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19-06-14 10:12
隨著全球工業技術的進步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焊接結構件被大量應用在國防、核電以及船舶設備等行業中,其對大厚板焊接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促進了厚板焊接技術的發展。電子束焊接是一種先進的厚板焊接技術,具有能量密度高、焊縫深寬比大、熱影響區小等優點,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Q345鋼是一種低碳低合金鋼,其力學性能良好,在船舶、建筑、橋梁方面的應用廣泛。國內外對Q345鋼的焊接技術及其焊接接頭和母材的性能已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對大厚度Q345鋼板的焊接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焊接接頭的沖擊韌性和低周疲勞行為方面。在使用電子束焊接大厚度Q345鋼板時,有關其焊接接頭的截面組織和力學性能的研究報道較少。
為此,作者利用電子束焊接方法焊接了60mm厚Q345鋼板,研究了接頭焊縫區的顯微組織及顯微硬度分布。
試樣制備
試驗材料為60mm厚Q345低碳低合金鋼板,退火態,其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0.18C,1.5Mn,0.03P,0.4Si,0.16Ti,0.03Nb,0.025S,余Fe。
圖1 退火態Q345鋼的顯微組織
由圖1可知,退火態Q345鋼的顯微組織由粗大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組成,晶粒大小不一,尺寸在20~40μm。在退火態Q345鋼上截取尺寸為300mm×100mm×60mm的試樣,對試樣進行機械打磨去除表面氧化膜,然后用無水乙醇擦洗干凈。利用Probeam K110型高壓真空電子束焊機對試樣進行電子束焊接,采用對接接頭形式,加速電壓120kV,電子束電流99mA,聚焦電流2486mA,焊接速度1.8mm·s-1。
試驗方法
在焊接接頭上沿深度方向(從上表面至下表面)截取金相試樣,用體積分數為4%硝酸酒精溶液腐蝕10s后,利用VHX-600型光學顯微鏡觀察顯微組織。
圖2 焊接接頭截面顯微硬度測試位置示意
利用HXD-1000TMC型顯微硬度計測焊接接頭的顯微硬度,加載載荷為0.98N,保載時間15s,分別在如圖2所示的A,B,C,D線上取點測試,其中:A線為焊縫中心線,方向從焊縫頂層到底層;B,C,D線分別位于焊縫頂層、中層和底層,方向為垂直于焊縫中心線從母材區到焊縫區再到母材區。硬度測試時,將焊縫的各個區域利用體積分數為4%的硝酸酒精進行輕微腐蝕,以便于對焊縫區、母材和熱影響區進行觀察。
02、試驗結果與討論
宏觀形貌
圖3 焊接接頭上表面焊縫的宏觀形貌
由圖3可以看出:焊接接頭上表面的焊縫完整、光滑并帶有金屬光澤;焊縫處無裂紋、焊瘤、未融合等焊接缺陷,焊縫成形性能良好。
圖4 焊接接頭的截面形貌
由圖4可以看出:鋼板已經焊透,焊縫的深寬比很大,約為15:1;焊縫頂層的熔寬大約為7mm,底層的熔寬僅為1mm,熔寬沿深度方向變化較大;焊縫整體成形良好,沒有明顯的氣孔、裂紋等缺陷;焊縫余高較大,約為5mm,這主要是由焊接過程中熔池金屬的體積膨脹造成的。
顯微組織
圖5 焊縫截面不同位置(如圖4所示)的顯微組織
由圖5可知:焊縫中心頂層(圖4中位置a)的顯微組織由先共析鐵素體、側板條鐵素體、針狀鐵素體組成,先共析鐵素體沿奧氏體晶界析出;上層(圖4中位置b)的顯微組織由先共析鐵素體、針狀鐵素體、少量的側板條鐵素體、少量的板條狀馬氏體組成,與頂層相比,先共析鐵素體有所減少,鐵素體間距變小且有少量馬氏體出現;中層(圖4中位置c)的顯微組織由側板條鐵素體、板條狀馬氏體、針狀鐵素體組成,與上層的相比,針狀鐵素體數量增加,鐵素體間距進一步縮小,板條馬氏體數量繼續增多;下層(圖4中位置d)的顯微組織由板條狀鐵素體、針狀鐵素體和板條狀馬氏體組成,與中層的相比,下層的晶粒尺寸逐漸變小,鐵素體間距仍在逐漸縮小,板條狀馬氏體增多;底層(圖4中位置e)的顯微組織由針狀鐵素體、側板條鐵素體和板條狀馬氏體組成,與下層組織相比,鐵素體間距明顯變小,晶粒尺寸減小,板條狀馬氏體含量增加;焊縫中心頂層為相對較大的樹枝晶,中層為細小樹枝晶,底層為超細晶粒,從頂層到底層其晶粒尺寸依次減小。
顯微硬度分布
圖6 焊接接頭不同方向(如圖2所示)的硬度分布
由圖6(a)可看出:焊縫中心頂層硬度在230~250HV之間,平均硬度為241HV;沿深度方向(沿圖2中的A線),焊縫中心的硬度逐漸增大,其底層硬度最大,在290~310HV之間。這是因為沿深度方向,焊縫中心的晶粒變小,由二次結晶產生的板條狀馬氏體逐漸增多,硬度增大。
由圖6(b)~(d)可知:焊接接頭焊縫區的硬度明顯高于母材區和熱影響區的,這是因為焊縫區大量針狀鐵素體的出現使得焊縫的硬度得到提高;頂層(圖2中B線)焊縫的硬度在220~250HV,比母材的硬度(約200HV)增加了20~50HV,中層(圖2中C線)焊縫的硬度比母材的增加了50~90HV,底層(圖2中D線)焊縫的硬度比母材的增加了60~110HV,可見隨著深度的增加,硬度的增加速率增大;中層焊縫最高硬度出現的范圍較寬,而底層焊縫的最高硬度位于焊縫中心處,這是因為中層焊縫中心區等軸樹枝晶范圍較寬,而底層等軸胞狀晶的范圍很窄;熔合線附近的硬度與母材的相差不大,這是因為熔合線附近為柱狀晶,其晶界面積減小的同時晶粒也相應地增大;而熱影響區的硬度均略低于母材區的,這會影響接頭的整體性能,因此在進行電子束焊接時,應注意控制其熱影響區的硬度。
電子束焊接接頭焊縫的硬度均高于母材的,但過高的硬度會降低焊接接頭的韌塑性,一般而言,焊接接頭焊縫的硬度不應比母材的高出110HV。實測焊縫中心底層的硬度比母材的增加了60~110HV,其硬度略偏高,因此在進行電子束焊接大厚度鋼板時,應注意控制其底層的硬度。
結論
(1)電子束焊接能夠一次性焊透60mm厚Q345鋼板,焊縫的深寬比較大,約15:1;焊縫頂層寬度約為7mm,底層寬度僅為1mm;焊縫整體成形良好,沒有明顯的氣孔、裂紋等缺陷;焊縫余高較大,約5mm。
(2)焊縫中心頂層的顯微組織由先共析鐵素體、側板條鐵素體、針狀鐵素體組成,先共析鐵素體沿奧氏體晶界析出;隨著深度的增大,共析鐵素體減少、板條狀馬氏體和針狀鐵素體增多,且針狀鐵素體間距變小,晶粒尺寸減小。
(3)隨著深度的增大,焊縫中心線的硬度呈波動性增大,最高硬度出現在底層,為310HV;焊縫區硬度明顯高于母材和熱影響區的,且沿著深度方向焊縫區硬度的增大速率明顯較大。
01、試樣制備與試驗方法
來源:理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