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4-05-17 20:40
集菌儀和微生物限度儀共同點:
1、集菌儀和微生物限度檢測儀主要都是用作微生物、細菌之類的吸附、檢查;
2、二者都是采用薄膜過濾法。
集菌儀和微生物限度儀區別:
1、集菌儀是做無菌檢測,微生物限度檢測儀是做有菌檢測。集菌儀上面放反復使用培養器的話是可以做純化水微生物限度的。
2、集菌儀是集菌培養器的配套使用儀器,通過集菌儀的定向蠕動加壓作用,供試品被過濾并在濾器內進行培養,以檢驗供試品是否含菌。集菌儀的作用是檢驗供試品是否含菌的儀器,配套集菌培養器使用。主要用于注射用無菌制劑的無菌檢測,包括抗生素類及含有抑菌的藥品、大輸液、水針劑、滅菌醫療器具、無菌注射用水等。
3、微生物限度檢測儀一般采用不銹鋼金屬材料制成,配有內置或外置隔膜液泵,將供試品注入微生物限度培養器內,通過檢驗儀自帶的隔膜液泵負壓抽濾,將供試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濾膜上,用取膜器取出濾膜,轉移至配置好的固體培養基上,菌面朝上,平貼。蓋上蓋子形成封閉的培養盒,置于相應的恒溫培養箱內培養并計數。
微生物限度儀使用說明
操作規程
實驗準備:取硅膠管一根,將一端套在過濾裝置的出液口,另一端套在收集瓶的進液口(不銹嘴);再取另一根硅膠管,一端套在收集瓶的抽氣端(白色塑料嘴),另一端通過不銹鋼寶塔接頭與真空泵相連。
1、清潔:試驗前,應先將濾杯清洗干凈、晾干、取濾膜浸泡到純化水里3~5min,濾杯及濾膜支撐網消毒備用(可采用火焰滅菌器快速消毒)。
2、放置濾膜:用鑷子夾住濾膜放在抽濾裝置的濾網上。
3、過濾集菌:將其供試品注入過濾杯內,然后啟動真空泵,再打開相應閥門,實施過濾集菌。
4、取出濾膜:供試品過濾集菌結束后(濾膜上沒有水珠),關閉真空泵開關,用無菌鑷子取出密封圈,再用無菌鑷子取出濾膜。
5、放入培養基:將濾膜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菌面朝上平貼,不得有氣泡。相應的液體培養基注入到濾杯內,培養基覆蓋濾膜表面即可。
6、培養:蓋上蓋子放置在生化培養箱及恒溫培養箱中,按規定溫度和時間進行培養,逐日觀察、計數。
7、儀器正常性檢測:取600ml~1200ml純化水,每個濾杯注入100ml純化水,接通真空泵電源,再分別打開相對應的閥門實施抽濾(抽濾時間1~5min為正常范圍),根據速度將準備好的純化水加入濾杯中,純水順暢地從排液口流出,即視為儀器可正常工作。
如果過濾速度過慢或無法過濾,請檢查:
A.管路連接是否漏氣,濾杯密封性是否良好;
B.檢品是否含有較多不溶性的顆粒、懸浮物等;
C.檢查不銹鋼網片是否堵塞,不銹鋼底座出液孔是否堵塞。
若屬其他原因,請與廠家聯系。
8、清洗:儀器長期沒有使用,再次使用前應對管路進行消毒,可采用以下消毒劑:
A.乙醇 B.新潔爾滅 C.甲醛 D.次氯酸溶液。
消毒方法:準備100ml消毒劑、200ml無菌水(不需微孔濾膜);先將100ml消毒劑過濾,保持3~5min,再將200ml無菌水進行過濾,即可完成管路消毒。
注意事項
1.根據供試品性狀來選擇濾膜材質,過濾前后應保證濾膜的完整性;
2.儀器不工作時,請斷電;
3.不能抽濾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強腐蝕等液體;
4.當供試品中含有不溶性的顆粒、懸浮物時,可能導致濾膜堵塞影響過濾,應將供試品進行預處理,除去顆粒或懸浮物;
5.抽濾前,應確保管道密封性良好。
集菌儀使用說明
操作規程
A.取出培養器先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在無菌室內打開塑料包裝袋。
B.將培養器逐個插放在不銹鋼座上。
C.將集菌培養器的彈性軟管裝入智能集菌儀泵頭,要求定位準確,軟管走勢順暢。
D.打開待檢樣品的瓶蓋插針孔并消毒之,(若檢測安瓿樣品,先將安瓿頸部消毒,然后打開并將安瓿)樣品瓶定位。
E.拔去進樣雙芯針管之護套,插入樣品瓶中,開啟集菌儀,實施過濾集菌(應避免雙芯針管進氣,濾膜被藥液浸濕,影響進氣)。
F.完成集菌后,若樣品含抑菌物質,按藥典規范要求適當用沖洗液清洗,清洗方法與集菌過程相同。
G.消毒培養基瓶插針孔處。
H.摘下頂部空氣濾器開口的膠塞,套在培養器底口上,用軟管夾子,依次開閉軟管,開啟集菌儀,將培養基泵入指定的培養器內。
I.用夾片夾閉與培養器連接部的軟管,留下5~6cm軟管,剪除其余部分,并將開口端插在空氣過濾器開口上。
J.分別按規定進行培養。
操作規程
1.每次實驗完成后,用無菌水潤濕無菌抹布,擰干抹布后擦拭機身,避免濺出的液體在機身上蒸發干燥,干燥過程中可能有微生物滋生;同時濺出的液體完全干燥后,形成的“鹽斑”可能腐蝕機身表面。
2.日常對排液槽進行清潔維護,帶出無菌室后倒出內部殘留液體,使用純化水沖洗干凈后懸掛晾干,下次使用前濕熱滅菌后,傳遞進入無菌室使用。
3.每個季度需對集菌儀進行一次深度維護。由于長期的運行,軟管不可避免會脫落碎屑,堆積在集菌儀泵頭內,影響轉輪轉動。
注 : 定期維護的頻次,根據集菌儀實際使用情況來增減。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