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2-28 19:52
背景介紹
熊果苷能夠抑制酪氨酸酶,阻止黑色素形成,是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中使用頻次較高的功效原料。按照結構不同,可將熊果苷分為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兩者為差向異構體。氫醌和苯酚具有美白作用,但同時還具有皮膚刺激性和致敏性,長期使用會損傷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甚至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已經被我國列為禁用物質。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熊果苷可被分解形成氫醌,基于安全考慮,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規定了α-熊果苷、β-熊果苷等在面霜中的最高添加量。目前我國對熊果苷的種類規格、使用限量、理化檢測方法、功效評價方法等均未進行規定,導致無法對該類產品的安全風險進行科學評估。
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在我國需求量大,關注度高,但相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管理及使用均不規范。為了更好地對這類產品進行安全性評價,有必要建立化妝品中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同時測定的方法,為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的標準制定和風險評估提供技術支持。
熊果苷的測定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毛細管電泳法。氫醌和苯酚的測定方法主要為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法等。同時測定化妝品中熊果苷、氫醌和/或苯酚的方法多為高效液相色譜法,而相關文獻中涉及的熊果苷均為β-熊果苷。目前能夠分離并測定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中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這兩種差向異構體并同時檢測氫醌和苯酚的檢測方法尚不多見。
本文亮點
本工作選擇了對異構體有較強分離能力的ADME色譜柱作為分析柱,建立了同時測定化妝品中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并將該方法應用到102批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的檢測工作中,以期為該類化妝品中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的風險評估提供進一步的科學指導。
內容簡介
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李莉、李碩等研究人員稱取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于比色管中,用甲醇定容后振蕩,超聲提取,冷卻后離心,取上清液過濾膜,濾液按照儀器工作條件測定。綜合考慮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的響應強度,試驗選擇合適的檢測波長。研究人員考察了多種色譜柱對加標樣品中目標物的分離效果,選擇的色譜柱為CAPCELL PAK ADME色譜柱。以上4種物質均易溶于甲醇,因此選擇甲醇作為提取溶劑,超聲提取時間為10分鐘。
按儀器工作條件分析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混合標準溶液系列,以目標物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其對應的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4種物質在對應的質量濃度范圍內與其對應的峰面積呈線性關系。按照試驗方法分別對面霜(膏霜劑型)和精華水(水劑乳液劑型)空白樣品進行不同濃度水平的加標回收試驗,每個加標水平平行測定多次,計算回收率和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可得本方法其準確度高,精密度較好。最后按照試驗方法對102批市售祛斑美白類化妝品樣品進行檢測。
化妝品標簽標識作為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時重要的參考依據,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于商品的知情權,如果未按照要求標注成分表內容或者標注的內容與實際成分不符,有可能會產生誤導或誤用的風險。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規范熊果苷作為美白成分添加到化妝品產品中的標簽標識要求,并加大對化妝品中添加禁用物質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用妝安全。
論文總結
本工作建立了同時測定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中α-熊果苷、β-熊果苷、氫醌和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該方法簡便快捷、準確度高,適用于大批量樣品快速測定,可為熊果苷等美白原料使用限量研究、安全評估等工作提供檢測依據和技術支持。
來源:理化檢驗化學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