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1-14 20:37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無菌醫療器械》(2015年第101號)要求應當按照醫療器械相關行業標準要求對潔凈室(區)的塵粒、浮游菌或沉降菌等進行定期檢(監)測。微生物監測是保證潔凈實驗室潔凈度達標的重要指標,其內容包括非生物活性的空氣懸浮粒子數及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監測。
研究表明,單一微生物本身并不能獨立存在于空氣中,他們要么以菌團形式存在,要么必須附著于無活性的塵埃粒子(尤其是直徑大于0.5 μm的粒子)之上。因此潔凈室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數量和分布情況與潔凈室的潔凈度有很大的關系,需有效的控制和準確地監測潔凈室中懸浮粒子的數量及其分布,實時掌握潔凈室的潔凈程度,才能有效的控制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
目前我國關于懸浮粒子監測方法為: GB/T 16292-2010 醫藥工業潔凈室( 區) 懸浮粒子的測試方法,下面將對該方法進行介紹。
一、相關術語
潔凈室(區):對塵粒及微生物污染規定需進行環境控制的房間或區域。其建筑結構,裝備及其使用均具有減少對該區域內污染源的介入、產生和滯留的功能。其他相關參數諸如:溫度、濕度、壓力也有必要控制。
懸浮粒子:用于空氣潔凈度分級的空氣懸浮粒子尺寸范圍在0.1 μm~1 000 μm 的固體和液體粒子。對于懸浮粒子計數測量儀,一個微粒球的面積或體積產生一個響應值,不同的響應值等價于不同的微粒直徑。
空態:潔凈室(區)在凈化空氣調節系統已安裝完畢且功能完備的情況下,但是沒有生產設備、原材料或人員的狀態。
靜態a:潔凈室(區)在凈化空氣調節系統已安裝完畢且功能完備的情況下,生產工藝設備已安裝、潔凈室(區)內沒有生產人員的狀態。
靜態b:潔凈室(區)再生產操作全部結束,生產操作人員撤離現場并經過20 min自凈后。
動態:潔凈室(區)已處于正常生產狀態,設備在指定的方式下進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員按照規范操作。
二、測試程序
本方法采用計數濃度法,即通過測試潔凈環境內單位體積空氣中含大于或等于某粒徑的懸浮粒子數,來評定潔凈室(區)的懸浮粒子潔凈度級別。
儀器及原理
Ø 光散射粒子計數器(用于粒徑大于或等于0.5 μm 的懸浮粒子計數)。
Ø 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在光的照射下產生光散射現象,散射光的強度與懸浮粒子的表面積成正比。
測試條件
在測試之前,要對潔凈室(區)相關參數進行預先測試,這類測試將會提供測試懸浮粒子的環境條件,這種預先測試或可包括:
a) 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測試。潔凈室(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應與其生產及工藝要求相適應(無特殊要求時,溫度在18 ℃~26 ℃,相對濕度在45%~65%為宜),同時應滿足測試儀器的使用范圍;
b) 室內送風量或風速的測試,或壓差的測試;
c) 高效過濾器的泄漏測試。
測試狀態
Ø 空態,靜態和動態三種狀態均可進行測試。
Ø 空態或靜態測試時,室內測試人員不得多于2人。
Ø 測試報告中應標明測試時所采用的狀態和室內的測試人員數。
測試時間
Ø 在空態或靜態a測試時,對單向流潔凈室(區)而言,測試宜在凈化空氣調節系統正常運行時間不少于10 min 后開始;對非單向流潔凈室(區),測試宜在凈化空氣調節系統正常運行時間不少于30 min后開始。
Ø 在靜態b測試時,對單向流潔凈室(區),測試宜在生產操作人員撤離現場并經過10 min自凈后開始;對非單向流潔凈室(區),測試宜在生產操作人員撤離現場并經過 20 min 自凈后開始。
Ø 在動態測試時,則須記錄生產開始的時間以及測試時間。
采樣點數目及其位置
在空態或靜態測試時,懸浮粒子采樣點數目及其布置應力求均勻,并不得少于最少采樣點數目,采樣點布置規則見表1。在動態測試時,懸浮粒子采樣點數目及其布置應根據產品的生產及工藝關鍵操作區設置。
