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描述
A項目成品分析方法由甲方藥企提供,為HPLC方法。當套用此方法進行中控分析發現原料不出峰,并且反應體系中的一些輔料或者雜質也沒有。反應式如下:
中控圖如下圖,主物質的峰形比較好,原料無法監測。

2、分析與問題解決
分析原料分子結構,無生色團,所以原料在液相紫外檢測器中的響應較弱。看此結構GC應該不錯,隨后用氣相HP-5-20min通用檢測發現峰形較好但有很多雜質峰出現,因此決定中控方法要更換氣相檢測方法。

3、方法考察
由于成品中含有Boc基團,所以進樣口的溫度最高為200℃,隨后更改不同的進樣口溫度,發現溫度升高時(250℃,300℃),RT=5.59min(可能是Boc分解產生的雜質)的峰會增大,降低進樣口溫度時,會汽化不完全,因此選用200℃為進樣口溫度。
圖解(藍色線——300℃,綠色——250℃,紫色——200℃,橙色——180℃)
最終的色譜條件如下:
通過LOQ及溶液穩定性證明該方法可行。當遇到液相無法檢測或檢測不準確時,結合化合物的結構,可首先考慮HP-5或DB-624的通用方法,再微調進樣口的溫度和程序升溫,就可以得到簡單的氣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