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監管召回
嘉峪檢測網 2021-12-11 23:38
因“斷軸”召回,特斯拉再陷輿論風波。12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公稱,日前特斯拉提出申請,召回生產日期在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間的部分國產Model Y電動汽車,共計21599輛。
公告顯示,部分車輛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前、后轉向節強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在車輛使用過程中轉向節可能會發生變形或斷裂,極端受力情況下可能導致懸架連桿從轉向節中脫出,影響車輛駕駛操控,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受此影響,供應商拓普集團和特斯拉雙雙股價大跌。12月4日,拓普集團董秘王明臻回應媒體稱,“關于召回事件,事出突然,公司事先未獲得任何信息。公司已著手了解該事項的詳細情況并對相應后果做出評估。”
12月5日,拓普集團正式發布公告稱,本次涉及召回的Model Y電動汽車配套的轉向節只配套Model Y車型,且存在缺陷的概率約為0.2%-1.0%。由于公告中“點名”供應商,外界沒有過多關注召回車輛問題本身,反而把矛頭轉向特斯拉,質疑其“甩鍋”。
“斷軸”問題9月在上海啟動調查
特斯拉不只在中國召回轉向節問題車型,此次召回還涉及美國市場。今年11月21日,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布,特斯拉因“轉向節可能發生變形或斷裂”原因在美召回826輛Model Y車型。在美國召回的Model Y車型轉向節供應商同為拓普集團。
根據NHTSA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9月1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了幾個變形的轉向節。隨后,特斯拉和供應商立即開始對庫存中所有其他轉向節進行硬度檢查,并拒絕接受硬度低的轉向節。
特斯拉對變形轉向節的分析證實了其強度不符合規格要求,并提出了一個根本原因假設,以便做進一步調查。
今年9月中旬至10月初期間,特斯拉和供應商審查生產數據,并進行密封檢查和額外組件分析,以進一步評估轉向節變形的可能原因。10月22日,供應商從零部件級別的測試結果中得出結論,確定轉向節硬度或將對轉向節的性能表現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2021年10月13日至10月28日,特斯拉展開了車輛測試,旨在評估較低強度轉向節的潛在影響。特斯拉開始根據供應商提供的疑似受影響產品范圍,來確定潛在受影響的車輛規模。11月11日,特斯拉和供應商一同完成數據記錄、相關測試和分析內容的調查,雙方確認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風險評估以及受影響車輛規模。
七天后的2021年11月18日,特斯拉做出召回決定。三天后,特斯拉在美發布召回公告。
上述召回前的調查經過并未在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公告中公開,而關于轉向節不合格原因,拓普集團在12月5日公告中提到,由于某熱處理生產線淬火槽水位不足致使個別產品未完全被淬火液浸沒,進而導致轉向節強度或不符合設計要求。
據騰訊汽車查詢,轉向節(Steering Knuckle)又稱“羊角”,是汽車轉向橋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夠使汽車穩定行駛并靈敏傳遞行駛方向。其功用是傳遞并承受汽車前部載荷,支撐并帶動前輪繞主銷轉動而使汽車轉向。在汽車行駛狀態下,轉向節承受著多變的沖擊載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強度。
不愿具名的某主機廠技術專家告訴騰訊汽車,轉向節標準與車輛設計強相關,各家企業會對供應商提出不同需求和要求,實際量產之前理應通過電腦模擬來確定硬度,同時完成底盤震動疲勞測試,以避免出現強度不符合車輛設計要求問題。
針對此次召回,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問題不一定是由于零部件問題造成,或與特斯拉整車設計有關。有媒體認為,轉向節強度不足可能變形或斷裂,導致“懸架連桿從轉向節中脫出”的情況在北美發生過幾次案例,但在最近的一次國內Model Y“斷軸”案例卻是另一種狀況。
如圖顯示,懸架連桿的另一端即連接車身(副車架)的一端脫落,主要部件并未發生斷裂,只是連桿襯套的緊固螺絲從螺孔中脫落,導致連桿與副車架分離。
這一“斷軸”方式與特斯拉公布的轉向節問題并不匹配。一種可能是因轉向節變形問題導致連桿長期以不合理應力作用于車身(副車架)連接端,最終導致此端螺栓脫落。另一種則是這一斷軸案例與轉向節并無關系,特斯拉Model Y還另存在著其他的潛在斷軸因素,比如車主質疑的螺栓未上緊。
騰訊汽車發現,今年11月,特斯拉因前副車架總成上的橫向連桿固定螺栓可能未按標準扭矩緊固召回91輛車。特斯拉表示,問題車輛長期使用后螺栓可能松動或從副車架上脫出,最終可能導致前懸架橫向連桿從副車架上脫出,會影響車輛操控和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媒體分析和特斯拉兩次召回是否有關聯,上述技術專家對騰訊汽車表示,螺栓對扭矩要求非常高,松動原因有兩種可能性,一方面是由于車輛底盤設計不佳。存在震動導致松動。另一方面是真的沒有擰緊螺栓。但他同時表示,目前很少有車企會用手動擰螺栓,多數由機器人代辦。
