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在日常應用中大家普遍將注意力集中在色譜柱、檢測器等關鍵部件上,而同等重要的進樣口維護及相關參數設置等卻常常被大家忽略,本文從氣相色譜的相關概念出發,介紹其原理,以期為氣相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思路,不足和缺陷之處,望同行批評指正。
隔墊:樣品導入色譜柱的關鍵元件之一,隔墊將樣品流路與外部隔開,起阻擋作用。
隔墊吹掃:隔墊吹掃就是有一股氣流在進樣口隔墊下,橫向吹,其作用1、消除進樣時可能帶入的雜質。2、消除進樣口密封墊在高溫時釋放出的雜質。流量設置一般為1-3ml/min。
襯管:玻璃襯管是氣化室的一部分,進樣的物質要在這里加熱氣化。襯管的作用就是加速物質氣化,防止未氣化的雜質沾到加熱器上,防止雜質進入色譜柱。襯管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分流進樣,需滿足分流后進入色譜柱的這部分樣品能夠完全代表所有的樣品,這就要確保樣品在襯管內能夠完全的汽化并且充分的混合均勻。選擇分流進樣襯管時,需考慮:2)樣品要能夠在襯管內完全的汽化并混合均勻,建議使用惰性石英棉,增大樣品面積,使樣品迅速汽化。3)腔體要有相應的設計及填充物,確保汽化之后的樣品混合均勻。4)對于反應性極性化合物、熱不穩定化合物等不建議大面積使用石英棉。
2、不分流進樣,即將所有的汽化的待測的組分都進入到色譜柱內,襯管建議選擇一端收口的鵝頸型襯管。
3、柱上進樣,待分析的化合物的組分沸點范圍分布相當廣泛,或者組分的沸點較高,要將所有的樣品組分都打到柱子里,然后在柱子內程序升溫,實現化合物分離,此時襯管應有一個極細的收口,使樣品能完全的進入到色譜柱內。
4、其它,專用襯管如PTV專用襯管、填充柱專用襯管等。
分流歧視:指在一定分流比條件下,不同樣品組分的實際分流比與原來設定(或測定)的分流比是不同的,這就會造成進入色譜柱的樣品組成與原來的樣品組成有差異,從而影響定量分析的準確度。在分流進樣中,常常存在分流歧視。影響分流歧視的主要原因:
1、樣品組分的不均勻氣化(如低沸點化合物的氣化過程比高沸點化合物快的多),以及氣化后的狀態差異。
3、選擇較小的分流比。通常樣品組分含量低時,分流歧視對分離的出峰情況和定量結果影響較大(如重現性差)。
尾吹氣:又叫補充氣或輔助氣,通常毛細管柱采用尾吹氣,因為毛細管柱內載氣流量低,無法滿足檢測器最佳的操作條件,在色譜柱后增加一路載氣直接進入檢測器,就可以保證檢測器在高靈敏度狀態工作。尾吹氣的另外一個作用是消除檢測器死體積的柱外效應,因為經分離的化合物流出色譜柱后,可能由于管道體積增大而出現體積膨脹,導致流速減緩,譜帶展寬。通常尾吹氣的流量應根據檢測器和色譜柱的尺寸而定。
應根據供試品中殘留溶劑的沸點選擇頂空平衡溫度,一般應低于溶解供試品所用溶劑的沸點10℃以下,能滿足檢測靈敏度即可。對于沸點較高(如200℃以上),可以嘗試采用直接進樣的方式。樣品的平衡溫度與蒸氣壓直接相關,它影響分配系數。
一般來說,溫度越高,蒸氣壓越高,頂空氣體的濃度越高,分析靈敏度就越高。但是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在滿足靈敏度的條件下選擇較低的平衡溫度。因為過高的溫度可能導致某些組分的分解和氧化(樣品瓶中有空氣),還可以使頂空氣體的壓力過高(特別是使用有機溶劑時)。日常檢測中必須保證溫度的重現性,除了平衡溫度外,取樣管、定量管,以及與GC的連接管都要嚴格控制溫度。這些溫度往往要高于平衡溫度,以避免樣品的吸附和冷凝。
頂空平衡試驗一般為30~45分鐘,以保證供試品溶液的氣-液兩相有足夠的時間達到平衡,通常不超過60分鐘,時間過長,可能引起頂空瓶的氣密性變差,導致定量準確性的降低。平衡時間本質上取決于被測組分分子從樣品基質到氣相的擴散速度。擴散速度越快,即分子擴散系數越大,所需平衡時間越短。另外,擴散系數又與分子尺寸、介質黏度及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黏度越低,擴散系數越大。所以,提高溫度可以縮短平衡時間。由于樣品的性質千差萬別,所以平衡時間很難預測。一般要通過實驗來測定。頂空進樣,平衡時間往往要比分析時間長,換言之,頂空GC的分析周期往往是由平衡時間決定的。故縮短平衡時間是提高頂空GC分析速度的關鍵。
市售樣品瓶的體積有5-22ml多種,具體選用哪種,一要根據儀器要求而定,二要看樣品情況而定。樣品量是指頂空樣品瓶中的樣品體積,有時也指進入GC的樣品量。其實后者應稱為進樣量。
