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2-26 04:11
一場疫情,促進了很多產業升級。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基建、移動出行、5G通信等熱詞,大健康產業也正在迎來井噴式的增長需求。
得益于大健康產業發展以及疫情期間需求增長,醫療器械等大健康細分領域均表現良好。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業行業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16.8%。作為醫療器械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耗材的發展也引發了新一輪的關注。
醫療耗材行業中哪些細分產品正面臨高速發展?相關的醫療耗材原材料應該如何選擇?醫療耗材從化學表征到毒理評估的意義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訪問了歐美中英認證、注冊毒理學家張樂帥教授。
中值醫療耗材迎來春天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高值醫療耗材和低值醫療耗材,并能立即說出一些各自的代表產品。如,以心臟支架、人工關節、封堵器等為代表的植入材料、人工器官類以及介入器材類屬于高值醫療耗材。而輸液器、注射器、脫脂棉球與紗布等屬于低值耗材。
從總體上看,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總體將保持持續增長,預計2026年,我國高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將達3356億元,但受集中采購、進口替代等因素影響,增速將逐年趨緩。相比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因應用廣泛,同時受益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需求的增長,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圖源:網絡
不過,在低值和高值耗材之間,似乎缺了一類耗材。張樂帥教授在采訪中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值耗材”的說法:“我所說的中值醫療耗材,主要指健康人可使用、病人可自理的一些產品,如隱形眼鏡、醫美產品、自理給藥系統、自控注射/鎮痛泵、移液槍頭等,其單品價格在200-2000元不等,工藝質量通常為十萬級潔凈間。由于操作簡單,價格也不會極端昂貴,一般人即可使用,即使不小心弄壞了,也不會產生大的風險和損失。”
中值醫療耗材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很大程度上脫離了醫院這個固定的使用環境。張樂帥教授認為,消費者市場目前存在大量的中值醫療耗材購買和使用需求,他甚至認為,我們的日用品都可以實現網絡購買,為什么一些中值醫療耗材不可以呢?
張樂帥教授的看法也可以從數據層面得到一些支持。根據國家藥監局披露的數據,全國進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的備案數量從2020年10月的2萬個,飆升到2021年11月的7.3萬個。 第三方醫療器械的網絡平臺備案數量在2020年12月底的209個躍升到347個,增長率是近兩年之最。短短一年之內,醫療器械仿佛著了魔一般,都想搬到網上賣。而張樂帥眼中的中值醫療耗材,無疑正成為醫療器械網絡平臺的寵兒。
這種局勢下,國家醫保局調整監管規則,已經成為緊跟市場的及時有效動作。
材料和加工技術賦能醫療耗材行業
近年來,臨床醫學、材料、生物、機械加工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日益活躍,不斷助力高值醫用耗材行業跨越式發展。如3D打印、新材料、生物再生、計算機輔助等技術的發展,將助力醫用耗材行業向高質量邁進。
據介紹,醫療耗材涉及的材料類型非常廣泛,主要有聚合物、金屬、陶瓷及含有金屬、陶瓷、聚合物的多種類型材料的復合型材料。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聚合物材質上,會發現聚合物又可以細分為商品化聚合物(以PE、PP、PVC、ABS等為典型代表)、工程化聚合物(包括PET、PBT、 PA、PC、PDMS等)和高性能聚合物(包括聚酮、聚砜、聚芳酸鹽、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等)。
“每種材料都有其優勢和適合的領域,”張樂帥解釋道,“商品化聚合物的優勢在于價格較便宜,可以大量應用在簡單的流體容器、管道、注射器、設備外殼、口罩等領域;相較于商業化樹脂,工程化聚合物提高了耐熱性、耐磨性、耐電性和耐溶劑性,具有更高的熔點和/或玻璃化轉變溫度,其用途相對更為寬廣,如PET可用于器械包裝材料和具有束縛力的彈性繃帶、PA 6/66用于足下垂矯正器和康復輪椅,等等;高性能聚合物具有高強度、高熔點、高玻璃化轉變溫度、良好生物相容性、電隔絕性、低摩擦表面等優勢,在骨科和脊柱植入物,以及外部設備中的泵、活塞、密封件等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然而,醫療耗材的生產商在實際選擇材料時并不能僅僅從材料本身的性能考慮,還要考慮其他諸多因素。張樂帥提出了比較有指導意義的12條材料選擇原則,分別從機械性能、表面特征、物理特性、化學特性、流變特性、生物相容性、顏色感覺、耗材開發商、組件生產商、注冊地產商、性價比值等角度綜合考量。