“也有一種可能性,企業先發現震動后的表象,也就是螺栓松動,所以立即采取召回。但后續又發現導致螺栓松動的根本原因是震動原因,因為配件問題或是其他問題,決定再次擴大召回范圍,但實際問題是一種。”上述技術人員認為,如果是配件問題導致“斷軸”,此次召回會該問題會得到解決,但如果是車輛設計問題,一次召回并不能解決,后續還有可能出問題,“現在不好判斷”。
關于補救措施,特斯拉表示,服務中心將對召回車輛的前、后轉向節進行檢查,必要時將免費更換轉向節零部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12月9日,特斯拉車主王宇告訴騰訊汽車,其今年9月剛提的Model Y“不幸中招”存在“斷軸“隱患。據王宇描述,用戶收到召回郵件后,需要預約到店檢查轉向節是否達到強度標準,如果未達到需要更換配件。
特斯拉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王宇,為此次召回,特斯拉專門新進一套設備來檢測部件強度,檢測需要1小時左右,如果有問題需要調配部件進行免費更換。9日下午,王宇對騰訊汽車表示,自己的車雖然在召回范圍內,但檢測結果正常,不用更換配件。
國內某知名大學汽車工程系副主任趙鑫對騰訊汽車表示,像類似召回事件,供應商和整車企業都有責任,只是責任主次的問題。作為整車企業,即使沒有設計缺陷,供應商質量管理方面肯定有缺陷。
“從這次召回供應商拓普集團的回應看,拓普集團回應相關零件存在0.2-1%的缺陷概率,說明制造工藝上出現了問題。”趙鑫分析稱,召回要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召回方案需要得到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認可,需要充分的論證和可信的理由,很難隨便“甩鍋”。
特斯拉年今年在華召回344070輛車
不出意外,2021年特斯拉在華銷量將會是2020年的3倍之多。不過,召回數量的飛速上升,也令特斯拉陷入兩難境地。
表1:特斯拉在華召回統計 騰訊汽車制圖
根據騰訊汽車統計,截止12月9日,特斯拉今年在中國市場共備案召回5次,涉及車輛達344070輛。如表1顯示,因“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突然加速問題)”召回的車輛數最多,超28萬輛;因懸架問題召回48442輛,排位第二;因“中央顯示屏軟件功能的故障(黑屏)”的召回數量排第三,設計36126輛車。
事實上,上述兩幾次召回是近兩年用戶集中反饋和爭議較多的問題。今年年初,市場監管總局曾聯合多部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等問題共同約談了特斯拉。
表2:特斯拉在美召回統計 騰訊汽車制圖
以今年6月26日召回來看,“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突然加速問題)”車輛涉及到到中國市場,并未在美國市場召回(見表2)。
根據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公告顯示,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易造成駕駛員在以下情形誤激活主動巡航功能:當車輛處于D擋,駕駛員再次撥動右側控制桿試圖切換擋位時;在車輛急轉彎,駕駛員誤觸碰并撥動右側控制桿時等。主動巡航控制被誤激活后,如果車輛設置的巡航速度不是當前車速,且當前車速低于設定速度時,車輛會加速到設定速度,出現車輛速度突增情形,會影響駕駛員的預期并導致車輛操控誤判,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發生碰撞,存在安全隱患。
特斯拉將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升級主動巡航控制軟件,用戶無需到店即可完成軟件升級;對于無法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實施召回的車輛,特斯拉將通過特斯拉服務中心聯系相關用戶,為車輛免費升級主動巡航控制軟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而在今年1月8日,NHTSA駁回了一份要求對66.2萬輛特斯拉車輛調查的請愿書,最終報告顯示,沒有證據能證明這些車輛存在“突然意外加速”的質量缺陷。
據了解,2020年1月13日,NHTSA缺陷調查辦公室 (ODI) 開啟調查,在評估完可用數據之后,ODI尚未發現可作為支持對特斯拉目標車型的SUA(突然意外加速)問題展開缺陷調查的證據。有證據表明,申請人所引用的投訴案例中的SUA撞車問題是由駕車人對踏板的誤用所引起。此外,沒有證據表明加速踏板組件、電機控制系統或制動系統有任何故障從而導致撞車等任何一起事故。
此外,“中央顯示屏軟件功能的故障(黑屏)”召回也是召回數量偏多,且爭議不斷的問題。美國時間1月13日,NHTSA給特斯拉送上了一份信函,要求其召回約15.8萬輛Model S和Model X車型。
NHTSA表示,特斯拉“媒體控制單元”(MCU,Media control unit)失靈可能會影響車輛除霧功能、倒車影像功能和Autopilot自動駕駛高級輔助系統的權限,上述問題會帶來撞車風險。
去年,該消息引發了國內媒體和特斯拉車主的關注,部分車主在社交平臺表示自己的車輛也存在“黑屏”問題,如果同樣的問題在美國召回,中國市場會不會同步啟動召回?
