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7-29 10:54
更多醫藥技術資訊,請點擊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歡迎關注文末微信公眾號:藥研檢測drugtest
今日頭條
國內藥訊
1.「司美格魯肽」國內啟動Ⅲ期臨床。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在中國登記啟動一項國際Ⅲ期臨床,評估semaglutide用于非肝硬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改善肝臟組織學以及降低肝臟相關臨床事件風險的效果。該研究主要研究者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主任醫師賈繼東博士擔任,目標入組中國境內85人,國際1200人。司美格魯肽是一種GLP-1類似物,今年4月已獲NMPA批準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
2.恒瑞長效降糖復方制劑獲批臨床。恒瑞醫藥1類生物制品HR17031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HR17031是恒瑞自主研發的一款長效胰島素/GLP-1類似物固定比例復方制劑,是該公司中美雙報品種,該新藥剛剛于7月初在美國獲批臨床。目前已有2款同類藥物被FDA和歐盟批準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分別是諾和諾德的Xultophy 100/3.6和賽諾菲的Soliqua 100/33。
3.吸入用新冠疫苗Ⅰ期臨床結果發表。陳薇院士團隊領銜研制的霧化吸入用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疫苗在《柳葉刀·傳染病》上發表Ⅰ期臨床研究數據。研究結果顯示,霧化吸入接種疫苗安全性好,無肌肉注射局部不良反應。霧化吸入只需要使用1/5劑肌肉注射用的劑量,細胞免疫反應水平就可以與1劑肌肉注射相當。肌肉注射后采用霧化吸入加強免疫可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
4.諾誠健華新型SHP2變構抑制劑報IND。諾誠健華1類新藥ICP-189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ICP-189是諾誠健華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款新型口服SHP2變構抑制劑,擬用于治療多種實體瘤,可用作單藥療法及/或和其他抗腫瘤藥的聯合療法,旨在為肺癌、頭頸癌及消化道腫瘤等實體瘤提供新的臨床治療方法。ICP-189將成為該公司第七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創新藥。
5.和記黃埔三代BTK抑制劑報IND 。和記黃埔1類新藥HMPL-760膠囊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HMPL-760是一款第三代BTK抑制劑,具有可逆、非共價結合野生型及C481S突變型BTK的能力。在動物實驗中,HMPL-760相較于伊布替尼(ibrutinib)和ARQ-531結合力更強,且具有與PI3Kδ抑制劑HMPL-689和CD47單抗HMPL-A83聯合用藥的潛力。和記黃埔計劃在中美同步開發HMPL-760。
6.艾伯維CD3/CD20雙抗在華報IND 。艾伯維與Genmab公司聯合開發的CD3/CD20雙抗1類生物新藥epcoritamab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在臨床研究中,該新藥已在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達到86%的客觀緩解率(ORR);在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也達到50%的ORR。根據ClinicalTrials.gov網站,該新藥用于復發、難治性彌漫性DLBCL適應癥的臨床開發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
國際藥訊
1.Keytruda輔助治療TNBC獲FDA批準。FDA批準默沙東PD-1抗體Keytruda與化療聯用,在手術前作為新輔助療法,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療法,治療高危早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這是Keytruda在美國獲批的第30個適應癥。在一項Ⅲ期臨床KEYNOTE-522中,與新輔助化療方案相比,術前使用Keytruda聯合化療并在術后繼續使用單藥治療可顯著延長無事件生存期,將疾病進展風險降低了37%(HR=0.63,[95% CI,0.48-0.82];p=0.00031)。
2.罕見淋巴瘤新藥Ⅲ期臨床積極。協和麒麟公布CCR4靶向藥莫格利珠單抗Poteligeo治療蕈樣肉芽腫(MF)或塞扎里綜合征(SS)患者的Ⅲ期MAVORIC試驗(NCT01728805)一項事后分析數據。與Zolinza相比,接受Poteligeo治療時,血液受累程度較高的MF或SS患者觀察到改善的預后。在任何血液受累水平(B1和B2水平)的患者中,與Zolinza治療組相比,Poteligeo治療組的PFS均顯著延長,總緩解率更高(B2:37.4%vs3.2%;p<0.0001)。2018年,該新藥已在美國和歐盟獲批上市。
