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5-15 08:35
一、定義
破壞性物理分析(Destructive Physical Analysis,DPA)
是為驗證元器件的設計、結構、材料和制造質量是否滿足預定用途或有關規范的要求,按元器件的生產批次進行抽樣,對元器件樣品進行解剖,以及解剖前后進行一系列檢驗和分析的全過程。
二、DPA的目的
DPA是對合格品的分析,是采用與失效分析相似的技術方法,分析評估特性良好的元器件是否存在影響可靠性的缺陷,是一種對批質量的評價。工廠在最后一道工序中,對合格品進行分析,很容易在早期發現制造工藝中的異常情況,有利于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用戶采用DPA控制技術可驗證和評價元器件的質量,發現可能會影響性能、可靠性的異常情況,確保裝機元器件質量。
DPA是借助于失效分析的一些手段,并以預防失效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 對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起著重要保障作用,也引起了元器件使用者的廣泛關注,許多部門和工程單位制定了相應的DPA標準和規范。
三、DPA的意義
可靠性設計工作必須遵循“預防為主、早期投入”的方針,將預防、發現和糾正可靠性設計及元器件、材料和工藝方法的缺陷作為工作重點,采用成熟的設計和行之有效的可靠性分析、試驗技術,以保證和提高武器裝備的固有可靠性。進行早期投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降低全壽命費用(全壽命費用=研制費+生產費+使用維修費)。
DPA就是遵循“預防為主、早期投入”的方針,對重要的元器件在投入使用之前,按生產批次對元器抽樣件進行DPA,剔除不合格的、有缺陷的批次,確保符合質量要求裝機使用,保證系統的可靠性。
根據DPA的結果信息可以拒收在生產中有明顯缺陷或潛在缺陷的批次,對異常的批次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并對元器件在設計、材料或工藝等方面提出改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有明顯或潛在缺陷的元器件裝機使用,保證符合質量要求的元器件裝機,降低了在系統試驗和現場使用中因元器件固有缺陷所造成故障的概率。
開展破壞性物理分析的主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在設計及制造過程的中存在的偏離和工藝缺陷,提出改進措施。
(2)檢驗、驗證供貨方元器件的質量。
(3)防止具有明顯或潛在缺陷的元器件裝機使用。
四、DPA工作的適用范圍及時機
什么情況下的元器件需要進行DPA?
何時進行DPA?
這些通常都在型號的DPA規范文件中規定。進行DPA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應用于高可靠性要求領域中元器件,如航天、航空及軍用要求。
(2)在電子產品或設備中,列為關鍵件或重要件的元器件,如果它們失效,可能會造成產品故障或影響任務的完成。
(3)其質量等級低于規定要求的元器件。
(4)超出規定的貯存時間的元器件。
(5)對已裝機的元器件需要進行質量復驗。
進行DPA的時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產品質量鑒定時,即包括國家授權的鑒定機構的鑒定也包括使用方的鑒定。
(2)產品驗收時進行,即在訂貨合同中,提出DPA,下廠驗收時,使用方可 現場監督生產方進行DPA,或生產廠家出廠供貨前,由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 進行DPA,合格后才能供貨。
(3)元器件到貨后,在裝機之前進行DPA,并結合二次(補充)篩選,可以起到很好的質量復驗作用。
(4)對于超過規定貯存期元器件的質量復驗,按GJB/Z123《宇航用電子元器件有效貯存期及超期復驗指南》的規定要求進行DPA。
來源:可靠性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