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0-07-17 10:17
更多醫藥技術資訊,請點擊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歡迎關注文末微信公眾號:藥研檢測drugtest
「本文共:15條資訊,閱讀時長約:3分鐘 」
今日頭條
COVID-19疫苗Ⅲ期臨床試驗路線圖發布。國際藥品監管機構聯盟(ICMRA)發布新報告,為新冠病毒SARS-CoV-2候選疫苗開發機構提供Ⅲ期臨床試驗的路線圖。該報告指出,開展COVID-19疫苗Ⅲ期試驗需要準備好哪些臨床與臨床前數據;同時為設計COVID-19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提供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報告強調,如果將在Ⅲ期試驗方案中采用適應性研究設計,應預先規定適應性標準。在所有情況下,中期分析應關注疫苗接種無效,以及疫苗接種者中增強型呼吸系統疾病(ERD)風險增加的證據。
國內藥訊
1.齊魯制藥阿瑞匹坦首仿即將獲批。齊魯制藥4類仿制藥阿瑞匹坦膠囊的上市申請審評狀態變更為"在審批",預計即將獲批,有望成為該品種首個國產仿制藥。阿瑞匹坦(aprepitant)是一款NK-1受體阻滯劑,原研產品(Emend)由默沙東研發,是全球首個獲批的NK-1受體拮抗劑類止吐藥,用于預防高度致吐性抗腫瘤化療的初次、重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急性和遲發性惡心和嘔吐用藥。國內目前僅有原研藥“意美”獲批上市。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意美的銷售額為7478萬元。
2.亞盛醫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FDA孤兒藥資格。7月15日,亞盛醫藥宣布FDA已授予其在研血液腫瘤治療藥物APG-2575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癥(WM)。這是繼第三代BCR-ABL抑制劑HQP1351之后,亞盛醫藥從FDA獲得的第二個孤兒藥資格認定。APG-2575是一款新型口服Bcl-2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目前正在中美開展多項單藥或聯合用藥的臨床研究,適應癥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等。
3.復星Bcl-2選擇性抑制劑FCN-338片獲批臨床。7月13日,復星醫藥1類新藥FCN-338片獲臨床默示許可,擬用于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FCN-338是由復星醫藥旗下重慶復創醫藥研發的一種Bcl-2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BCL-2在細胞凋亡中發揮重要作用,且在某些類型癌癥中過度表達,與耐藥的形成相關,是血液癌癥治療的一個新靶標。FCN-338片已于今年5月獲FDA臨床批準,即將在美國開展I期臨床研究。
4.開拓藥業與Applied Biology達成COVID-19項目合作。開拓藥業與Applied Biology公司就開拓藥業的在研新一代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普克魯胺(GT0918),達成合作開展用于COVID-19的臨床研究。美國布朗大學教授和Applied Biology的首席醫學官Andy Goren博士,在最近發表了有關雄激素性脫發與COVID-19發病機理具有潛在關聯性的研究結果,為AR拮抗劑用于早期藥物干預COVID-19提供了科學依據。目前該公司已發起一項抗雄激素治療COVID-19患者的臨床研究。根據協議,Applied Biology將增加普克魯胺作為受試藥物,單列一個治療組,計劃入組約120例受試者,評估普克魯胺對COVID-19的療效和安全性。
5.藥明巨諾獲兩款細胞免疫療法獨家權益。7月15日,藥明巨諾和專注于腫瘤免疫治療開發的育世博生技達成合作協議,藥明巨諾獲得后者旗下兩款細胞免疫療法候選藥ACE1702(HER2靶向細胞療法)和ACE1655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在臨床和商業化的獨家授權。這兩款在研產品將分別被開發用于實體瘤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根據協議,Acepodia公司將獲預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分成,具體金額未披露。
6.康希諾獲科創板IPO批文。7月15日,康希諾生物獲證監會核發的科創板IPO批文,這意味著因新冠疫苗研發而備受關注的康希諾生物將成為A股首個“A+H”疫苗股。康希諾生物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疫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擁有16種創新疫苗產品,管線包括針對預防埃博拉病毒病、腦膜炎、新冠肺炎等13個適應癥。此次募資的10億元,其中,5.5億元將用來生產基地二期建設,1.5億元用于在研疫苗研發。
7.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ITP臨床指導原則發布。7月16日,CDE發布《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主要對靜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用于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的臨床試驗的關鍵內容進行闡述,旨在為IVIg用于治療ITP患者申請上市許可、或已上市產品發生重大藥學變更需開展臨床試驗時提供建議。CDE提醒,應用該指導原則時,應同時參考《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和其他國內外已發布的相關技術指導原則。
國際藥訊
