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總部位于波士頓的公司開發了帶有集成機器學習算法的Dreem 3S 。這種先進的可穿戴頭帶可以捕獲大腦的腦電圖數據,以監測睡眠結構,并幫助診斷睡眠紊亂。
Beacon Biosignals表示,其易于使用的設備使患者能夠輕松參與臨床驗證的基于腦電圖的睡眠監測。通過在家里使用它,患者可以解鎖睡眠生理學的新見解。今年7月,三星電子通過收購Dreem公司的研發(R&D)業務,收購了該平臺。
這類療法的傳統研究要求患者在睡眠實驗室過夜,或者使用不太精確的手腕活動記錄儀。據該公司介紹,Dreem 3S是同類第一款干式腦電圖醫療設備,可以方便地在家中收集數據。患者獨立使用該設備,記錄可持續24小時。
該設備具有六個電極和一個集成的加速度計,用于測量頭部運動和身體位置。一項臨床可用性研究表明,Dreem 3S既能被用戶良好耐受,又能在家庭環境中產生臨床級數據。并且最近發表的一項同行評議研究(Arnal et al. 2020)表明,Dreem 3S達到了類似于PSG測量的分析水平。
并且,Beacon提供了一個可擴展的腦電圖分析平臺,旨在加速神經病學、精神病學和睡眠醫學治療的發展。通過獨特的數據資產和機器學習算法的組合,該平臺可識別和標準化神經生物標志物,以增加藥物開發每個階段的成功概率:
Beacon利用深度學習和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來構建算法,可以比任何單個專家更準確、更可靠地預測專家對腦電圖事件的共識。這使得高分辨率的神經生理數據和新端點的構建成為可能,而這些是MRI、活動成像或基因分析等工具無法捕捉到的。
Beacon超越傳統的睡眠分析來捕捉睡眠生理學的神經基礎。除了從腦電圖中提取黃金標準的睡眠分期算法外,Beacon的人工智能還可以量化睡眠微結構(例如睡眠紡錘波、覺醒等),以解鎖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新生物標志物。
Beacon的Datastore™包括來自數千名無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個體的臨床級腦電圖。這個規范的數據庫加速了疾病特異性神經生物標志物的發現;此外其可以提取自定義隊列,以精確匹配目標患者群體。相關元數據支持識別特定分層的效應,并與其他臨床數據類型開發混合模型。
Beacon Biosignals的分析和機器學習副總裁Alexander Chan表示,Dreem 3S的算法可以減少人為干擾。他說,消除這種對現有臨床工作流程的干擾,可以實現更精確、更準確的見解。
Beacon Biosignals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雅各布•多諾霍(Jacob Donoghue)表示:“縱向腦電圖睡眠數據可能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各種神經和精神疾病的臨床情況。”“我們正在使高保真的夜間大腦活動能夠在患者家中有效地收集,為臨床試驗終點打開了新的大門。”
關于Beacon Biosignals
Beacon由來自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醫學博士和工程師創立,由一個計算平臺的愿景推動,該平臺旨在以前所未有的通量和能力擴展對大型大腦數據集的查詢。公司團隊由機器學習、醫療保健、神經科學和產品開發領域經驗豐富的領導者組成,正在共同構建大腦健康的未來。
Beacon的EEG機器學習平臺支持并加速了新的治療方法,改變了神經、精神或睡眠障礙患者的生活。通過新穎的機器學習算法、腦電圖可穿戴設備、大型臨床腦電圖RWE數據集,以及基于云的科學計算技術的進步,Beacon Biosignals正在改變患者治療腦部疾病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