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8-07-30 10:21
檢測實驗室的最終產品是數據和結果, 檢定/校準證書是數據和結果的主要載體, 用戶如何對檢測實驗室的檢定/校準證書所提供的信息進行確認和應用呢?不少使用單位僅滿足將測量設備送檢, 取得檢定/校準證書, 就能交考核認證機構的差。而不考慮如何將測量設備有效溯源, 對量值溯源結果進行有效確認, 并正確使用檢定/校準證書信息。
依據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溯源性是指“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 使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定的參考標準, 通常是與國家標準或國際測量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量值溯源可以通過送檢和送校來實現。計量器具只有其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時才能放心使用。如果沒有自國家計量基準、各級計量標準、有證標準物質進行的量值傳遞或各種計量器具尋求的溯源, 無法確保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工作。
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要求是全部測量設備必須具備計量溯源性, 在量值溯源時, 必須依照計量檢定規程/計量校準規范或有關測量方法進行。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最高計量標準或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等根據計量行政部門的管理要求, 送有關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機構檢定, 除強制檢定外的依法管理測量儀器, 其可選擇校準/檢定服務的計量溯源性, 如:國家計量院、獲認可的校準實驗室、政府授權的法制計量實驗室、政府授權的校準 (根據JJF1069-2012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其他機構) 等。
測量設備的溯源性是由能出示其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證明的計量技術機構的檢定或校準服務來保證。因此實驗室首先應根據自身的送檢需求在送檢前對溯源機構的資質、能力的評價確認, 看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能力范圍, 查詢你檢定/校準的項目在不在檢定/校準實驗室的能力范圍內, 當其滿足要求時制定量值溯源計劃并進行實施, 實施過程中根據本單位各計量器具的實際使用要求提交檢定/校準要求, 當選擇校準方式溯源時, 在送檢前應與服務單位充分溝通, 明確校準依據、校準項目與校準點等。
檢定/校準證書是檢定/校準工作的結果, 是承擔法律責任的重要憑證, 是檢定/校準技術機構、服務機構對外提供給客戶的合格產品。測量設備取得檢定證書/校準證書, 應立即啟動確認程序, 用戶需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確認以保證證書/報告有效使用。
根據《關于印發新版〈檢定證書〉和〈檢定結果通知書〉封面格式式樣的通知》 (國質檢量函[2005]861號) , 計量檢定證書/校準證書/報告應包括足夠信息, 如:證書名稱、檢定/校準技術機構名稱等聯系方式、被檢單位、受檢產品、檢定/校準依據、檢定/校準的所用主要標準器或主要配套設備的信息、檢定/校準環境條件、檢定結果與檢定結論或校準結果、檢定/校準日期、簽發日期、有效日期 (適用于《檢定證書》) 、檢定/校準及其使用注意事項說明等。因此用戶需對格式及基本包含內容進行確認, 同時應注意檢定實驗室出具的檢定證書應有政府授權的法定計量機構的授權證書號。校準實驗室出具的校準證書應有實驗室認可標識CNAS或法定計量機構的授權證書號 (目前我國法制計量實驗室的授權范圍包含校準) 。
按《計量法》規定, 計量檢定必須執行計量檢定規程,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和國際發展趨勢看, 對依法實施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制定計量檢定規程, 其他計量器具可制定計量校準規范, 通過校準進行溯源。因此計量檢定會嚴格按相關檢定規程執行, 檢定證書會做出是否合格的結論, 但是用戶須注意可能某些測量設備經檢定出現“降等”或“降級”后合格的情況, 此時應考慮是否滿足使用要求。如果采用校準方式溯源時, 校準實驗室應根據用戶的要求選擇適當的技術文件, 此時, 用戶應根據溯源委托時提出的校準要求, 仔細核對相關信息, 如:技術依據、常用項目及常用點。
測量儀器的合格評定又稱符合性評定, 就是評定儀器的示值誤差是否在最大允許誤差范圍內, 也就是測量儀器是否符合其技術指標的要求, 凡符合要求的判為合格。
(1) 檢定證書合格評定:檢定證書要對所檢的計量器具作出是否符合相應國家計量檢定規程要求的結論。且由于檢定規程對檢定方法、計量標準、環境條件已做出了明確規定, 在檢定規程編寫時, 已經對執行規程時示值誤差評定的測量不確定度進行了評定, 并滿足檢定系統表量值傳遞的要求, 檢定時, 只要被檢計量器具處于正常狀態, 規程要求的各個檢定點的示值誤差不超過某準確度等級的最大允許誤差的要求時, 就可判為該計量器具符合準確度等級要求, 不需要考慮示值誤差評定的測量不確定度對符合性評定的影響, 所以取得檢定證書后針對示值誤差確認環節, 只需要檢查各檢定點示值誤差不超過某準確度等級的最大允許誤差即可。