巧合的是,中美監管機構同時在今年當地時間2月5日發布了召回公告,因為“黑屏”問題,中國和美國市場共被召回171077輛。其中,美國市場召回數為134951,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市場規模最大的一次召回。
事實上,就“黑屏”問題,特斯拉在中美兩地和監管部門“抗爭”過一段時間。騰訊汽車發現,特斯拉在2020年11月在其官網發布了“質保調整計劃”,其中詳細描述了更換該部件計劃和系列問題解答。
特斯拉官網
從事件性質上看,特斯拉在計劃中明確提出,“該計劃不是車輛召回。該故障對基本的車輛駕駛功能和可控性沒有影響,我們也沒有發現任何由 eMMC 故障導致的人員受傷或碰撞事故。”
解決方案是,特斯拉將檢查用戶的車輛,以確認 8GB eMMC 是否因累積損耗出現故障而需要維修或更換,若確認該組件需要更換,特斯拉將免費提供改進過的 64GB eMMC 以恢復觸摸屏功能。
而從NHTSA官網調查資料顯示,雙方也就此次召回進行了多次溝通,最終中美市場都進行召回。該召回事件的博弈焦點在于:特斯拉到底是“三包”+OTA解決問題,還是“召回”解決問題?
事實上,“黑屏”問題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召回案例,涉及到軟和硬件兩個方面的問題,而最終的核心問題會是OTA算不算召回?
針對此類問題,我國已經有了相關規定。2020年11月23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旨在加強監管,規范OTA技術在召回工作中的應用。
通知指出,自通知印發之日起,生產者采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備案。
隨著智能汽車的逐漸普及,OTA解決產品缺陷無疑會成為召回新命題,顯然,該通知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明確認定通過OTA召回活動本質上是召回。
中美召回“不同步”背后
表3:特斯拉召回統計 騰訊汽車制圖
從2010-2021年召回統計來看,特斯拉目前在中國共召回433386輛車,在美國共召回485991輛車。從表3看,特斯拉在中美兩地召回存在一定時間差,甚至有些問題并不會在兩地同步召回。
值得關注的一次召回案例是,2020年10月,因“前懸架后連桿球頭螺栓有裂紋可能,后懸架上連桿變形”問題,特斯拉在中國召回48442輛車,涉及到Model S和Model X兩款車型。
召回公告里顯示,“在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這句話表明,特斯拉是受管理部門調查影響決定進行召回。
根據召回公告顯示,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在經受較大的外部沖擊時,前懸架后連桿球頭螺栓會產生初始裂紋,繼續使用車輛時該裂紋可能出現延展并導致球頭螺栓斷裂。其中還有部分 Model S車輛在經受較大的外部沖擊時,可能會發生后懸架上連桿變形,繼續使用車輛時該部件會進一步弱化,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斷裂,影響車輛的操控,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但是,NHTSA網站并沒有特斯拉因上述問題召回的公告。NHTSA公開資料顯示,在中國市場宣布召回后,特斯拉對NHTSA解釋時稱,“特斯拉尚未確定前懸架后連桿或后懸架是否存在缺陷,此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駕駛員濫用”,“這種故障在中國(0.01%)和其他地方(0.05%)發生的幾率很低,如果發生了故障,通常會在低速和高速情況下發生,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倒車時發生”。
特斯拉認為,這些涉及召回的 S / Model X 懸架實際上沒有缺陷,而中國基本上是在強迫進行不必要的召回。公告中顯示,NHTSA ODI已收到43項投訴,指控2015年至2017年Model S車型2016年至2017年Model X車型左右前懸架前連桿失效。此外,ODI還確定了八項投訴,這些投訴可能涉及前懸架前連桿失效,但尚未得到維修記錄或照片確認。
此后,NHTSA并沒有對此問題發出其他公開詢問函。業內人士對騰訊汽車表示,各地調查程序、缺陷判定都不同,如果NHTSA正在公開調查,還不能認定為此次召回是中美“不同步”。
NHTSA作為美國政府部門車輛安全監管的權威性機構,承擔著確保各類車輛必須符合機動車安全法規要求的重要職責,早在1966年就開始對有缺陷的汽車進行召回,依據是美國"國家交通和機動車輛安全法"和美國法典第49條第301章。
在美國召回案例中,多數由廠家主動召回,部分是因NHTSA調查影響或NHTSA通過法院強制廠家召回。美國法律規定,如果汽車廠家發現某個安全缺陷,必須向NHTSA以及車主、銷售商和代理商通知備案,再進行后續召回和修補工作。NHTSA負責監督廠家的修復措施和召回過程,以保證修復后的車輛能夠滿足法定要求。
在中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是召回工作的重要支撐,2018年4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汽車產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指南》(GB/T34402-2017)(以下簡稱《指南》)目前也成為重要輔助支撐。
上述業內人士稱,自有召回歷史以來,中國市場目前還沒有強制召回案例,多數由企業自愿召回,少數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介入調查后啟動召回。
“如今出現所謂中美‘不同步’的問題,多數是因為全球范圍內沒有一個統一的判定標準,各地管理部門根據當地情況和調查進行最終判定。”不過,上述業內人士稱,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對產品缺陷的判斷是召回工作的核心。(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來源:飛靈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