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8-05 08:36
一種新型的用于血管類導管的抗血栓水凝膠材料,正在被用作替換涂層,而應用于各種介入手術之中。
該材料的技術來源于外周靜脈導管(PICC)的應用端。當前的PICC導管,所應用的聚氨酯材料,還是相關涂層技術,已使各類并發癥大大降低,但依舊會發生一些導管外表附著血栓,而導致的各類問題。
由于潛在并發癥的重要性以及急性護理患者的增加,預防或減少導管相關血栓的方法對臨床醫生來說至關重要。
原理性痛點
導管植入血流后不久,血液蛋白和宿主細胞(如血小板)開始沉積在導管表面,導致導管表面及其周圍形成粘附,由于導管所使用的高分子(TPU)多為疏水,因此容易受到非特異性的蛋白質惜福。
因此,涂層、薄膜、表面改性和改性添加劑等技術被應用其中,用來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蛋白質抗性。而這些技術通常是短暫的,非長期血管植入物中蛋白質抵抗的持久解決方案。
正因此,一種新型的由(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的組成的高強度的水凝膠材料,被研發并應用其中。水凝膠本身具有較低的界面張力,提供了一個空間屏障來排斥蛋白質吸附,同時減少其余原料的使用,同時減少了成本。
數據顯示,改種材料平均讓血栓附著減少97%,最高可達99%以上,可以說性能極佳(最右柱狀圖)。
應用優勢
改種材料技術,模仿人體的自然化學反應,以避免異物反應及其相關并發癥。讓人體認為是‘自身’而非外來的導管,從而有可能消除大多數靜脈注射并發癥。臨床數據顯示,該種材料導致的并發癥比標準導管少 6 倍,而體外數據顯示細菌粘附減少了 99.99%。對于患者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更少的感染、更少的住院。
啟發
導管技術的開發,可以說依舊是介入領域的重頭。無論是在機械構造(可控彎,刻痕),有源(傳感器,電極),新材料(水凝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幫助臨床和病患。另一個維度,創新的同時,能減少成本,則是最優的選擇,這里可能涉及材料的成本降低,可能是工藝(工序)的降低等,尤其是國內的集采政策來說,極為適合。
只是材料的創新難度往往較高,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數據,所以整體少一些,這部分可能需要高校等的共同參與。但整體上,針對國內當前的集采和內卷,創新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必須的方向,而能低成本創新,則是最終的歸宿。
來源: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