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中美瑞康漸凍癥siRNA療法報IND。中美瑞康1類化藥“RAG-17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RAG-17是一款靶向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雙鏈小干擾RNA(siRNA),已于去年3月獲得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RAG-17通過靶向SOD1以降低患者的SOD1蛋白表達,已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出能夠顯著延緩發病時間,延長動物的生存時間以及改善其運動功能。
國內藥訊
1.武田2款創新藥中國獲批上市。武田重組抗血友病因子(豬序列)注射用舒索凝血素α(Susoctocog alfa,Obizur)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獲得性血友病A成人患者按需治療和出血事件的控制。Obizur與人序列凝血因子Ⅷ結構相似、序列同源,可替代人FⅧ發揮明顯的止血作用。CDE同日也批準武田另一款創新藥注射用替度格魯肽上市,用于治療短腸綜合征(SBS)成人和1歲及以上兒童患者。
2.傳奇BCMA靶向CAR-T獲EMA支持擴大適應癥。傳奇生物靶向BMCA的CAR-T療法Carvykti(cilta-cel,西達基奧侖賽)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建議批準擴大適應癥范圍,納入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線治療(包括一種免疫調節劑和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的復發和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在III期CARTITUDE-4研究中,Carvykti二線治療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Carvykti單次輸注12個月后,PFS率為85%,總生存(OS)率為92%。
3.易慕峰EpCAM靶向CAR-T美國獲批臨床。易慕峰靶向EpCAM的自體CAR-T細胞注射液IMC001獲FDA臨床許可,即將在美國開展新藥研究,評估用于治療EpCAM表達陽性的晚期消化系統腫瘤(包括但不限于晚期胃癌(GC)/食管胃結合部腺癌(GEJ))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IIT臨床中,IMC001治療的客觀緩解率達到40%。去年9月,FDA已授予IMC001用于治療胃癌的孤兒藥資格。就在本月初,該新藥獲得CDE的臨床批件。
4.恒瑞CD79b靶向ADC獲FDA快速通道資格。恒瑞醫藥靶向CD79b的ADC藥物注射用SHR-A1912獲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線治療的復發/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SHR-A1912可以與表達CD79b的腫瘤細胞特異性結合,經腫瘤細胞內吞后在溶酶體內水解釋放小分子毒素,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SHR-A1912針對B細胞NHL(B-NHL)適應癥此前已在中美獲批臨床,并進入Ⅱ期臨床開發。
5.華奧泰CD73靶向ADC國內報IND。華海藥業旗下華奧泰生物1類生物藥注射用HB0052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HB0052是一款靶向CD73抗原的抗體偶聯藥物,通過抗體阻斷CD73的酶活可解除CD73的免疫抑制功能以達到增強抗腫瘤效果,有望為腫瘤患者、以及PD-1/PD-L1抑制劑治療耐受或無效的患者帶來獲益。去年11月,FDA已批準該新藥在美國開展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的新藥研究。
國際藥訊
1.渤健ALS新藥獲歐盟CHMP推薦批準。渤健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tofersen獲歐洲藥品管理局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推薦批準上市,用于治療超氧化物歧化酶1 (SOD1)突變所致的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患者。Tofersen是首款針對ALS的基因靶向療法,通過與編碼SOD1的mRNA結合,使其被核糖核酸酶降解,從而減少SOD1蛋白的產生。2023年4月,該新藥已被FDA加速批準上市,商品名為Qalsody。
2.PPARδ激動劑肝硬化Ⅲ期臨床見刊NEJM。CymaBay公司潛在“first-in-class”的PPARδ激動劑seladelpar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Ⅲ期研究積極結果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與安慰劑相比,seladelpar治療達到血清堿性磷酸酶(ALP)和膽紅素相關的主要復合終點的患者比例顯著更高(61.7%vs20.0%);兩組恢復ALP正常的患者比例分別為25.0%和0.0%。2月中旬,吉利德已以總額約43億美元收購CymaBay公司并囊獲seladelpar。
3.度普利尤單抗治療COPD獲FDA優先審評。再生元與賽諾菲開發的IL-4/IL-13抑制劑度普利尤單抗(Dupixent)的補充生物制品許可申請(sBLA)獲FDA受理,用于附加維持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FDA同時授予其優先審評資格,PDUFA日期為今年6月27日。在III期研究(BOREAS和NOTUS)中,與安慰劑相比,Dupixent使患者疾病加重顯著減少30%和34%;肺功能的改善持續達52周。
4.諾華鐮狀細胞病藥物在英國撤市。近日,諾華在英國撤回P-選擇素抑制劑Adakveo(crizanlizumab)用于鐮狀細胞病(SCD)患者預防復發性血管阻塞性危象(VOC)或疼痛危象的有條件上市許可。在III期STAND研究中,Adakveo較安慰劑未能降低VOC的發生率。P-選擇素是一種在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表面發現的蛋白質,參與血栓形成或鐮刀細胞病相關疼痛危象。
5.O藥聯合創新TCR療法開展臨床研究。Immunocore公司PRAME/TCR雙特異性蛋白IMC-F106C擬聯合百時美施貴寶PD-1抑制劑Opdivo(nivolumab)開展Ⅲ期臨床(PRISM-MEL-301)研究,評估聯合用藥一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療效與安全性。IMC-F106C可增強病患體內T細胞辨認與毒殺感染或腫瘤細胞的能力。Immunocore公司將負責該項試驗所需款項,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進行首例患者給藥。
6.Frontier公司完成超額C輪融資。Frontier公司宣布完成8000萬美元的超額C輪融資,以用于加速其潛在“first-in-class”KRAS G12C抑制劑FMC-376開展Ⅰ/Ⅱ期PROSPER臨床,評估用于治療KRAS G12C突變癌癥患者的安全性與有效性。FMC-376可同時靶向處于活性(ON)與非活性(OFF)狀態的KRAS蛋白,已在臨床前多種KRAS G12C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胰腺癌和結直腸癌模型以及NSCLC腦轉移模型中顯示出治療潛力。
醫藥熱點
1.中國科學家獲國際血液病學獎項。國際血液與骨髓移植研究中心23日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頒發杰出服務獎,以表彰他創建半相合骨髓移植“北京方案”,為國際血液病學做出杰出貢獻。黃曉軍創建了一系列非體外去T細胞單倍型相合(半相合)骨髓移植關鍵技術,并逐漸發展成基于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的“北京方案”。這一創新療法使接受半相合移植的白血病患者3年生存率從約20%提高到約70%。
2.黃荷鳳院士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2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學召開干部會議,宣布學校干部任命決定:黃荷鳳院士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黃荷鳳院士感謝學校的信任,并對全職回歸母校充滿期待。黃荷鳳院士在臨床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豐富的管理經驗,黃院士的加盟必將進一步提升浙大醫學的綜合實力和國際聲譽。
3.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院區日間手術中心成立。2月20日上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院區日間手術中心揭牌儀式舉行。兒童院區日間手術中心的成立,將兒童院區日間手術的“分散管理模式”變成“集中管理模式”,規范和簡化日間手術的各項流程,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為婦兒中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評審動態
1. CDE新藥受理情況(02月24日)
2. FDA新藥獲批情況(北美0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