
1、檢查貴公司某貼片的有關物質方法確認研究報告,發現在進行活性成分氧化降解研究時,主成分色譜峰面積減少了約12%,但您的色譜圖中并沒有檢測出產生相應的降解雜質。
2、查看貴公司微生物檢驗報告,發現不同日期進行的沉降皿擦拭取樣檢測時,將所用培養基進行了更換,但沒有相應的數據支持,更換的培養基可能會低估存在的細菌數量和種類。
【評論】實驗室的檢驗方法必須進行適當的確認或驗證,并建立科學的驗收標準,保證檢驗方法能夠準確的反應出產品質量。當使用一個經過確認或驗證的檢驗方法,在更換了關鍵的材料或試劑時,如培養基或衍生試劑等,需進行必要的回收率等項目的再確認,以證明更換后的材料或試劑與更換前的具有相當的敏感度和有效性。
關于作者:
曲剛,輝瑞制藥QC檢驗工程師,從事QC檢驗工作十三年,熟悉各種化學儀器分析。
來源: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