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試塊介紹
滲透檢測五點試塊,也稱TAM試板,TAM 是英文Testing And Monitoring的縮寫,是ASTM E1417標準中提到的一種已知缺陷試塊, 用于滲透檢測日常系統性能的監測。
TAM試片由不銹鋼制成,一半鍍鉻,另一半表面噴砂處理。鍍鉻區包含五個均勻間隔的“星型”裂紋圖案。這五顆裂紋的大小受到嚴格控制,TAM 試塊主要用于監測滲透檢測整體系統性能的異常,試塊的噴砂部分用于評估殘留熒光背景特性。
上圖:P&W TAM146040 規范要求的裂紋大小
五點試塊校準
在收到新購買的TAM試板后,應針對使用的每個靈敏度級別對每個TAM試板進行初始校準。
此初始校準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每種靈敏度的滲透系統,至少有2個指定的專用TAM 試板,一個工作試塊,一個主試塊。
2. 對使用的每個靈敏度級別,工作試板和主試板應通過未使用的滲透材料進行處理,在適當的照明下將看到的所有可見(裂紋)顯示進行測量并記錄在校準表格上,并在合適的照明下(在黑光下)拍照,照片與試板應保持1:1比例。
3. 實際裂紋尺寸的記錄和照片應由滲透檢測3級人員保存,并能提供給進行系統性能測試的檢查人員參考。
初始校準要檢測到的最小顯示裂紋數量應為:
靈敏度級別 最少顯示數量
中級(2級 ) 3個
高級(3級) 4個
超高(4級) 5個
注1:主試板在ASTM E1417標準中并沒有強制要求,但是實際工作中,當工作試片出現異常時,主試片還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注2:目前ASTM E1417-21 中,已經刪掉不同靈敏度級別對應的最少顯示點數,但是很多航空主要OEM手冊依然保留。
五點試塊的使用
TAM 試塊進行系統性能測試流程:
1. TAM試板在使用前應清潔,干燥,無任何污染物。
2. 從儲存容器中取出試板,如果儲存在溶劑中,則干燥至少十分鐘。如果需要,試板可以放置在烘干箱中,溫度不超過 80 攝氏度。
3. 在適當的黑光下觀察試板是否有殘留的熒光滲透液,并在白光下觀察污垢或污染。如果試板出現污染,應進行徹底清洗。
4. 使用與生產線檢測零件相同的參數處理試板。
5. 將TAM試板顯示與初始校準期間測量的顯示或獲得的照片進行比較。
6. 實際發現的顯示數量應與該滲透系統的TAM試板初始校準期間發現的數量相同。
7. 與初始校準期間進行的原始測量相比,還應觀察亮度變化或裂紋尺寸的明顯減少或增加(+/- 30%)。
8. 應觀察TAM試板的噴砂區域(粗糙面)是否有熒光背景的變化。背景過多可能表明乳化劑濃度不當、乳化劑停留時間短或清洗問題。較低的背景可能表明乳化劑濃度不當、乳化劑停留時間過長或顯像劑應用不當。
9. 如果TAM試板在日常系統性能測試中出現異常,則應通過同一滲透線進行重新清洗和再處理。再處理后,如果試板繼續顯示異常結果,則應使用相同的參數通過相同的系統或生產線處理主試板,并將顯示與主試板初始校準期間獲得的顯示進行比較。
注4:由于沒有兩個試板是相同的 - 主試板不應與工作試板進行比較。所有顯示應與初始校準期間為同一試板獲得的相同顯示進行比較。
如果主試板顯示出可接受的結果,則異常工作試板應送回制造商進行重新處理或丟棄。
如果兩個試板均未通過日常系統性能測試,則滲透檢測3級人員應就原因進行調查,并采取糾正措施,可能需要更換滲透材料和/或重新檢測零件。
五點試塊的維護
每次使用 TAM 試板后,應立即進行后清洗。蒸汽除油或超聲波清洗,如果沒有此類設備,則用異丙醇或酒精擦洗,并浸泡至少一個小時。
如果試板出現滲透液殘留物(在黑光燈下觀察),請在鍍鉻部分噴上一層厚厚的非水性顯像劑,并將其放入80度烘箱中至少 10 分鐘; 取出、冷卻,并在黑光下檢查。重復該過程,直到試板完全清洗干凈。
TAM試板可在每次使用后儲存在溶劑中,以防止裂紋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