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來凱FIC減肥抗體獲批IND。來凱醫藥潛在“first-in-class”ActRIIA單抗LAE102獲FDA臨床許可,擬用于治療肥胖癥患者。LAE102針對參與調控肌肉再生和脂代謝的新靶點ActRIIA,對腫瘤生長、免疫激活、肌肉再生和造血發育等都有調控作用。去年5月,該新藥已獲FDA批準開展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的I/II期臨床。在國內,該新藥用于晚期/轉移性實體瘤的適應癥也獲批臨床許可。
國內藥訊
1.梯瓦偏頭痛新藥III期臨床成功。梯瓦CGRP抑制劑瑞瑪奈珠單抗(Fremanezumab)用于中國成年患者偏頭痛預防性治療的III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和所有次要終點。與安慰劑相比,Fremanezumab治療使患者每月偏頭痛天數顯著減少;且藥物耐受性良好,未出現任何安全信號;詳細結果將在醫學會議上公布。在美國和歐盟,Fremanezumab已獲批用于成年患者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
2.君圣泰代謝調節劑啟動Ⅲ期臨床。君圣泰生物肝-腸抗炎代謝調節劑HTD1801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兩項Ⅲ期臨床,擬評估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HTD1801是該公司首發管線,包含小檗堿和熊去氧膽酸有效成分,擬開發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型糖尿病、高血脂、膽管炎等多個適應癥。在Ⅱa期臨床中,與安慰劑相比,HTD1801(1000mg)顯著減少了患者18周后的肝臟脂肪含量。
3.輝大RNA編輯療法獲兒科RPDD。FDA授予輝大基因公司迷你型dCas13X-RNA堿基編輯器(mxABE)療法兒科罕見病藥物資格(RPDD),用于治療OTOF(otoferlin)基因中Q829X突變相關的兒童聽力損失。這是一種先天性耳聾,由OTOF基因突變導致表達的耳鐵蛋白(otoferlin)功能失常,從而影響聲音刺激信號由耳朵傳向大腦。此前,該產品已獲FDA授予孤兒藥資格。
4.深圳萊芒CAR-T早期臨床積極。深圳萊芒生物代謝增強型CD19 CAR-T產品在 AACR 2024年會上公布了一項研究者發起、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晚期CD19陽性血液瘤患者的臨床試驗(IIT)的積極結果。該臨床試驗首批入組了包括罹患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和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共12例晚期患者,接受極低的給藥劑量治療后,全部患者均獲得完全緩解(CR),并且患者僅經歷輕微的細胞因子風暴(CRS)。
5.元宋溶瘤病毒獲批IND。元宋生物溶瘤病毒產品YSCH-01(重組L-IFN腺病毒注射液)獲CDE批準開展臨床試驗,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包括但不限于頭頸部鱗癌、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等)。YSCH-01利用具有靶向腫瘤雙重調控的溶瘤腺病毒載體攜帶了多功能抗癌的重組免疫抗癌基因L-IFN,已在臨床前多個實體腫瘤研究中顯示出90-100%的抑瘤效果。此前,該新藥已獲FDA批準開展新藥研究。
6.丹碼中美雙報單抗獲批IND。丹碼生物1類生物制品DM919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開展I期試驗,擬評估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的安全性與有效性。DM919是該公司首個管線研發產品,是一款MIC A/B單抗。MIC A/B在癌變、感染、DNA損傷等應激反應中顯著上調,進而激活表達NKG2D的NK細胞、CD8+T細胞來清除表達MICA/B的腫瘤細胞等。去年年底,該新藥已獲得FDA臨床批件。
國際藥訊
1.新型眼科基因療法獲批Ⅲ期臨床。Ocugen公司宣布其新型基因療法OCU400的Ⅲ期臨床IND補充件已獲得FDA批準,即將開展評估用于治療色素性視網膜炎(RP)患者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且無需考慮RP患者的基因突變類型。該療法采用AAV載體,將核激素受體基因NR2E3的功能性拷貝遞送至視網膜中的靶細胞,有助于重置視網膜穩態,具有穩定細胞和挽救光感受器變性的潛力。在歐盟,OCU400已獲得用于治療RP和Leber先天性黑矇(LCA)的孤兒藥資格。
2.Geneos公司癌癥疫苗見刊。Geneos公司基于質粒編碼至多40個腫瘤新抗原的個性化癌癥疫苗GNOS-PV02與PD-1抑制劑派姆單抗聯合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Ⅰ/Ⅱ期臨床成果發表于Nature Medicine期刊上。數據顯示,GNOS-PV02聯合治療在36例經治患者中達到了30.6%的客觀緩解率,包括3例患者完全緩解和8例患者部分緩解。GNOS-PV02聯合治療較派姆單抗單藥治療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緩解(30.6%vs16.9%),且藥物安全性良好。
