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2-09 22:38
本文主要介紹了Sequent Medical Inc.研發的創新醫療器械“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臨床前研發實驗。
一、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產品結構及組成
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由植入物和輸送導絲組成。植入物為由鎳鈦合金絲、鉑絲/鎳鈦合金復合絲編織而成的自膨式 網狀結構,兩端含有鉑銥合金不透射線標記,通過連接件和輸送導絲連接。輸送導絲由芯絲、導線、熱縮管、聚酰亞胺管、 線圈、加熱絲、連接器、連接件等組成。產品經輻照滅菌,一次性使用。貨架有效期 4 年。
二、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產品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大腦中動脈分叉部,頸內動脈末端,前交通動脈復合體或基底動脈頂端使用,對動脈瘤直徑為 3mm 至 10mm,且 瘤頸尺寸≥4mm 或者瘤頸比>1 且<2 的囊狀寬頸顱內分叉部動脈瘤成年患者進行血管內治療。
三、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工作原理
產品采用微創介入方式治療批準適用范圍的顱內動脈瘤。 醫生根據顱內動脈瘤的大小和形狀選擇合適規格和/或形狀的 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WEB)裝置,WEB 裝置通過可兼容 的神經血管微導管(VIA 21, VIA27, VIA33)進入動脈瘤,然 后通過專門設計的手持式電池供電的分離控制盒激發解脫(分離控制盒單獨提供)。一旦釋放到動脈瘤,WEB 裝置植入物自動膨脹,以阻止血流進入動脈瘤口(瘤頸)并與動脈瘤壁貼合。通過阻斷動脈瘤內的血流,WEB 可促進裝置內血栓的形成。由此 充滿血栓的裝置產生機械阻塞,防止血液流入動脈瘤,從而使 弱化的動脈瘤壁與血液循環系統隔離并降低破裂的風險。
四、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產品技術要求研究項目
1 外觀
2 尺寸
3 射線可探測性
4 植入物極限拉伸力
5 植入物圓頂釋放力
6 植入物徑向強度
7 植入物耐腐蝕性
8 反復釋放疲勞
9 解脫區域斷裂力
10 解脫性能
11 解脫時間
12 輸送導絲耐腐蝕性
13 輸送導絲破裂試驗
14 輸送導絲彎曲試驗
15 輸送導絲拉伸力
16 推送和回撤性能
17 鎳鈦合金化學成分
18 鎳鈦合金顯微組織
19 鎳鈦合金相變溫度
20 還原物質
21 金屬離子
22 酸堿度
23 紫外吸光度
24 蒸發殘渣
25 無菌
26 熱原
27 細菌內毒素
28 微粒控制
產品性能研究提交了產品技術要求中各項目指標及試驗方 法的確定依據及有關支持性資料,針對產品技術要求中相關物 理機械性能指標進行了驗證,并提供了 MRI 兼容性、流場模擬研究(血流瘀滯模擬)等項目研究資料。該產品為無源醫療器械,產品在解脫過程中,需與 9V 的分離控制盒配合使用,將釋放在動脈瘤內的植入物與輸送導絲分離。Sequent Medical Inc.提供了分離控制盒和該產品配合使用的電氣安全測試報告和電磁兼容測試報告。
性能研究資料表明產品符合設計輸入要求。
五、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由植入物和輸送導絲組成。植 入物為持久血液接觸,輸送導絲為外部接入器械(循環血液, 短期接觸)。Sequent Medical Inc.依據GB/T 16886 系列標準,開展了生物相容性評價,提交了相關項目生物學試驗報告。具體評價項目如下。
植入物
細胞毒性
遲發型超敏反應
刺激/皮內反應
急性全身毒性
熱原
溶血
細胞毒性
遲發型超敏反應
刺激/皮內反應
急性全身毒性
熱原
溶血
輸送導絲
細胞毒性
遲發型超敏反應
刺激/皮內反應
急性全身毒性
熱原
溶血
凝血
血栓形成
另外,還提交了產品可提取物和可瀝濾物研究,鎳離子溶出研究,神經毒性風險分析說明。產品生物學風險可接受。
六、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滅菌研究
該產品采用伽馬射線輻照滅菌,無菌狀態提供。Sequent Medical Inc.提供了滅菌過程確認報告,證明無菌保證水平可達 10-6。
七、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產品有效期和包裝研究
該產品采用伽馬射線輻照滅菌,無菌狀態提供。Sequent Medical Inc.提供了滅菌過程確認報告,證明無菌保證水平可達 10-6。
八、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的動物研究
Sequent Medical Inc.開展了動物試驗研究以驗證產品使用可行性及安全性。試驗采用新西蘭白兔,經彈性蛋白酶誘導分叉動脈瘤建立病理模型。評價時間點包括植入后即時、1.5 個月、3 個月、12 個月。評價指標包括有效性指標(包括動脈瘤栓塞的即時性,栓塞的程度,栓塞的持久性等)和安全性指標(包括栓塞系統的使用性能,可見性等)。實驗結果表明產品可達到預期設計要求。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