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醋酸鈣顆粒的溶化性,本文對醋酸鈣顆粒的制備工藝進行了研究——基于正交試驗L9(3)4選擇乳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等輔料用量,以顆粒的性狀、粒度、溶化性、水分、含量等為綜合考察指標,對醋酸鈣顆粒制備工藝進行優選。確定醋酸鈣顆粒輔料用量為乳糖15%、蔗糖60%、可溶性淀粉15%,顆粒的性狀、粒度、溶化性、水分、含量等各項考察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證明了優選的醋酸鈣顆粒(每袋6?g,規格0.6?g)制備工藝重現性好,為醋酸鈣顆粒的生產提供了參考依據。
顆粒劑,由主藥與適宜輔料混合制成干燥顆粒;具有質量穩定、劑量小、攜帶方便、服用方便的優點,是藥物制劑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劑型之一[1]。醋酸鈣顆粒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如骨質疏松、手足抽搐癥、骨發育不全、佝僂病,以及兒童、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絕經期婦女、老年人鈣的補充。為利用顆粒劑的優點,優化醋酸鈣顆粒的溶化性,本文采用正交試驗對醋酸鈣顆粒的輔料用量和制備工藝進行優選,以下為主要的實驗過程。
1、實驗材料
1.1?設備與儀器
XC600-1S振動篩、TF350無塵粉碎機、CH-100型槽型混合機、YK160搖擺式顆粒機、GR-41型熱風循環烘箱、SBH-100型三維擺動混合機、一號篩、五號篩、燒杯、量筒、錐形瓶、快速水分測定儀、電子天平、滴定管。
1.2??試藥與試液
氫氧化鈉、鈣紫紅素指示劑、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
2、實驗過程
2.1?醋酸鈣顆粒制備
因素水平的確定。醋酸鈣顆粒規格為0.6?g,每袋裝量為6?g,固定原料投料量,調節蔗糖用量,每次實驗1000袋。由原料醋酸鈣,輔料填充劑和矯味劑乳糖,甜味劑和矯味劑蔗糖,稀釋劑和黏合劑可溶性淀粉等制備而成[2-4]。選擇乳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的用量為影響因素,每個因素設3個水平[5]。醋酸鈣顆粒輔料用量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2.2?實驗方法與結果
表2 正交試驗安排及試驗結果
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以顆粒的溶化時間為考察指標。正交試驗安排及結果詳見表2,溶化性方差分析結果詳見表3。
表3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從正交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得知:各因素、水平之間無顯著差異,影響最大的因素為A,即乳糖,其次為蔗糖、可溶性淀粉。影響因素的主次順序為A>B>C。最佳輔料用量為A3B2C3,即乳糖15%,蔗糖60%,可溶性淀粉15%。
2.3?結果分析
根據醋酸鈣顆粒分散均勻性方差分析,固定醋酸鈣顆粒原料醋酸鈣投料量,調節輔料用量最多的蔗糖用量,綜合考慮采用優選的輔料用量,進行醋酸鈣顆粒制備工藝中試驗證。
2.4?醋酸鈣顆粒制備工藝中試驗證
2.4.1?中試驗證方法
按1000袋量進行3次中試驗證。取原料醋酸鈣0.6?kg(按干品計),取輔料乳糖0.9?kg、蔗糖3.6?kg、可溶性淀粉0.9?kg,制備工藝為:醋酸鈣、乳糖分別過60目篩,可溶性淀粉過80目篩,蔗糖進行(80目)粉碎;先將蔗糖粉、可溶性淀粉、乳糖交叉加入槽型混合機,設定混合轉速為24?r/min,混合5?min;再將醋酸鈣加入繼續混合15?min;最后邊攪拌邊加入70%乙醇約670?ml,混合3?min,制成適宜軟材;14目搖擺制粒,干燥溫度60℃,干燥時間3?h,干燥過程每1?h翻料一次,10目搖擺整粒;三維混合總混10?min,總混頻率20?Hz;復合膜袋裝包裝即得中間產品。按中間產品內控質量標準及檢驗操作規程檢驗,以顆粒的性狀、溶化性、水分、含量等為綜合考察指標,對醋酸鈣顆粒進行中試工藝驗證。
2.4.2?顆粒檢查
(1)合格標準
性狀:本品應為白色至淡黃色顆粒;味甜,微澀。
粒度:取顆粒15?g,稱定重量,置規定的藥篩中,保持水平狀態過篩,左右往返邊篩動邊輕扣3?min,稱定重量,計算百分比,不能通過一號篩(10目)和能通過五號篩(80目)的顆粒和粉末總和,不得過10.0%。
溶化性:取顆粒10?g,加熱水200?ml,攪拌5?min,立即觀察,應全部溶化或僅有輕微渾濁。
水分: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取顆粒約6?g,放入快速水分測定儀內,設定烘干溫度為105℃,烘干約6?min,待水分數值穩定后,讀取水分數值。減失的重量不得過1.5%。
含量測定:取醋酸鈣顆粒1.5?g,混合均勻,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0.15 g醋酸鈣),加水100?ml使之溶解,加氫氧化鈉試液15?ml、鈣紫紅素指示劑約0.1?g,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粉紅色變為藍紫色。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7.909?mg的C4H6CaO4。醋酸鈣含量應在11.16%~12.84%范圍內。
圖1 實驗所得醋酸鈣顆粒的性狀
(2)檢查結果
醋酸鈣顆粒綜合性考察指標檢查結果見表4,顆粒性狀如圖1所示,含量滴定液檢查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含量測定對比圖
表4 醋酸鈣顆粒檢查結果
(3)結論
按擬定的醋酸鈣顆粒制備工藝進行3次制粒中試驗證,顆粒的性狀均為白色顆粒,粒度、溶化性、水分、醋酸鈣含量等各項檢查均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檢驗數據重現性好,檢查結果符合規定。
3、結語
本產品研發中,考慮到使用人群中存在嬰幼兒,故沒有添加香精,增加了乳糖為輔料,提高了嬰幼兒的適口性。在化學藥顆粒劑生產中,以蔗糖為主要的輔料,以乙醇為引進行濕法制粒時,得到的顆粒往往比較松散,成品收率較低,在保證溶化性合格的前提下,通過增加可溶性淀粉或適當的粘合劑可提高顆粒的成型性。本試驗中添加可溶性淀粉的工藝較以蔗糖為輔料的工藝,產品收率提高了6.5%,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尚海賓.板藍根無糖顆粒木糖醇制備工藝研究[J].流程工業,2019,(08):68-71.
[2]尚海賓.板藍根無糖顆粒濕法制粒工藝研究[J].機電信息,2015,(02):32-34.
[3]李雅,易麗娟,郭志華.益心泰顆粒成型工藝優化及其吸濕性研究[J].中成藥,2022,44(09):2954-2957.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20年版 四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636、690、823.
[5]邱貞,樊毅,聶偉芬,等.枸杞葉總黃酮膠囊成型工藝的優化[J].中成藥,2021,43(04):858-862.
本文作者靳利利、李麗、趙姍姍、王紅生、楊雙杰,作者均就職于河南諾美藥業有限公司,其中靳利利系本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僅供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