1.BI尼達尼布獲歐盟批準新適應癥。勃林格殷格翰抗肺纖維化治療藥物尼達尼布(Ofev)獲歐盟委員會批準,用于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外具有進行性表型的其他慢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病(PF-ILD)成人患者。這是該藥的第三個適應癥。在一項III期臨床INBUILD中,52周期間,安慰劑組患者的肺功能年下降量為188毫升,而Ofev治療組患者為81毫升;Ofev使研究整體人群的肺功能年下降率減緩了57%,并且這一效果在所有患者中均保持一致;臨床中Ofev的安全性與已知研究保持一致。
2.首個1型肝腎綜合征藥物獲FDA專家組推薦批準。Mallinckrodt公司宣布,FDA心血管和腎臟藥物咨詢委員會(8贊成vs7反對)推薦批準其加壓素類似物terlipressin(特利加壓素)用于治療1型肝腎綜合征(HRS-1)的成人患者。Terlipressin已在歐洲及澳洲等國家獲批上市,適應癥包括治療耐去甲腎上腺素的敗血性休克、肝腎綜合征,以及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在一項Ⅲ期臨床CONFIRM中,terlipressin使29%的患者逆轉了HRS-1,而安慰劑的逆轉率為16%;terlipressin的風險包括呼吸衰竭(10%),安慰劑組受影響患者為3%。
3.INmune Bio阿爾茨海默病創新療法臨床結果積極。INmune Bio公司在研新一代TNF抑制劑XPro1595在Ⅰb期臨床中顯著減少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神經炎癥。XPro1595治療組患者的生物標記物數據與來自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倡議(ADNI)的AD患者的自然歷史數據進行了比較。在12周內,ADNI組患者的全腦炎癥增加了5.1%,而在XPro1595的0.3 mg/kg和1.0 mg/kg治療組中,患者的全腦炎癥分別增加了1.7%和減少了2.3%。XPro1595將患者弓狀束(arcuate fasciculus)的神經炎癥減少了40.6%,而ADNI組患者的這一數值增加了4.6%。
4.Keytruda擬聯手腫瘤治療電場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ovocure公司腫瘤治療電場擬與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聯合開展一項Ⅱ期臨床研究,評估這一組合療法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PD-L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該研究計劃入組大約66例患者,預計2020年下半年開始。客觀緩解率(ORR)是研究的主要終點。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PFS)、6個月時的無進展生存率、1年生存率、緩解持續時間、18周時的疾病控制率和安全性。
醫藥熱點
1.新冠病毒對體內近10種器官系統進行攻擊。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心臟病學專家Aakriti Gupta博士在《自然-醫學》發表綜述,全面闡述了新冠病毒對肺以外器官的影響。綜述提出,血液系統、心血管、腎、胃腸肝膽、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眼部和皮膚都可能會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文章通訊作者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主席Donald Landry博士,共同作者還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梅奧診所、西奈山醫院等諸多頂級學術機構的臨床醫生。
2.帶狀皰疹疫苗在廣州正式開始預約接種。7月16日,國內首個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正式在廣州實現預約接種,該疫苗目前獲批接種年齡段為50歲及以上人群,免疫程序為肌肉注射兩劑,第2劑與第1劑間隔2個月接種。帶狀皰疹民間俗稱“纏腰龍”或“生蛇”,是一種皮膚科常見的疾病,除皮膚損害外,常伴有神經病理性疼痛,常出現在年齡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3.中國醫改發展報告發布。7月15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發布《醫改藍皮書: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20)》。這部報告包括總報告、專題報告和地方經驗與案例三部分。報告指出,新醫改以來,公立醫院從試點改革到綜合推動,再到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歷程,公立醫院改革實現了階段性發展目標,未來,要在痛點和難點上持續推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股市資訊
【京新藥業】公司收到FDA簽發的鹽酸考來維侖片的藥品注冊批件。
【奧翔藥業】1)2020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62.38%);歸母凈利潤5259.8萬元
【雙林生物】公司擬通過發行股和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派斯菲科100%股權,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億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總股本的30%。
審評動向
1. CDE最新受理情況(07月16日)
- The End -
來源: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