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富含油脂,是人日常飲食生活必需品。植物油盛裝器皿通常為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而這些器皿可能有含錫組分,如塑料制品中的有機錫穩定劑(正辛基錫、硫醇丁基錫、硫醇辛基錫和硫醇甲基錫等)和玻璃制品涂層中的無機錫組分(二價錫和四價錫)。植物油在儲存過程中,這些含錫組分可能遷移到植物油中,產生錫污染。有機錫作為內分泌干擾物,長期攝入會損害代謝、神經、免疫、呼吸和生殖系統,對器官和組織造成損傷。吸入無機錫會誘發塵肺,而攝入無機錫可引發胃腸效應。雖然無機錫在消化道中的毒性及吸收率均較低,但其吸收率可能受其他物質影響而增加。由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可知,體重60kg的成年人每日錫的攝入量應低于120mg,每周錫的攝入量應低于14mg·kg-1。為保障人飲食安全,有必要測定食用植物油中的錫含量,但是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針對有機錫含量的檢測,國內尚無無機錫對應的標準和文獻報道。本工作以無機錫為目標物,采用鹽酸和曲拉通的混合溶液提取植物油樣品中的無機錫,離心破乳后,采用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1、試驗部分
取少量食用植物油樣品于離心管中,加入提取劑(含0.1%曲拉通的30%鹽酸溶液),然后渦旋,使上述溶液充分混勻并形成乳濁液。之后水浴加熱,取下冷卻至室溫后離心。棄去上層有機相,吸取少量下層水相于比色管中,加入少量預還原劑,并補加適量鹽酸,用水稀釋至刻度,使鹽酸體積分數達到3%,上機測定。同法制備樣品空白。
2、結果與討論
2.1 前處理條件的選擇
曲拉通的質量分數較低時,乳化不完全,提取效果較差;曲拉通的質量分數較高時,會在進樣管路中產生大量氣泡,使測定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因此,需要對曲拉通的質量分數進行優化。根據結果,當曲拉通質量分數為0.1%時,試驗效果最佳,穩定性較高,故選擇此質量分數的曲拉通配制提取劑。以加標玉米油樣品為檢測對象,考察了鹽酸不同體積分數時對無機錫回收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30%鹽酸所得的無機錫回收率較高,因此試驗選擇該體積分數的鹽酸配制提取劑。
以加標玉米油樣品為檢測對象,考察了不同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對無機錫回收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加熱溫度為90℃時無機錫的回收率較高;加熱時間在45,60min時無機錫的回收率高于其他時間的,且二者回收率無顯著區別。因此,試驗選擇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分別為90℃和45min。
以加標玉米油樣品為檢測對象,考察了不同的取樣量對無機錫回收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無機錫的回收率隨取樣量的增加逐漸降低,取樣量為1,2g時的回收率相差不明顯;取樣量大于2g時,回收率顯著降低。為充分富集樣品中的無機錫,試驗選擇的取樣量為2g。
2.2 上機前樣品溶液中鹽酸體積分數的選擇
向比色管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鹽酸,再加入適量錫標準溶液及預還原劑,用0.01%曲拉通溶液稀釋,配制成不同體積分數的鹽酸,而錫質量濃度均相同的5種錫標準溶液,每種標準溶液各配制6份,計算回收率和測定值的RSD,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體積分數鹽酸所得無機錫回收率結果(n=6)
由表1可知,當鹽酸體積分數為3%時,無機錫的回收率較高。因此,試驗選擇在上機前將樣品溶液中鹽酸體積分數調整為3%。
2.3 載流鹽酸溶液體積分數的選擇
以錫標準溶液系列為檢測對象,試驗考察了載流鹽酸溶液不同體積分數時對錫標準曲線以及錫測定的影響。結果顯示,當鹽酸溶液體積分數為1%時,標準曲線不成線性;當鹽酸溶液體積分數大于1%時,標準曲線均成線性,且相關系數均大于0.9990,但錫熒光強度在鹽酸溶液體積分數為3%時較大。因此,試驗選擇的載流為3%鹽酸溶液。
2.4 標準曲線與檢出限
按照試驗方法測定錫標準溶液系列,以錫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其對應的熒光強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顯示,標準曲線均在一定的線性范圍,相關系數為0.9997。
按照試驗方法制備11份樣品空白并上機測定,以3倍標準偏差(s)計算檢出限,所得結果為0.3μg·L-1。
2.5 精密度和回收試驗
按照試驗方法分析玉米油樣品,未檢出無機錫。對該樣品進行低、中、高等3個濃度水平的加標回收試驗,每個濃度水平平行測定6次,計算回收率和測定值的RSD。根據3個濃度水平下的回收率和測定值的RSD,說明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均較好。
2.6 樣品分析
在實驗室現存的食品風險監測樣品中挑選兩個不同品牌玉米油和花生油作為待測樣品,每種樣品各選兩個批次進行測定。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均未檢出無機錫。隨機購買2種市售食用菜籽油和茶籽油樣品,按照試驗方法分析,也均未檢出無機錫。
3、結論
本工作提出了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植物油中無機錫含量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便、耗時短、對環境污染小、檢出限低、精密度好,彌補了暫無國家標準方法檢測食用植物油中無機錫的空白,對開展食用油中無機錫監測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