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掃描量熱法(DSC)通常用于評估聚合物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熔點、玻璃化轉變溫度和熱分解溫度。但是,當使用標準DSC測量時,如果在同一溫度范圍內發生多種熱現象,則峰和位移可能會重疊,進而導致對個別樣品的分析具有不確定性。
使用溫度調制DSC(TM-DSC)成為一種替代方法,該技術通過在恒定溫度升高下的疊加調制,能夠通過溫度控制來獲取標準DSC無法獲得的信息。在本文中,使用Shimadzu DSC-60 Plus的溫度調節功能評估了幾種代表性聚合物材料的熱特性。
當采用TM-DSC時,溫度控制是通過將小幅度調制疊加在恒定的溫度升高上來進行的(圖1)。圖2說明了可以獲取的數據類型,這些結果可以使用LabSolutions™的溫度調節DSC分析程序進行處理。除了標準DSC提供的總熱流量外,TA有助于獲取可逆熱流(對應于比熱的變化)和不可逆熱流(對應于吸熱和產生熱量)。
圖1. TM-DSC中的溫度控制
圖2. PET的TM-DSC曲線
圖3顯示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TM-DSC測量結果的分析結果,在相同的溫度范圍內會發生比熱的變化以及吸熱的變化。在該特定測量中,加熱速率為2°C/分鐘,調制幅度為0.2°C,調制周期為40秒。
圖3. PET的TM-DSC測量分析結果
在總熱流(對應于標準DSC曲線)中,焓松弛和玻璃化轉變溫度在75°C左右重疊。然而,在TM-DSC測量中,可以在可逆熱流中看到由玻璃化轉變引起的基線位移,而在不可逆熱流中可以看到由于焓松弛引起的吸熱峰。
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用溫度調制技術分別識別上述兩種不同的現象。僅在不可逆的熱流中可以看到在117°C附近出現的放熱峰(結晶的結果),并且在231°C附近也出現了放熱峰。因此,可以假定重結晶和熔化同時發生。
2、尼龍6的熔融特性行為
熔融后,以-30℃/分鐘的冷卻速度對尼龍6的樣品進行熱處理。以2℃/分鐘的加熱速率,80秒的調制周期和0.5℃的調制幅度進行TM-DSC測量。圖4顯示了此分析的結果。
圖4.尼龍6的TM-DSC測量分析結果
尼龍6由于其熱力學亞穩態而為結晶聚合物。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當以緩慢的加熱速率加熱樣品時,在熔化導致的吸熱峰之前,可以看到由于重結晶導致的放熱峰的重疊(在193°C左右)。
在可逆熱流中可以看到由于總熱流中的熔化(接近222°C)引起的吸熱峰,而在不可逆熱流中可以看到由于結晶引起的放熱峰。TM-DSC測量允許與吸熱峰重疊的放熱峰被分離。
3、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測量
進一步使用TM-DSC對環氧樹脂基膠粘劑進行了測試,如果將兩種成分混合在一起,它們會隨時間變硬。圖5和圖6顯示了兩個樣品的測量結果,其中室溫下的固化時間分別更改為4.5小時和42小時。
圖5.環氧樹脂基膠粘劑的TM-DSC測量分析結果(固化:4.5小時)
圖6. TM-DSC測量基于環氧樹脂的膠粘劑的分析結果(固化:42小時)
這些測量是以3.5°C/分鐘的加熱速率、60秒的調制周期和0.5°C的調制幅度實施的。通過檢查總熱流,可以在圖5中看到在-19°C附近發生玻璃化轉變。這表明固化時間短(4.5小時),但在圖6中約32°C時固化時間很長(42小時)。
由固化引起的放熱峰的大小也出現縮小(圖5)。因此,隨著固化的進行可以測量得到:玻璃化轉變向較高溫度的位移、熱量降低的條件,以及DSC固化產生的熱量(總熱流)。
與之相反,由于硬化而導致的玻璃化轉變和放熱峰很難在總熱流中識別出來,因為它們彼此之間非常接近,如圖6顯示。這些可在不可逆和可逆熱流中輕松識別,但是,由于固化引起的放熱峰與不可逆曲線分離,而與玻璃化轉變有關的基線位移與不可逆曲線分離。
回到玻璃化轉變,在圖5和圖6中,焓變弛引起的吸熱峰和玻璃化轉變導致基線位移在總熱流中重疊,可以看出它們是不可逆的。在圖5中,由于其非常細微的變化,在標準DSC(總熱流)中可能忽略了焓松弛。
總而言之,當分析樣品數據的復雜變化(例如同時發生的反應和轉變)時,與標準DSC相比,溫度調節DSC可以獲取更多和更加精確信息和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