從醫療耗材加工的角度來講,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制度)為近年來的醫療器械(含醫療耗材)行業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該制度將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分離,符合條件的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可以單獨申請醫療器械注冊證,有利于激發醫療器械創新人才的積極性,使其專注于產品研發。同時MAH制度將生產委托給有資質和生產能力的企業進行,也抑制了醫療器械行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快了創新產品的上市步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技術。3D打印以其自身精準度高、個性化和復雜成型等特點,受到醫療耗材領域的高度關注,甚至與醫療耗材一次性、量身定做等要求相符合。個性化手術工具、醫療護具、矯正器、個性化植入物等則是3D打印在醫療耗材領域的成功應用。
例如,在骨外科中,骨病損狀態通常是千差萬別的,因此用干骨缺損修復的植入物也只能是個體化的。3D打印除了用于骨科,在整復外科、口腔科、眼科也能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醫療耗材的風險評估準則在改變
在過去的幾十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療耗材為臨床患者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因其與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引起的潛在生物學風險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張樂帥透露,這些生物學風險和醫療耗材生產用的原料和相關步驟密不可分。從前端的單體聚合、添加劑的使用、醫療耗材的成型,到后端組件的滅菌與裝配,最終形成具有功能的終端醫療耗材,在整個生產鏈條中有多個環節都有可能產生的新老物質,如原料自帶的殘留單體、溶劑、引發劑、抗氧化劑、低聚物、降解物、藥物雜質等,增韌劑、增塑劑、顏色劑、脫模劑等添加劑的使用,組件包裝過程中中的耗材內部物質相互作用,滅菌方式導致的材料降解、產生的新雜質、極端的運輸條件下產生的新雜質、存儲過程中產生的新雜質,等等。
“過去,醫療耗材在臨床試驗之前,會通過動物試驗來驗證其安全性。現在這個理念已經發生了一些轉變,自從ISO10993-1:2018推出以后,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新版GB16886-1采標的落地。”張樂帥教授分享道。
這意味著,考慮醫療耗材潛在的生物學風險,并不需要針對所有風險點都開展生物學測試,還可通過“評價”的方式開展物理/化學表征及毒理學風險評估、基于已有的臨床應用歷史和人體接觸數據對醫療耗材的生物學風險進行評估。在近年來更新的ISO 10993-1:2018應用指南中,強調了通過化學表征測試和毒理學風險評估進行生物學評價的思路,不僅可以豁免不必要的生物相容性測試及避免人力、物力和動物資源的浪費,還可以基于已有的研究數據更加充分地評估器械(尤其是持久性植入的高風險類器械)中潛在的生物安全性風險(如慢性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等),從而優化生物學測試方案,最終達到安全性評價的目的。
“我個人認為醫療耗材行業要特別重視ISO 10993-1:2018標準,雖然目前它還沒有正式轉化成GB/T 16886.1:2011,但我認為未來對于醫療耗材,尤其是高值醫療耗材意義重大,從化學表征到理化表征,到瀝濾物的提取分析、后期的毒理評估,ISO 10993-1:2018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樂帥教授說道。
寫在最后
曾經/現在的生物學評價方式主要考慮醫療耗材如何與身體接觸、它們在體內暴露時持續的時間,由此進行常規體內外生物測試并得到給客戶的測試報告。而這是遠遠不夠的。
未來已來!可以預見的是,人們一定會對醫療耗材風險評估、生物評價、化學表征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前被忽略的最終產品所用的原料與助劑特征、加工工藝與雜質情況、表面內部形態結構、可瀝濾物成份以及降解過程與降解物都將成為其中的重要考慮。
來源:榮格塑料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