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5-22 22:49
全球每年有超過 200 萬的腎臟疾病患者需要通過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動靜脈內瘺(AVF)是透析病人的“生命通道”,動靜脈內瘺創建手術是血液透析病人創建血管透析通路維持生命的金標準,臨床 上沿用了數十年,保守估計全球每年動靜脈內瘺創建手術超過 50 萬 例。但動靜脈內瘺術后失敗率也較高,約有一半的病人在術后 1 年內因血管狹窄、頻繁堵塞等原因需要重新進行該手術。
據統計,動靜脈內瘺早期失功發生率約40%。 失敗通常是由于吻合口周圍的湍流模式turbulent flow 引起血栓形成。
動靜脈內瘺后期的失功與靜脈高壓和血管壁張力有關。這些動脈壓力引起內膜增厚,稱為內膜增生,隨后導致管腔狹窄。Dember等人2008報告在造瘺后120-150天,動靜脈內瘺失敗率53.4%。
以色列的Laminate Medical Technologies開發首款血管外支架VasQ,用于提高靜脈內瘺術后成功率。根據Laminate Medical Technologies最新研究顯示:植入VasQ后,90%的動靜脈內瘺可以用于透析(平均時間為41天),84%的瘺管在36個月內保持二次通暢。可以看出有了血管外支架,透析病人的“生命通道”建立變得可靠。
但是VasQ也存在缺陷,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一旦靜脈動脈化,血管外支架存在就變得多余。而VasQ由鎳鈦合金制成,不可吸收,除非手術取出否則將終生存在患者體內。
除此之外VasQ規格型號都是固定,意味患者只能選擇最接近符合要求的支架,無法根據自身狀況定制。
為了解決問題,美國公司venostent開發一款可吸收的血管外支架---SelfWrap。SelfWrap目前主要用于動靜脈內瘺成形術,未來SelfWrap還可以用于各類動脈旁路移植手術。最近SelfWrap還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設備”稱號。
SelfWrap
SelfWrap是一種多孔、可生物吸收的記憶性聚合物支架,可為靜脈移植提供支撐,幫助靜脈動脈化。
SelfWrap特點
生物可吸收
材料在提供機械支撐后被身體吸收,無異物殘留。
個性化定制
3D打印,允許每位患者個性化定制。
易于操作
術中易于部署。
SelfWrap旨在通過提供機械支持和促進靜脈向外生長,減少這一關鍵界面處的靜脈塌陷。
細胞向外生長而不是向內生長
保持高血流量
更少的手術,更少的人工血管依賴
降低死亡率
SelfWrap已經在南美已經開啟FIM研究,初步研究數據讓研究團隊已經看到了非常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性能信號,這表明使用SelfWrap治療腎病患者時,可能會取得更大的臨床效果和生活質量改善。
來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