在頂空GC分析中,進樣量是通過進樣時間(壓力平衡系統)或定量管(壓力控制定量管系統)來控制的,它還受溫度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事實上,頂空GC分析中絕對進樣量沒有多大意義,重要的是進樣量的重現性。頂空GC往往只從一個樣品瓶中取樣一次,要做平行實驗時,則需要制備幾份樣品分別置于不同樣品瓶中。這時每份樣品的體積是否重現也影響分析結果。待測組分的分配系數越小(在凝聚相中的溶解度越大),樣品體積波動所造成的結果誤差就越大;反之,分配系數越大,這種影響就越小。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樣品體系的分配系數往往是未知的,因此建議任何時候都要盡量使各份樣品的體積一致。具體分析時,樣品體積還與樣品瓶的容積有關。樣品體積的上限是充滿樣品瓶容積的80%,以便有足夠的頂空體積便于取樣。常采用樣品瓶容積的50%為樣品體積。
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需使用相同的頂空條件,因為樣品瓶中有氣-液或氣-固兩相,甚至氣-液-固三相共存。頂空氣體中各組分的含量既與其本身的揮發性有關,又與樣品基質有關。特別是那些在樣品基質中溶解度大(分配系數大)的組分,“基質效應”更為明顯。這是頂空進樣的一大特點,即頂空氣體的組成與原樣品中的組成不同,這對定量分析的影響尤為嚴重。因此,對照品不能僅用待測物的標準品配制,還必須有與原樣品相同或相似的基質,否則,定量誤差將會很大。
a、利用鹽析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加入無機鹽(如過飽和硫酸鈉溶液)來改變揮發性組分的分配系數;
b、在有機溶液中加入水相,這可以減小有機物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增大其在頂空氣體中的含量;
c、調節溶液的pH 對于堿和酸,通過控制pH可使其解離度改變,或使其中待測物的揮發性變得更大,從而有利于分析;
d、降低樣品濃度也是減小基質效應的常用方法,但其代價是減低了靈敏度;
e、固體樣品中揮發物的擴散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平衡。盡量采樣全溶的樣品溶液,有利于縮短平衡時間;
f、其他消除基質效應的技術,如全揮發技術等,本章節不再討論。
除另有規定外,精密稱取供試品0.1~1g/mL,以水為溶劑;對于非水溶性藥物,可采用DMF、DMSO或其它適宜的溶劑。
頂空GC樣品瓶的要求是體積準確、能承受一定的壓力、密封性能良好、對樣品無吸附作用。
密封蓋由塑料或金屬蓋加密封墊組成。有可多次使用的螺旋蓋和一次使用的壓蓋兩種。現在自動化儀器多采用一次性使用的鋁質壓蓋,使用壓蓋器壓緊后可以保證密封性能。
標準加入法:該方法是氣相不同于高效液相的計算方式,2015版《中國藥典》通則0521中有這樣的描述“當采用頂空進樣時,由于供試品和對照品處于不完全相同的基質中,故可采用標準溶液加入法,以消除基質效應的影響;當標準溶液加入法與其他定量方法結果不一致時,應以標準加入法結果為準”。
標準加入法定義:精密稱量某個雜質或待測成分對照品適量,配制成適當濃度的對照品溶液,取一定量,精密加入到供試品溶液中,根據外標法或內標法測定雜質或主成分含量,再扣除加入的對照品溶液含量,即得供試品溶液中某個雜質和主成分含量。可采用下述計算公式,加入對照品前后校正因子應相同,即

則待測組分的濃度CX可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CX為供試品組分X的濃度
AX為供試品中組分X的色譜峰面積
ΔCX為所加入的已知濃度的待測組分對照品的濃度
Ais為加入對照品后組分X的色譜峰面積
氣相色譜在日常使用中,常聽人抱怨“這破儀器太難用了”,但用順手后,工作效率還是挺高的,氣相色譜一下常見的問題及相關的解決方案如下表所示:
問題
|
可能原因
|
解決
|
保留時間/峰面積重現性差
|
隔墊
|
老化或更換
|
玻璃襯管石英棉位置
|
更換或擺正位置
|
玻璃襯管污染
|
更換或清洗
|
載氣氣罐幾乎為空
|
更換至少3Mpa壓力罐
|
氣體泄漏產生載氣流速波動
|
維護泄漏點
|
柱過載
|
稀釋樣品,增加分流比,改變為更厚的膜
|
注射劑堵塞
|
清洗或更換
|
峰形異常
|
前延峰
|
柱過載或進樣口溫度過低
|
拖尾峰
|
進樣口溫度低;柱被污染;玻璃襯管污染;隔墊吹掃流速低或隔墊碎屑脫落
|
鬼峰
|
隔墊吹掃不能被供應
|
供應隔墊吹掃
|
顯示先前分析的峰
|
老化色譜柱
|
樣品被污染
|
重新配制
|
進樣口、注射器或隔墊污染
|
維護及更換
|
基線不穩
|
載氣,尾吹氣泄漏或質量差
|
更換
|
進樣口或柱被污染
|
維護及老化
|
壓縮空氣被污染
|
維護(如更換干燥劑等)
|
氫氣供應時間不夠長或沒有完全置換出管中的空氣
|
維護(如更換干燥劑等)
|
[1] 氣相色譜GC技術及應用.色譜世界.
[2] 2015版《中國藥典》附錄0861
[3] 氣相色譜操作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