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8-10-30 22:56
1目的:適應本公司PCB檢驗的需要。
2適用范圍:本公司IQC所有PCB來料。
3引用文件:《PCB板規格書》、BOM(ECN)。
4定義:
4.1 CRI(致命缺陷):違反相關安規標準,對安全有影響者。
4.2 MAJ(主要缺陷):屬功能性缺陷,影響使用或裝配。
4.3 MIN(次要缺陷):屬外觀、包裝輕微缺陷,不影響使用或裝配。
5抽樣方案:
5.1 根據MIL-STD-105D II抽樣檢驗標準從不同的包裝箱(包)內隨機抽取來料。
5.2 AQL取值(抽樣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CRI(致命缺陷)=0;MAJ(主要缺陷)=0.4;MIN(次要缺陷)=1.0。
5.3 檢驗抽樣方案轉換原則(針對同一供應商同一型號的部品):
5.3.1正常檢查轉加嚴檢查的條件:連續5批中有2批(包括檢驗不到5批已發現2批)檢驗不合格。
5.3.2加嚴檢查轉正常檢查的條件:連續5批合格。
5.3.3正常檢查轉放寬檢查的條件:①連續10批檢驗合格;②10批中不合格品(或缺陷)總數在界限個數以下;③生產正常;④主管者認為有必要。以上四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5.3.4放寬檢查轉正常檢查的條件:①1批檢驗不合格;②生產不正常;③主管者認為有必要。只要滿足以上三條件之一。
5.3.5加嚴檢查轉暫停檢查的條件:加嚴檢驗開始后,不合格批數累計達到五批。
5.4. 抽樣開箱率要求:當同種物料來料>3箱時檢驗開箱率必須達到20%且不能小于3箱;當同種物料來料≤3箱時檢驗開箱率必須達到100%。
6檢驗內容:
6.1外包裝檢驗:
6.1.1貨品檢驗單:要求貨品檢驗單上的供應商、送檢單號、來貨數量、物料編碼、物料名稱、版本號物料描述等與實物相符。
6.1.2物料包裝:要求箱內、外無異物、水、灰塵:真空包裝袋無破裂、未抽干凈、未放防潮劑等現象(小包裝袋上要有型號及版本號描述)。
6.1.3 現品票及出貨報告:要求現品票正確,內容填寫完整與實物相符;出貨報告格式符合標準、內容項目齊全、清晰、正確、須有結論審核。
6.1.4核對來料是否同樣板相符。
6.2. 外觀檢驗:
6.2.1檢驗工具:目測 、檢驗貨品對照菲林
6.2.2檢驗環境:在光線為600-1000LUX功率(2×40W)日光燈的辦公環境中,人眼與被檢測面距離為25~35cm,觀察角度要求垂直于被檢測面的45°角,觀察時間為10S±5 S(如下圖);檢驗環境:溫度15-35℃,相對濕度20%-70%。
6.2.3具體檢查辨別標準(接收標準參考《PCB 板外觀判定標準》):
6.2.3.1 整體要求:表面清潔、光滑、無翹曲、壓痕、油標孔斷裂、MARK點位置正確、各孔位大小與樣板一致、無批鋒、毛刺、漏銅、遮綠油、歪斜、偏位、無嚴重劃傷、無線路斷、受損 現象。
6.2.3.2綠油面:綠油均勻,無脫落、無漏銅、漏鎳、嚴重劃傷等現象:有供應商代碼、版本號、生產周期等絲印標識:絲印邊框無錯位、不清晰等現象:絲印字體無模糊、歪斜、錯誤、重復等現象。各塞孔綠油覆蓋完好,無漏銅現象。
6.2.3.3鍍金面及焊盤:顏色與樣板一致,金面光滑,無臟污、手指紋、異物、覆蓋綠油、漏銅、漏鎳、漏鍍金、氧化、發黃、發黑、劃傷、凹凸點。(按鍵面背面有焊盤的不允許有通孔,以免松香水浸入影響按鍵彈性,如A06/A11側鍵板和照相鍵板)
6.3尺寸測量
6.3.1檢測工具:游標卡尺、
6.3.2按《規格書》上要求的重點尺寸進行測試(每批取5PCS測試,若無異常則判該項為合格,若有不符則判該批不合格)。
6.4性能測試
6.4.1鍍金/鎳層規格:
帶按鍵面板鍍金層:0.05-0.125um,鎳層:≧ 2.5 um
不帶按鍵面板鍍金層:0.03-0.125um,鎳層:≧ 2.5 um
6.5試裝配檢驗(主要檢驗孔):
用相應型號的電池連接器、I/O連接器與PCB板進行試裝,要求各連接器腳位與PCB焊盤配合良好,無錯位、裝不進、翹起等現象。
6.6判定標準:(L表示長度、S表示面積、N表示個數、S表示面積、D表示深度、H表示高度、W表示寬度)