采樣點的位置
采樣點的位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a) 采樣點一般在離地面0.8 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勻布置。
b)采樣點多于5點時,也可以在離地面0.8 m~1.5 m高度的區域內分層布置,但每層不少于5點。
采樣次數的限定
對任何小潔凈室(區)或局部空氣凈化區域,采樣點的數目不得少于2個,總采樣次數不得少于5次。每個采樣點的采樣次數可以多于1次,且不同采樣點的采樣次數可以不同。
采樣量
不同潔凈度級別每次最小的采樣量見表 2。
采樣注意事項
Ø 對于單向流潔凈室(區),粒子計數器的采樣管口應正對氣流方向;對干非單向流潔凈室(區), 粒子計數器的采樣管口宜向上。
Ø 布置采樣點時,應盡量避開回風口。
Ø 采樣時,測試人員應在采樣口的下風側,并盡量少活動。
Ø 采樣完畢后,宜對粒子計數器進行自凈。
Ø 應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采樣過程的污染。
三、結果計算
Ø 計算每個采樣點的平均懸浮粒子濃度(粒/m3)
Ø 計算潔凈室的平均懸浮粒子濃度(粒/m3)
Ø 計算標準差SE。
四、結果評定
判斷懸浮粒子的潔凈度級別應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a) 每個采樣點的平均懸浮粒子濃度必須不大于規定的級別界限;
b) 全部采樣點的懸浮粒子濃度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必須不大于規定的級別界限。
GB/T 16292-2010 與 ISO 14644-1: 2015 監測方法比較
Ø GB /T16292-2010標準認為:潔凈環境中的粒子是均勻分布,并呈正態分布,并基于這個理論基礎對懸浮粒子采樣點進行相關規定。標準中介紹兩種確定懸浮粒子最少采樣點數目的方法: 方法一: 按潔凈房間的面積開方來確定采樣點數目,計算公式: n = A0.5,開方后的結果不是整數需進位為整數。方法二:由已知潔凈室面積和潔凈級別,通過查找該標準來獲得采樣點數目(表1) 。但采樣時兩個方法必須滿足: 任何小潔凈區,采樣點數均不得少于2個,總采樣次數不少于5次;每個采樣點采樣次數可以是1次,不同采樣點采樣次數可以不同。通過采用計數濃度法,測試潔凈環境內單位體積空氣中含有大于或等于某粒徑的懸浮粒子數,來評定潔凈室的懸浮粒子潔凈度級別。
Ø ISO 14644-1: 2015標準認為:粒子是不均勻分布,對其采樣點做了規定,它把潔凈室或潔凈區被分成近乎面積相等的網格狀區域,取樣點設置在每個網格區域,可作為該網格區域的代表,通過已知潔凈室面積查找對應的待測取樣點最少數量來獲得該潔凈室的采樣點數量。如果被檢測面積在表格里兩數值之間,取兩者之間的較大數值。采樣規定: 每個取樣點的取樣量至少為2 L,取樣時間最少為1 min。各取樣點的單次取樣量應相同。檢測結果需要每個取樣點的單次取樣量的粒子濃度(以每1m3粒子數量來表示) 不可超過對應潔凈級別的濃度限值。如果在某個取樣點多次獲得單次取樣量,其平均濃度不可超過對應潔凈級別的濃度限值。
GB /T 16292 - 2010 與 ISO 14644-1: 2015 最少采樣點數量區別
Ø GB /T16292-2010標準認為:潔凈環境中的粒子是均勻分布,并呈正態分布,并基于此確定采樣點數量。方法一: 按潔凈房間的面積開方來確定采樣點數目;方法二:由已知潔凈室面積和潔凈級別,通過查找該標準來獲得采樣點數目。
Ø ISO 14644-1: 2015標準認為粒子是不均勻分布,通過已知潔凈室面積查找對應的待測取樣點最少數量來獲得該潔凈室的采樣點數量。如果被檢測面積在表格里兩數值之間,取兩者之間的較大數值。
【參考資料】
GB/T 16292-2010;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無菌醫療器械》(2015年第101號);
國內外藥品潔凈室懸浮粒子采樣點選擇及測定結果比對分析[J].中國藥品標準,2021,22(06):536-540.
來源:蘇大衛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