(2) 校準證書合格評定:凡依據國家計量校準規范, 或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依據計量檢定規程的相關部分, 或依據其他以確認的校準方法出具的校準證書, 一般不判斷計量器具合格與否。主要根據雙方約定的技術文件出具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 并給出相應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客戶獲取校準證書后需要對示值誤差是否符合最大允許誤差要求做出符合性判定。但是按照JJF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的規定, 當示值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U95或k=2時的U) 與被評定測量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 (MPEV) 之比不滿足小于或等于1∶3, 即滿
時, 必須考慮示值誤差評定的測量不確定度對符合性評定的影響。具體如表1。
表1 測量儀器符合性判定的要求
注:U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Δ為測量結果的示值誤差, MPEV為儀器設備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
當評定時出現待定情況, 使用單位應重新送到更高等級的技術機構進行檢定/校準, 技術機構應采用準確度等級更高的測量標準, 通過改善環境條件與增加測量次數和改變測量方法等措施, 以降低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U95, 然后重新評定合格與否。具體應用如例一、例二。
例一: (2000~2000) Nm, 1.0級扭矩扳子檢定儀, 校準結果如表2:
表2
因為MPE:±1.0%, 各校準點U<1/3MPEV, 不必考慮其U對校準結果影響, 各校準點相對誤差均小于最大允許誤差, 測量儀器計量特性滿足要求。
例二:標準玻璃液體溫度計, 校準結果如表3。
表3
單位:℃
因為U=0.4℃, MPE:±1℃ (查相關儀器說明書獲得) , 所以U>1/3MPEV, 必須考慮其U。計算證書上最大校準誤差Δ=1.0℃, MPEV-U95=0.6℃ΔMPEV+U95=1.4℃。因此判定結果處于待定, 即不能作出該測量儀器校準結果是否符合與不符合。使用單位應采取措施, 重新送到更高等級的技術機構進行檢定/校準, 而不能盲目使用證書/報告。
每臺設備存在“計量特性”、“計量要求”、“使用要求”。當“計量特性”滿足“計量要求”, 其檢定結果合格。“計量特性”不滿足“計量要求”, 其校準結果不一定符合。且“計量要求”與“使用要求”二者關系如表4。
表4
當確認后滿足使用要求后, 管理部門應使用標簽、編碼或其他標識表明其狀態, 包括上次檢定/校準日期、再檢定/校準或失效日期。并根據GB/T27025—200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5.5.11當校準產生了一組修正因子時, 實驗室應有程序確保有其所有備份 (例如計算機軟件中的備份) 得到正確更新。管理部門應將檢定證書/校準證書復印件加蓋受控章后發放至相關設備使用人員手中, 將失效的證書/報告復印件加蓋作廢章, 并從工作場所撤出, 以防儀器設備使用和保管人員出現檢定、校準工作中錯用修正值的情況。特別注意使用計算機處理檢測數據的相關軟件中存儲的修正值, 要及時得到時更新。
若用戶的測量活動需要進行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時, 儀器的不確定度通常是其主要的不確定度來源。通常情況下, 測量設備送校后校準證書給出測量不確定度U或UP的最后陳述, 其中給出了關于擴展不確定度的足夠信息, 用戶利用這些信息能從所給的擴展不確定度導出檢定或校準結果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當校準證書提供的校準值, 給出了其擴展不確定度U與包含因子k或kp, 則區間的半寬度為a=U, 標準不確定度為uc (y) =U/k或U/kp。如:某校準證書給出:標稱值為100Ω的標準電阻器的電阻值R=10.00074Ω, 并提供擴展不確定度U=0.00013Ω, k=2, 那么該標準電阻器的標準不確定度u (R) =0.00013Ω/2=65μΩ。測量設備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 可用制造商提供的最大允許誤差作為區間的半寬度a=Δ進行測量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如:用活塞式壓力計檢定/校準精密壓力表, 壓力表示值的不確定度包括所用標準器—活塞式壓力計的不確定度。某檢定證書上給出某活塞式壓力計的準確度等級為0.05級, 在不清楚情況下按矩形分布處理, 假如可信度為100%, Δ=±0.05%, 半寬度a=[+0.05%- (-0.05%) ]/2=0.05%, 那么該活塞壓力計的標準不確定
檢測設備量值溯源是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于是檢測設備使用方對其進行有效溯源, 正確評價溯源結果, 并應用到實際檢測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 這樣才能保障全國量值傳遞的一致性和測量結果的可信度。
來源: 實驗室ISO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