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溶劑:已知可致癌且對人和環境有害的溶劑,盡可能避免使用(事實上很多大公司如羅氏等已將這些甚至包括某些二類溶劑打入“黑名單”),如果實在無法避免,殘留量必須控制在規定限度:
苯(2ppm)
四氯化碳(4ppm)
1,2-二氯乙烷(5ppm)(我注意到隆萊還有使用)
1,1-二氯乙烯(8ppm)
1,1,1-三氯乙烷(1500ppm)
二類溶劑:有動物致癌性的溶劑,按每日允許接觸量計算的規定限度如下:
乙腈(410ppm)
氯苯(360ppm)
氯仿(60ppm)(羅氏禁用)
環己烷(3880ppm)
1,2-二氯乙烯(1870ppm)
二氯甲烷(600ppm)
1,2-二甲氧乙烷(100ppm)
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
DMF(880ppm)
二氧六環(380ppm)
2-乙氧基乙醇(160ppm)
乙二醇(620ppm)
甲酰胺(220ppm)
正己烷(290ppm)
甲醇(3000ppm)
乙二醇甲醚(50ppm)
甲丁酮(50ppm)
甲基環己烷(1180ppm)
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硝基甲烷(50ppm)
吡啶(200ppm)
環丁砜(160ppm)
1,2,3,4-四氫化萘(100ppm)
甲苯(890ppm)
1,1,2-三氯乙烯(80ppm)
二甲苯(2170ppm)
三類溶劑:低毒溶劑,限度為≤0.5%,即5000ppm,如我們常用的乙醇、EA、TBME、丙酮、THF、庚烷、異丙醇等
除上述三類溶劑外,還有一些溶劑如我們用過的石油醚、甲基四氫呋喃等尚無毒理資料,必須證明其殘留量的合理性。尤其石油醚,建議今后避免使用,尤其在后道反應最好避免,由于其成分復雜,無法測定準確殘留量。
總之,在工藝開發階段應優先選擇三類溶劑,控制二類溶劑,盡量避免一類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