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致熱性是某種化學制劑或其他能產生發熱反應物質的一種特性,致熱性的物質多為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是通過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使其產生并釋放內源性致熱原,引起發熱。
熱原反應是指化學物質或其他物質的不良反應,如微生物成分引起的發熱反應。熱原反應試驗已被要求用于評價直接或間接接觸循環血液和淋巴系統、腦脊液(CSF)和與人體相互作用的產品的安全性。
目前,家兔體內致熱性試驗和體外細菌內毒素試驗已作為評價醫療器械及其材料致熱性的公認方法。家兔熱原試驗是唯一已知的檢測材料介導以及微生物介導的熱原的試驗。
家兔熱原試驗是將一定劑量的供試品,靜脈注入家兔體內,在規定時間內,觀察家兔體溫升高的情況,以判定醫療器械中所含熱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規定。
該方法的優點是,能夠直觀反映熱原引起的升溫過程, 可用于檢查多種熱原物質,如細菌內毒素、病毒、微生物、材料或產品中存在的致熱原性物質等等。但缺點是,僅能給出陰性或陽性結果,無法區分熱原反應是由哪種物質導致的,同時,家兔試驗靈敏度低、使用動物、需要大量試驗樣品。
1、試驗材料制備
醫療器械類,可根據ISO、GB/T第12部分,制備試驗材料/浸提液。
生物制劑、藥品類等,可直接給藥,或參照標準/臨床劑量稀釋后進行給藥。
2、不同標準的熱原試驗對比
3、影響因素
1、環境溫度:實驗室與飼養室溫度盡量保持一致,溫差不得大于 3℃,在實驗過程中,也應避免室溫變化大于 3℃;
2、試驗環境:試驗過程應保持安靜,避免噪音干擾,避免強光照射;
3、基線體溫:動物基線體溫越低,靈敏度越高,應盡量選擇基線體溫較一致的動物;
4、保定裝置:試驗前,家兔應提前進行保定適應,避免固定不當、產生相互干擾;
5、試驗操作:給藥過程中如動物出現劇烈掙扎,應立即停止給藥,待動物穩定后繼續給藥;
6、動物質量:家兔的等級、性別、體重、月齡等因素均會影響試驗結果;
7、不同的材料也可能會引起家兔熱原反應,如:織物、PVC塑料、橡膠、化學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