3.Obsidian公司TIL療法早期臨床積極。Obsidian公司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OBX-115治療黑色素瘤患者的首個人體臨床結果積極。OBX-115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表達與細胞膜結合的IL-15,旨在提高TIL細胞療法的抗癌活性和安全性。數據顯示,OBX-115治療12周后達到了50%的客觀緩解率(ORR)和33%的完全緩解率;疾病控制率(DCR)為100%;6個月時的無進展生存率為67%。此外,藥物安全性良好。
4.Tr1X公司T細胞療法獲批臨床。FDA批準Tr1X公司同種異體調節性T細胞療法TRX103開展首個人體臨床試驗,用于預防HLA不匹配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該公司首個現貨型調節性T細胞療法,擬開發用于治療多種自身免疫和炎癥性疾病。該公司還計劃在2024年第三季度提交TRX103治療難治性克羅恩病的IND。
5.Century公司布局自免病領域管線。Century公司宣布以4500萬美元總交易金額收購Clade公司,并獲得其iPSC來源的NK細胞療法及平臺,增強其在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應用。Century同時也完成6000萬美元融資,以支持其靶向CD19的誘導自然殺傷細胞(iNK)療法CNTY-101開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相關臨床試驗(CALiPSO-1)。目前,CNTY-101也正在臨床試驗(ELiPSE-1)中評估用于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潛力。
6.富士膠片旗下CDMO公司增資擴廠。富士膠片旗下CDMO公司Fujifilm Diosynth 計劃在20億美元基礎上再增資12億美元,以進一步擴建位于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霍利斯普林斯的大型生物制造工廠。該工廠將于2025年正式運營,新投資將使其基地20,000升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總數達到16個,增加了大規模生產能力。預計到2031年,這項投資將新增680個工作崗位。
醫藥熱點
1.北京:每個街道至少建設1個養老服務中心。4月10日,《北京市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管理指引(試行)》發布,要求每個街道(鄉鎮)原則上至少建設1個養老服務中心,建筑面積原則上不少于2000平方米,應包括托養服務區、社區餐廳、老年學堂、醫養服務區和綜合服務區等功能分區。其中,托養服務區床位不少于1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原則上不低于60%,具備條件的可設置失智照護專區;醫養服務區內部可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或引入醫療機構。
2.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ADC園區啟用。近日,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抗體偶聯藥物(ADC)生產園區竣工啟用,旨在依托廣州和大灣區的政策支持和產業資源,加速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進程,打造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卓越中心。該園區占地5.8萬平方米,建設有兩個主要生產車間,前期已建成包括抗體偶聯、超濾純化和無菌灌裝凍干在內的生產線,并配備了ADC專用的QC分析實驗室,以及MST和工藝開發實驗室,以全面支持技術轉移和商業化生產。
3.阿斯利康CEO 2024薪酬2370萬美元。路透社報道:阿斯利康股東批準了2024年的薪酬政策,其中首席執行官(CEO)Pascal Soriot 2024薪酬提高12%至1890萬英鎊(約2370萬美元)。Soriot 2023年薪酬為1685.3萬英鎊(約2103萬美元),主要由于他在創新、股東回報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表現掛鉤的長期激勵。2023年阿斯利康全年營收458億美元,完成了450億美元的預期目標。阿斯利康已成為英國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目前市值為2134.3億美元。
評審動態
1. CDE新藥受理情況(04月13日)
2. FDA新藥獲批情況(北美04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