3.聲光療法治療ADⅡ期臨床積極。Cognito Therapeutics公司在AAIC-2021會議上公布其創新聲光療法用于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AD)的前瞻性Ⅱ期臨床OVERTURE積極結果。與對照組(n=20)相比,治療組(n=33)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的下降速度減緩了84%,記憶和認知能力衰退速度降低了83%,具統計學意義;而且他們的腦容量損失顯著減少了65%。此前,FDA已授予該療法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
4.ASO療法治療AD早期臨床積極。渤健與Ionis Pharmaceuticals聯合開發的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BIIB080/IONIS-MAPTRx,在治療輕度阿爾茨海默病(AD)的Ⅰ期臨床中獲積極結果。最后一次給藥后8周,患者的腦脊液中的總tau蛋白濃度出現劑量依賴性降低,其中每4周一次治療組分別比基線水平下降30%、40%和49%;而且在最后一次給藥后16周,腦脊液中的總tau蛋白水平持續下降,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也有類似的劑量依賴性降低。
5.阿斯利康聯手再生元開發減肥藥。阿斯利康宣布與再生元達成合作,共同研發和商業化靶向GPR75的新型小分子藥物,以治療肥胖和相關共病。基因外顯子組測序研究顯示,攜帶至少一個GPR75非活性拷貝的人,與未攜帶該突變的個體相比,體重通常平均要輕5.3公斤,面臨的肥胖風險要低54%。動物試驗也顯示,敲除GPR75基因的小鼠血糖控制仍能保持正常,體重增加也明顯低于普通小鼠。
6.AC Immune公司囊獲帕金森病在研疫苗。瑞士AC Immune公司擬斥資約5870萬美元收購Affiris公司靶向α-突觸核蛋白的多肽疫苗(PD01和PD04)。在小鼠模型中,這些疫苗能夠降低神經元軸突和神經突觸中的α-突觸核蛋白寡聚體水平,而且減少多巴胺神經元的死亡。AC Immune計劃將直接啟動Ⅱ期適應性臨床試驗,評估基于PD01的優化配方候選產品ACI-7104的初始劑量反應、免疫原性以及用于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時疾病相關生物標志物和癥狀的進展。
醫藥熱點
1.100種特藥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北京地區專屬的居保產品——“北京普惠健康保”日前開放投保。該產品由北京市醫保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指導,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負責監督,其中涵蓋了100種海內外高額特藥(25種國內特藥和75種海外特藥)費用,或將有效緩解人民群眾高額醫療費用負擔,為基本醫療提供補充保障。該保險保費為195元/年,可獲得最高300萬元的醫療保障。
2.新冠疫苗誘導的抗體水平3個月內下降超50%。英國科學家在《柳葉刀》上發布一篇題為Spike-antibody waning after second dose of BNT162b2 or ChAdOx1的研究論文。論文指出,在完全接種疫苗6周后,體內的總抗體水平將開始下降,并在 10 周內下降50%以上。具體為,BNT162b2誘導的抗體水平從接種完疫苗21-41天時的中位數7506 U/mL降至70天后的3320 U/mL;ChAdOx1誘導的抗體水平從0-20天時的中位數1201 U/mL降至70天后的190 U/mL (67-644)。
3.145個藥品調出四川醫保。四川省醫保局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地方調增乙類藥品消化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公告。明確丁硼軟膏劑等145種藥品于2022年1月1日起不再納入四川省基本醫保、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支付范圍。145個藥品中,有70個西藥,75個中成藥,大多數為臨床常用藥品,例如硫糖鋁咀嚼片、格拉司瓊氯化鈉注射劑、復合維生素B注射劑、玉屏風口服液、藿香正氣合劑、板藍根注射液等。
審評動向
1. CDE新藥受理情況(07月28日)
江蘇豪森的HS-10375片(2個規格)和HS-10381膠囊(3個規格)、三生國健的重組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齊魯制藥的注射用QLF32004、北京諾誠健華的ICP-189片、默沙東的MK-4280A注射液、衛材的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2個規格)。
來源: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