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海某油田在海管出口處建立了一套旁路式管道內腐蝕監測系統。這套系統的有效應用,可以實現對該海管內腐蝕的全面跟蹤,進而通過多方位的腐蝕監測/檢測數據,調整防腐措施,達到理想的腐蝕防護效果。近期通過對旁路式管道內腐蝕監測系統進行常規維護時發現中、下層掛片附著大量油泥,表面坑蝕嚴重,短節內部油泥淤積嚴重。
本文通過現場掛片腐蝕及宏觀形貌分析、旁路短節內壁宏觀形貌分析、旁路腐蝕產物分析等手段,分析海管旁路腐蝕原因,確保內腐蝕防護措施有效性,對保證海管的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1、現場掛片腐蝕及宏觀形貌分析
本次拆卸三層式腐蝕掛片,上層腐蝕掛片表面附著少量油泥,擦去油泥能看到金屬光澤,有輕微的腐蝕痕跡;中層和下層掛片附著大量油泥,表面坑蝕嚴重,底部有嚴重的沉積物腐蝕和沖刷腐蝕。
圖1 海管旁路三層腐蝕掛片
從腐蝕掛片清洗后的圖片可以看出,上層和中層掛片以局部腐蝕為主,有明顯沖刷腐蝕和坑蝕,腐蝕嚴重,下層掛片上部局部腐蝕嚴重,有較大的腐蝕坑,掛片側面流體沖刷腐蝕嚴重,同時下層掛片下部沉積物下腐蝕,缺失較多,腐蝕嚴重。
圖2 三層式腐蝕掛片清洗后照片
根據Q/HS 2064-2011標準,從表1可以看出,海管旁路三層掛片上層腐蝕速率在0.0235mm/a,屬于輕度腐蝕,中層掛片腐蝕速率0.036mm/a,屬于中度腐蝕,下層掛片腐蝕速率0.477mm/a,屬于嚴重腐蝕。
表1 海管旁路腐蝕掛片信息列表
2、旁路短節內壁宏觀形貌分析
用梁卡在上部甲板固定為吊點,短節兩邊運用葫蘆吊帶固定,拆掉短節兩端的法蘭,采用手動葫蘆把短節吊離旁路系統,觀察到短節內部的油泥淤積嚴重。因本次清理旁路短節距上次清理時間相隔4個月,該周期內通球優化,沉積物淤積量較上次明顯減少,但油泥淤積覆蓋區化學藥劑無法發揮殺菌、緩蝕作用,伴隨硫酸鹽還原菌大量滋生,下層掛片在沉積物下腐蝕依然嚴重。
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短節底部有大量的油泥淤積,將沉積油泥淤積物進行清理,可以看到法蘭內壁無坑蝕。該法蘭為一體化制造,法蘭與球閥部分焊接而成,焊縫極小,未觀察到焊縫處有點蝕或坑蝕情況。
圖3 短節拆除清理前情況
圖4 短節拆除清理油污后上下游法蘭情況
從圖5和圖6可以看出:進液端環焊縫位置出現坑蝕,沉積物下局部腐蝕影響較大。本次坑蝕區域腐蝕坑深未增加,出現坑蝕點增多,坑蝕面積擴大。
圖5 進液端腐蝕位置分布情況
圖6 進液端最大坑蝕點狀態
從圖7和圖8可以看出,出液端坑蝕分布情況與進液端基本一致,補焊部分當前狀態良好,無明顯變化,但焊縫前后坑蝕面積擴大,可能是由于補焊凸起,前后形成渦流,沖刷加劇。
圖7 出液端腐蝕位置分布情況
圖8 海管短節出液端最大坑蝕點狀態
3、旁路腐蝕產物分析
將現場取回的旁路短節沉積物進行EDS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沉積物的主要元素為Fe和O。
表2 沉積物EDS測試結果(質量分數)
將現場取回的旁路短節沉積物進行XRD分析。由表3可知,樣品主要物相是Fe2O3和Fe的氧化物,說明當前短節沉積物主要無機成分為金屬鐵腐蝕產物。
表3 沉積物主要組分檢測結果
4、總 結
(1)現場腐蝕掛片清洗后有明顯坑蝕,其中下層掛片腐蝕尤為嚴重,海管旁路短節拆出后油泥淤積物量較大,短節進液端、出液端環焊縫位置出現坑蝕,建議加強控制沉積物淤積量及淤積時間,避免因長期淤積產生的嚴重坑蝕。
(2)建議加強通球作業。通球過程中,緩蝕劑、殺菌劑加大注入濃度,延長藥劑的注入時間。通球后管道內壁與化學藥劑接觸情況最好,預膜情況最佳,可實現對管壁的有效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