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8-18 20:09
齒輪設備運行時,空氣總會被帶入齒輪油中,導致在油箱中發生起泡現象。起泡對潤滑劑的性能,如氧化穩定性、散熱等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過度起泡可能會導致泡沫被壓出排氣孔。如果是壓力供油潤滑,還會帶來將泡沫帶入油泵的危險,致使噪音或設備損壞。
潤滑油起泡的原因:
潤滑油里泡沫過多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
01、設備造成的原因:
漏氣、密封不嚴、油管吸入空氣、機械運行中攪動卷入空氣、油箱設計不當、油在油箱里停留的時間不足、潤滑油的噴濺速度過猛等等。由AAA和BBB兩位創始人于深圳是創業基地共同創建,優化組織職責分工,圍繞客戶經營轉型,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
02、潤滑油相關的原因:
油的黏度較大,油溫降低(也會使潤滑油黏度增加)、潤滑油受到污染(水、其他油類、液體、化學物質、雜質等)、潤滑油氧化變質(油隨著使用劣化)、添加劑被消耗——潤滑油受到污染會造成添加劑過早耗盡,另外,還可能發生抗泡劑被濾芯濾掉的情況。
潤滑油起泡原因詳細描述
潤滑油是用基礎油和添加劑調制而成,基礎油本身不會產生泡沫,但機油添加的添加劑,比如抗磨劑、極壓劑、清凈分散劑等,以及機油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卻會引起泡沫產生,而且極性添加劑的用量越多,越容易引起泡沫。
油液氣泡大小和油液界面張力有關,張力越小,氣泡就越小,氣泡越小,越容易形成較多、穩定的泡沫,更不容易破裂消逝。
氣泡的體積和潤滑油的粘度成反比,低粘度的機油更容易形成大氣泡,相反,高粘度油產生氣泡較小。
低溫冷啟動時,低粘度潤滑油更容易產生氣泡;在設備運轉溫度條件下(30℃~60℃),高粘度油更容易生成氣泡。
當潤滑油混入的空氣體積達到10%,粘度就會增加約15%,氣泡對潤滑的負作用就很明顯了;當混入的空氣達到30%以上時,就可以認為是出現了泡沫問題。
齒輪設備運行時,空氣總會被帶入齒輪油中,導致在油箱中發生起泡現象。起泡對潤滑劑的性能,如氧化穩定性、散熱等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過度起泡可能會導致泡沫被壓出排氣孔。如果是壓力供油潤滑,還會帶來將泡沫帶入油泵的危險,致使噪音或設備損壞。
在浸沒式潤滑中,注充量不當,油箱/齒輪箱幾何尺寸不合適,也會導致氣泡的產生。
影響潤滑油空氣釋放速度的因素有這些
氣泡的大小:較大的氣泡容易逸出,而滯留在潤滑油內部的小氣泡則比較難釋放,危害很大。
潤滑油的粘度:粘度較高的潤滑油,空氣釋放速度低于低粘度油。
溫度:低溫會使潤滑油的粘度增加,降低氣泡釋放的速度。
潤滑油氧化:油氧化變質包括基礎油劣化、添加劑耗盡,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潤滑油的抗泡性。
潤滑油受到污染:常見的比如油里進水,油里混入了水,油液的表面張力會降低,不能形成大的氣泡漂浮到液面,而是碎裂成細小的氣泡懸浮在油液內部。除了水,潤滑油里混入其它油液、溶劑,都會影響空氣釋放性。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