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4-22 05:38
無菌配方設計有兩種基本的劑型表現,即溶液或混懸液。復水的凍干粉末可以生產成溶液或混懸液。混懸液可以是粉末、微粒或脂質體的形式。
藥品開發項目的初步活動是從對關于所選藥物的藥用與分析參數和品質的權威文獻書籍(如中國藥典、美國藥典、英國藥典、歐洲藥典、Merck、Martindale等)在活性成分和潛在配方設計的物理與化學及微生物方面都經過徹底的評審,並對專利權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主要針對產品與使用專利方面。無菌注射劑的研發需要四個關鍵的決定,即選擇:原研藥(RLD)、活性材料(來源/供應)、非活性成分(來源/供應)、容器-密封系統(與原研藥一樣)。
一、原研藥(RLD):
從市面上獲得如品名與澄明度、包裝規格(最小;中等和最大的包裝規格、容器-密封系統(玻璃、塑料[高密 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丙烯]包裝下)的產品說明信息。
二、活性材料:
根據設置的標準來選擇活性原料藥,準確選擇活性成分非常關鍵和耗時。關鍵的選擇參數包括:
1.分析概況—在常規和嚴格條件下,與 RLD 相似。
2. 雜質圖—在常規和嚴格條件下,與RLD 相似。
3. 批準的活性成分供應商必須要符合法規文件要求。
4. 各批次的活性原料標準必須保持 一致性。(不是研發批或來自供應商的非商業批)
5. 供應商在接下來的 5 年內能夠提供類似于實際關鍵批中的使用標準的原料,獲取活性原料的潛在供應商。要求潛在的供應商提供樣品。但要小心所收到的活性原料樣品無一例外地代表著同一個生產批次,并非來自于試驗批,試驗批樣品的標準、物理(溶解性)與化學(雜質概況)性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一旦確定了合適的活性原料供應商,應訂購足量的材料,先全面分析檢驗供應商樣品,然后開始進行初步的配方設計前研發。按照官方藥典專論(或藥典論壇的方法)中的方法與分析研發實驗室一起進行化學評估,如果沒有官方專論,可以采用供應商的檢驗方法或者以供應商提供的方法與標準為基礎經過改良的內控分析方法進行活性原料樣品測試。
著手對已批準供應商的活性原材料進行分析評估,并以綜合的分析研發報告作為最終結果。
1.評估的標準物理參數有:品名與外觀 、溶液的顏色與澄明度、不同 pH 點的溶解性、微粒限度、細菌內毒素評估、無菌評估等。
2. 化學特征:揮發性有機雜質(OVI)測試、雜質概況、旋光度(若有關)、對映體純度(若有關)等。
3.原材料供應商的評估:DMF 實用性、符合官方藥典專論要求、雜質概況與穩定性概況、承諾保持書面的物理/化學標準、非專利侵權的聲明等。
三、非活性成分:
仿制無菌注射劑的產品配方必須含有與無菌劑型中規定的原研藥關鍵的一樣的等量或類似數量的相同非活性成分。產品配方中非活性成分的濃度(即數量)不能高于以前批準的給藥途徑相同的藥品的最高濃度。
為了減少或避免發生長期穩定性、溶出度(在凍干混懸液中)和變質等問題,根據既定的賦形劑范圍來選擇大家公認的賦形劑生產商非常重要。所以說,非活性成分的來源和供應是極為重要的。
四、容器密封系統:
藥品的容器密封系統的材料成分必須類似于原研藥的容器密封系統。在貯存和用戶-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容器-膠塞-密封件系統對藥物的保持程度必須是能夠防止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方面發生改變。
通過系列小規模試驗進行配方開發涉及到對配方組成容器/膠塞(西林瓶)和無菌灌裝或凍干工藝及其物理特性與復水制劑進行評估。
適當工藝的選擇步驟包括:評估合適的無熱原的非腸道級賦形劑、采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60℃的影響性測定賦形劑的兼容性、評估合適的粘度/抗氧化劑/防腐劑或防腐劑組合(配方需要)、測定目標 pH 值和最終的比重、測定目標粘度情況、采用過濾-凍干法進行生產。
混懸液的物理特性:稀釋的比率(甘露醇等)、微粒分布。
復水注射劑中混懸液的物理特性(在整個建議使用期內檢查):溶液的顏色與澄明度、粘性(流變能力)、pH 值和比重、復水時間、凍干粉的水分、可提供的容積。已包裝無菌產品的化學特性:含量分析與降解產物、雜質概況、防腐劑功效、微粒、無菌性與細菌內毒素檢驗。
工藝優化是對生產工藝進行微調并對配方或工藝進行較小調整的過程。工藝優化應在較大批量上進行,以便能夠提出放大規模生產中的潛在問題,因為在較大型的生產設備下使用相同的操作原理會產生這些問題。
在生產過程中,溶解過程和無菌灌裝參數的微調一般應包括:溫度(即,在生產過程中工藝溫度上升/下降)、pH 值(在生產過程中進行調整)、混合時間/速度和總混、最后的冷卻溫度+最終比重、根據濾器速度來選擇預過濾器/過濾器(例如,0.8/0.45µ – 0.22µ)、過濾,確定過濾介質去除活性藥物(吸附)的效果、無菌灌裝之前的儲存時間 – 對微生物環境的影響、溶液的澄明度與顏色(標準)、確認粘性/pH 范圍限度、預過濾的生物負載值、穩定性概況的初步評估。
生產工藝確認批是為了檢測生產批量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會出現的任何問題,從而能夠在生產關鍵批之前及時地解決。工藝確認小組與和生產人員應對配方與工藝指令進行討論,確定最佳的批量,然后明確評估所需的關鍵加工步驟和檢驗參數。執行關鍵批之前,要最終確定經驗證的全面穩定性指示含量分析與雜質概況。分析方法需經過授權并且在實際的關鍵批生產日期之前進行簽字。
研發工藝僅確定配方、生產工藝、產品標準和所使用的設備類型的穩定性或牢固性。關鍵批和驗證批則證明并檢驗整個藥品和工藝的一致性。在關鍵批開始之前,完成所有的產品標準、規程及驗證。在進行關鍵批總結時(包括清潔方案)結束主要的研發。
來源:制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