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4-07-01 08:36
在醫療器械的質量管理體系框架內,CAPA(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是一種關鍵的管理工具,還是提升和維持產品質量的有效策略。
與此同時,藥監局在進行審核時,也將CAPA作為評估的重點內容之一。
本文融合現行法規與檢查要求,對CAPA進行簡明扼要的探討。
No.1 CAPA的相關法規
1). ISO13485和GB/T42061的要求
ISO13485和GB/T42061中8.5.2和8.5.3條款規定:企業應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和潛在原因,以防止不合格品再次發生。
2). QSR 820的要求
美國QSR 820中第100條款規定:每個制造商應建立和保持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程序。
3).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醫療器械企業應當建立糾正/預防措施和程序,確定產生問題的原因和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關問題再次發生。
No.2 CAPA的術語與定義
1). 糾正(Correction)
為消除發現的不合格品或行為所采取的措施。
2). 糾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發生所采取的措施。
3). 預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者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便于理解,舉例說明:
不合格描述:產品尺寸不符合要求。
糾正:產品報廢處理;或返工,直至符合要求。
糾正措施:調整相關加工工藝或工裝,直至產出合格產品,防止該不合格產品再次發生。
預防措施:調整其他類似的所有加工工藝,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No.3 CAPA的體系文件
1). 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公司應按照ISO13485或QSR 820的要求,建立《糾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并保持其有效運行。
ISO13485中“糾正”和“預防”是分成兩個條款的,而QSR 820中“糾正”和“預防”是合并在一起的。
所以,也可以合并成一個文件《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形式上沒有具體的規定。
2). 數據分析程序
公司應使用適宜的統計學方法或工具收集并分析不合格品的數據。
可以是外部的數據,如:客戶投訴、藥監局檢查、客戶審查等。
也可以是內部的數據:如:不合格品報告(NCMR)、內審或管理評審、過程控制數據(SPC)等。
No.4 CAPA的基本流程
CAPA流程或表格的形式上可能有所差別,但至少都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1). CAPA的啟動
根據公司程序文件的規定,確定啟動相應的CAPA。
2). 問題的描述
問題的描述應該包括:
問題的是什么(What)?
什么時候發生的(When)?
在哪發生的(Where)?
誰發現的(Who)?
受影響的范圍或程度是什么(How much)?
總之,問題描述越詳細越好,必要時可以提供圖片、往來郵件、單據等作為證據。
但是,不能有主觀的猜測或結論,只描述客觀事實。
3). 根本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Root Cause)有的比較容易發現。
有的隱藏得比較深,需要組織團隊進行調查分析。
有的問題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
必要時,可以借助于適當的分析方法或工具,如:
5個為什么分析(5 Why),多問幾個為什么,刨根問底,盡可能往深了挖。
魚骨圖:可以從人、機、料、法、環、測等方面逐一分析。
故障樹:利用邏輯因果關系,從上往下逐層剖析。
排除法:這條在實際中應用也比較多,對于無法準確確定原因的情況,通過改變某一個變量,進行逐一排除,直至找到精準的原因。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工具,大家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及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4). 糾正預防措施
根本原因找到后,應該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計劃,需要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制定具體完成的時間進度等。
計劃制定好后,應該按照計劃逐步實施,必要時,公司應配備足夠的資源支持。
必要時,措施中還應該對以前的批次進行追溯和評估。
5). 糾正預防措施的驗證或確認
糾正預防措施應該得到驗證或確認,應評估:
這些措施能否消除根本原因;
這些措施能否涵蓋所有可能受影響的產品或流程;
這些措施是否會產生新的不利影響;
這些措施是否會帶來新的風險等。
經過確認后的措施,應該進行固化,形成標準化流程,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6). CAPA的關閉
措施經過驗證確認有效后,收集匯總數據。
然后提交小組評審,由管理者代表或其他指定管理人員簽字確認,關閉CAPA。
最后,別忘記了隨時更新CAPA清單。
來源:醫研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