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監管召回
嘉峪檢測網 2015-06-05 10:31
換拖鞋,是很多人回到家之后的第一個動作。但您知道嗎?看似普通的拖鞋卻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而決定拖鞋風險指數的關鍵指標就是防滑性能。
據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工程師唐金波介紹,滑倒是因為身體無法適當支撐其重量而失去平衡,其影響因素非常復雜,需要考慮路面狀況、行走速度、鞋底接觸面積、人體神經系統功能等因素。而從拖鞋質量安全角度看,主要關注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足夠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滑倒,過高、過低的摩擦力則會增加絆倒、滑倒的危險性。
據悉,目前,我國家用拖鞋產品沒有強制性標準,已出臺涉及家用拖鞋的4項標準中,只有HG/T3086-2011《橡塑涼、拖鞋》對防滑性能有具體要求,但由于標準規定較少,且并非強制執行,對生產企業的約束力不夠。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防滑性能也是少有關注,即使發生滑倒危險,也多歸結于地方濕滑或走路不小心,很少會在拖鞋安全性能上找原因。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出口的國產拖鞋多次因為防滑性能不合格而被召回,例如,2012年7月,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加拿大衛生部與Old Navy公司聯合宣布對37800雙中國產Old Navy Aqua Socks女童鞋實施自愿性召回,召回原因為,該鞋底摩擦力過小,通過濕地或較滑地面時,容易滑倒而跌傷。在召回公告發布之前,Old Navy公司已收到2起消費者跌倒并輕微受傷的事故報告。而在生活中,穿著拖鞋滑倒摔傷的案例也并不少見,老年人和行動不便者是傷害高發人群。
唐金波指出,鞋底摩擦力過小,是造成消費者滑倒受傷的主因之一,而從質檢總局組織實施的風險監測結果來看,影響鞋底摩擦力的因素主要有3個:鞋底材質、鞋底硬度、鞋底結構設計。
唐金波介紹,在鞋底材質方面,目前常見的拖鞋鞋底主要是TPR底、EVA底、PVC底3種。通過實驗發現,在干態時,3種材料的靜摩擦系數大小依次為EVA>PVC>TPR。濕態時,3種材料的靜摩擦系數大小依次為EVA>PVC>TPR。因此,穿著PVC、TPR材質制成的鞋底的拖鞋,較EVA材質的鞋底來說,具有較高的滑倒幾率,容易造成摔倒跌傷。
在鞋底硬度方面,實驗結果顯示,在正壓力一定的情況下,較軟材質的鞋底在與試驗界面接觸時,會與接觸表面產生細微不規則的形變,從而獲得更大的接觸面積,因此產生較大的摩擦力,防滑效果會相對提高。相反,硬度較大的鞋底則容易產生滑動,發生跌倒危險。
在鞋底結構設計方面,常見的鞋底條紋可分為:橫條紋、折線紋、縱條紋。3種條紋在柏油路面、水泥路面、大理石路面上的防滑性能順序總體為:橫條紋>折線紋>縱條紋。同時,實驗證明,條紋越多,實際接觸面積小,其干、濕靜摩擦系數也越小,防滑性能越差,導致消費者容易跌倒產生危險。
唐金波建議,在國標中增加對家用拖鞋防滑系數的強制性要求,并劃分防滑級別。要求企業在產品標簽中明確標注拖鞋防滑級別,以便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合理的選擇商品。如果此項建議能夠被采納,那么今后消費者在選購拖鞋的時候,除了考慮款式和舒適度之外,還會多一個參考值,那就是防滑性能。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