缺陷項目 |
焊盤 |
按鍵面 |
護銅面/接地面 |
綠油層 |
AQL |
擦花 |
不漏底材 |
內環:不允許,外環:無深度可接收 |
不漏底材 |
不漏底材 |
MIN |
劃傷 |
不漏底材 |
內環:不允許,外環: L≤直徑的1/2,且不漏底材,N≤1 |
不漏底材 |
不漏底材 |
MAJ |
變色 |
不允許 |
不允許(發黃不接收) |
/ |
/ |
MAJ |
漏鎳/銅 |
不允許 |
不允許 |
S≤0.2m㎡ |
S≤0.2m㎡ |
MAJ |
補金 |
平滑、無明顯色差 |
平滑、無明顯色差(不允許太黑) |
平滑、無明顯色差 |
/ |
MIN |
凹陷 |
/ |
內環不允許,外環S≤0.1m㎡可接收,無明顯臺階 |
S≤0.2 m㎡ |
S≤0.2 m㎡ |
MAJ |
凸起 |
≤焊盤面積的20%,H≤0.04mm |
內環不允許,外環S≤0.1m㎡可接收,無明顯凸起 |
S≤0.2 m㎡ |
S≤0.2m㎡ |
MAJ |
手指印 |
不允收 |
不允許 |
允許 |
/ |
MAJ |
綠油 |
不允收 |
不允收 |
S≤0.2m㎡ |
焊盤邊緣不高于0.04mm,其它區域不高于0.10mm |
MAJ |
氧化 |
不允許 |
不允許 |
不允許 |
/ |
MIN |
壓痕 |
不允許 |
內環不允許,外環S≤0.1m㎡可接收,無明顯臺階 |
尖銳壓痕且在線路上的不允許,不尖銳的允許 |
尖銳壓痕且在線路上的不允許,不尖銳的允許 |
MIN |
臟污 |
不允許 |
不允許 |
影響導通不允許 |
允許 |
MAJ |
分層 |
不超過分層軟板所在邊的1/5 |
MIN |
7.0、來料時除上述檢驗外還應核對PCB物料的CQC證書是否在有效期。
7缺陷分類:
故 障 類 別 |
故障名 |
故障描述 |
故障分類 |
||
CRI A 類 |
MAJ B類 |
MIN C類 |
|||
外包裝 |
貨品檢驗單不符 |
貨品檢驗單項目不全或錯誤。 |
√ |
||
外箱損傷 |
外箱嚴重破損,實物外露、灑落。 |
√ |
|||
破損 |
外箱輕微受損。 |
√ |
|||
出貨檢驗報告不符 |
無出貨檢驗報告或報告填寫不全、錯誤。 |
√ |
|||
現品票不符 |
現品票格式不符或填寫內容錯誤、不全。 |
√ |
|||
真空包裝不合格 |
包裝袋內無防潮劑、真空袋破 |
√ |
|||
外觀 |
板面壓痕 |
板面不平 |
|||
板變形 |
板面不平 |
√ |
|||
線路斷、受損 |
線路斷開或微斷 |
√ |
|||
焊盤氧化 |
焊盤顏色發黑 |
√ |
|||
按鍵面發黃 |
按鍵面顏色發生變化 |
√ |
|||
無MARK點 |
PCB板上無MARK點導致SMT貼片機無法識別 |
√ |
|||
劃傷 |
被硬物劃過的痕跡 |
√ |
|||
板面堆油、綠油不均勻 |
表面印油不良、造成的綠油堆積。 |
√ |
|||
刮傷、磨花 |
PCB表面因碰擦產生的象 |
√ |
|||
定位孔偏位 |
影響整機裝配 |
√ |
|||
定位孔變形 |
影響整機裝配 |
√ |
|||
粉紅圈 |
塞孔邊綠油覆蓋少,漏銅 |
√ |
|||
補線 |
PCB板上出現用連線將線路與線路相連接的現象。 |
√ |
|||
通孔堵塞 |
未鉆孔或有異物堵住 |
||||
少綠油 |
綠油覆蓋不均勻 |
√ |
|||
按鍵面凸、凹坑 |
按鍵面凸、凹點 |
√ |
|||
露銅 |
綠油覆蓋不均勻 |
√ |
|||
板邊分層、起泡 |
板面有氣泡產生 |
√ |
|||
絲印 |
印刷字體及邊框不符合要求 |
√ |
8記錄要求:
8.1檢驗完畢需將檢驗結果記錄到《貨品檢驗單》、《IQC來料檢驗日報表》、《來料檢驗歷史記錄表》上。
8.2《貨品檢驗單》需記錄5pcs測試的尺寸結果及其它的試驗結果。
9 注意事項:
9.1檢驗時必須戴手套,不允許裸手觸摸焊盤及按鍵面。
9.2檢驗完畢后在12小時內將PCB板進行真空包裝。
9.3庫存PCB板不得超過3個月,超期則通知供應商重新烘烤。
9.4不良PCB板的標簽紙不得貼在焊盤及按鍵面,需貼在綠油面上。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